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1,有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DF,∠ACB=∠F=90°,∠A=∠E=30°,點D在邊AB上,且AD=BD=CD.△EDF繞著點D旋轉,邊DE,DF分別交邊AC于點M,K.

(1)如圖2、圖3,當∠CDF=0°或60°時,AM+CKMK(填“>”,“<”或“=”),你的依據(jù)是;

(2)如圖4,當∠CDF=30°時,AM+CKMK(填“>”或“<”);

(3)猜想:如圖1,當0°<∠CDF<60°時,AM+CKMK,試證明你的猜想..

【答案】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
(3)>,證明:作點A關于ED的對稱點G,連接GK,GM,GD.∵點G是點A關于直線DE的對稱點∴AD=GD,GM=AM,∠GDM=∠ADM,∵Rt△ABC 中,D是AB的中點,∴AD=CD=GD.∵∠A=∠E=30°,∴∠CDA=120°,∠EDF=60°, ∴∠GDM+∠GDK=60°,∠ADM+∠CDK=60°,∴∠GDK=∠CDK,在△GDK和△CDK中,∵ ,∴△GDK≌△CDK(SAS),∴GK=CK,∵GM+GK>MK,∴AM+CK>MK.
【解析】(1)如圖2當∠CDF=0°時,DK與DC重合,CK=0,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得出∠CAD=ACD=30,又因∠FDE=60,故∠DMC=90,即DMAC,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得出AM=CM,從而得出AM+CK=MK;如圖3,當∠CDF=60°時,AK與DM重合,AM=0,又因∠FDE=60,CAD=30故∠DKA=90,即DKAC,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得出AK=CK,從而得出AM+CK=AK;
(2)如圖4,當∠CDF=30°時,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得出A=ACD=30又∠CDF=30°∠EDF=60°,故ACD=30=∠CDF=A=ADM,蔥的得出AM=MD,DK=CK,在△DKM中DM+DKMK,從而得出AM+CKMK;
(3)作點A關于ED的對稱點G,連接GK,GM,GD.根據(jù)對稱性知:AD=GD,GM=AM,∠GDM=∠ADM,根據(jù)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得AD=CD=GD,根據(jù)等式的性質知∠GDK=∠CDK,從而用SAS判斷出△GDK≌△CDK,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GK=CK,根據(jù)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知GM+GK>MK,從而得出AM+CK>MK.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邊關系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不符合定理的三條線段,不能組成三角形的三邊;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900°,則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是(
A.4
B.5
C.6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2|+|b+3|0,則ba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水位升高1米記為+1米,那么水位下降2米應記為(
A.﹣1米
B.+1米
C.﹣2米
D.+2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解答下列問題.
例:當a>0時,如a=6,則|a|=|6|=6,故此時|a|是它本身;當a=0時,|a|=0,故此時|a|是零;
當a<0時,如a=﹣6,則|a|=|﹣6|=6=﹣(﹣6),故此時|a|是它的相反數(shù).
綜上所述,|a|可分三種情況,即|a|=
這種分析方法滲透了數(shù)學的分類討論思想.
問:
(1)請仿照例中的分類討論的方法,分析二次根式 的各種展開的情況.
(2)猜想 與|a|的大小關系是 |a|.
(3)當1<x<2時,試化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由線段AB,CD,DF,BF,CA組成的平面圖形,∠D=28°,則∠A+∠B+∠C+∠F的度數(shù)為( )

A.62°
B.152°
C.208°
D.2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
在數(shù)學課上,老師提出如下問題:∠AOB
尺規(guī)作圖:做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做:一個角,使它等于∠AOB

小強的作法如下:
① 作射線O′A'
② 以O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作弧,交OA于C,交OB于D
③ 以O′為圓心,OC為半徑作弧C′E′, 交弧O′A′于C′
④ 以C′為圓心,CD為半徑作弧, 交弧C′E′于D′
⑤過點D′作射線O′B′
所以∠A′O′B′就是所求的角

老師說:“小強的作法正確.”
請回答:小強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圖∠A′O′B′=∠AOB,根據(j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 ,
得出△D′O′C′≌△DOC,才能證明∠A′O′B′=∠AO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如圖1,點A,B在直線l的同側,在直線l上找一點P,使得AP+BP的值最小.
小明的思路是:如圖2所示,先作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A′,使點A′,B分別位于直線l的兩側,再連接A′B,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知A′B與直線l的交點P即為所求.
請你參考小明同學的思路,探究并解決下列問題:

(1)如圖3,在圖2的基礎上,設AA'與直線l的交點為C,過點B作BD⊥l,垂足為D.若CP=1,AC=1,PD=2,直接寫出AP+BP的值;
(2)將(1)中的條件“AC=1”去掉,換成“BD=4﹣AC”,其它條件不變,直接寫出此時AP+BP的值;
(3)請結合圖形,求 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①,在矩形ABCD中,動點P從A點出發(fā)沿折線AD﹣DC﹣CB運動,當點P運動到點B時停止.已知動點P在AD、BC上的運動速度為1cm/s,在DC上的運動速度為2cm/s.△PAB的面積y(cm2)與動點P的運動時間t(s)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如圖②.

(1)a=______,b=______;

(2)用文字說明點N坐標的實際意義;

(3)當t為何值時,y的值為2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