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小組為探究鐵、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如下三個實驗(其中金屬均已打磨,其形狀、大小及同種稀鹽酸的用量均相同):
(1)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實驗②的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實驗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Cu+2AgNO3═Cu(NO3)2+2Ag
Cu+2AgNO3═Cu(NO3)2+2Ag
這說明銅比銀的化學活動性
強
強
(填“強”或“弱”).
(2)甲同學認為通過實驗①和③可比較鋅和鐵的金屬活動性,他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是
鋅與稀鹽酸反應比鐵與稀鹽酸反應劇烈些
鋅與稀鹽酸反應比鐵與稀鹽酸反應劇烈些
.
(3)乙、丙兩位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并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利用金屬不同的化學性質(zhì)分別補充了一個實驗(如圖所示),都實現(xiàn)了探究目的.
乙同學的實驗:金屬X和溶液Y分別是
鐵
鐵
、
硫酸銅
硫酸銅
;
丙同學的實驗:金屬X和溶液Y分別是
銅
銅
、
硫酸亞鐵
硫酸亞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