5.寫出下列的符號表達式
(1)實驗室用純凈物制取氧氣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白色固體制取氧氣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無色液體制取氧氣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氫氣的燃燒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5)氫氣在氯氣中燃燒H2+Cl2$\frac{\underline{\;點燃\;}}{\;}$2HCl.

分析 首先根據(jù)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寫、配、注、等)進行書寫即可.

解答 解:(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是用純凈物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氯酸鉀是一種白色固體,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過氧化氫是一種無色液體,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5)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frac{\underline{\;點燃\;}}{\;}$2HCl.
故答案為:(1)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3)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4)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5)H2+Cl2$\frac{\underline{\;點燃\;}}{\;}$2HCl.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書寫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有不符合客觀事實、不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不寫條件、不標符號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鐵元素B.硅元素C.氧元素D.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溶液是飽和溶液的是(  )
A.將硝酸鉀晶體加人到硝酸鉀溶液中,晶體減少
B.有硝酸鉀晶體共存的硝酸鉀溶液
C.將硝酸鉀飽和溶液與氯化鈉飽和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
D.將2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升溫到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碳及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
B.用碳素墨水書寫檔案是因為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C.金剛石和石墨結(jié)構(gòu)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為了降低城鄉(xiāng)居民因食物和飲用水中含碘量不足而導致碘缺乏癥的發(fā)病率,我國已執(zhí)行食鹽加碘的法規(guī),制定了“碘鹽”的國家標準.下表是某地市場銷售的一種“加碘食鹽”包裝袋上的部分文字說明:
配料氯化鈉、碘酸鉀
氯化鈉含量94%
含碘量30mg/kg
保質(zhì)期18個月
食用方法請勿長時間地燉炒
貯藏指南避熱、避光、密封、防潮
(1)已知碘在碘酸鉀中的化合價為+5,碘酸鉀的化學式為KIO3
(2)在該種“加碘食鹽”中,碘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6×10-5;用1kg碘酸鉀可生產(chǎn)碘鹽19800kg.
(3)由食用方法和貯藏指南可推測碘酸鉀的化學性質(zhì)之一是受熱易分解.
(4)制造碘鹽并不一定直接使用碘(單質(zhì))而是使用碘酸鉀,主要原因不可能的是B、C.
A.碘酸鉀的價格較低,有利于減輕居民食用碘鹽的經(jīng)濟負擔
B.碘酸鉀較易溶解于水,有利于碘鹽生產(chǎn)操作和食用吸收
C.碘酸鉀熱穩(wěn)定性優(yōu)于碘,有利于碘鹽生產(chǎn)、貯放、使用過程中減少碘的損失
(5)用單質(zhì)碘與氯酸鉀發(fā)生置換反應可制得碘酸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I2+2KClO3=Cl2↑+2K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證明金剛石含有碳元素的實驗方法是( 。
A.觀察金剛石的顏色B.觀察金剛石點燃后的火焰顏色
C.點燃金剛石后,檢驗生成物D.燃燒時放熱量大,無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實驗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利用電解水實驗可探究水的組成.請根據(jù)電解水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通電后電極上出現(xiàn)氣泡,并匯集到試管上端.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
(2)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增加水的導電性.
(3)水通電后發(fā)生變化的粒子的符號是水分子.
(4)在某次電解水的實驗中,測得分別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陽、兩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時間/分鐘12345678910
陰極生成氣體體積(cm36122029394955657585
陽極生成氣體體積(cm324711162126313641
仔細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1~6分鐘內(nèi)陰、陽兩極生成的氣體體積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H2和O2溶解度不同(后者溶解度大),致使氣體的體積比大于2:1,從第7分鐘開始,每分鐘內(nèi)陰、陽兩極生成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2:l,可能的原因是H2和O2的溶解已達到飽和,不再繼續(xù)溶解了.
(5)通過電解水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其判斷依據(jù)是質(zhì)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按照一定依據(jù)把物質(zhì)進行分類,是認識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和用途的便捷途徑.現(xiàn)有三組物質(zhì):①金剛石、水銀、金屬鈉、冰  ②五氧化二磷、干冰、生石灰、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鹽、干冰.每組中均有一種物質(zhì)所屬類別與其他三種不同,這三種物質(zhì)依次是冰、生石灰、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gòu)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