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2,正方形內(nèi)有一動點P,求點P到三個頂點A、B、C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 )

A.B.C.D.

【答案】C

【解析】

畫出圖形即可;將△ABP沿點B逆時針旋轉60°到△A1BP1,過A1A1HBC,交CB的延長線于H,連接P1P,由旋轉的性質及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即可得出結論;

將△ABP沿點B逆時針旋轉60°到△A1BP1,

如圖過A1A1HBC,交CB的延長線于H,連接P1P

易得:A1BAB,PBP1BPAP1A1,∠P1BP=∠A1BA60°,

PBP1B,∠P1BP60°,

∴△P1PB是正三角形,

PP1PB

PA+PB+PC=P1A1+PP1+PC,

∴當A1、P1P、C四點共線時PA+PB+PC最小,最小值是A1C的長度

此時∠A1BA=∠P1BP60°,∠CBA90°,

∴∠130°,

RtA1HB中,A1BAB2,∠130°,得:A1H1BH,

CH+2

RtA1HC中,由勾股定理得:

,

P到三個頂點A、B、C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ADE中,點EBC邊上,∠B=DAB=AD,∠BAD=CAE,

1)求證:AE=AC

2)若∠AEC=60°,將ADE繞點A逆時針旋轉后與ABC重合,則這個旋轉角的度數(shù)__

3)若AC=4BC=7,∠AEC=60°,求ABE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拋物線與x軸交點坐標為A(1,0),C(-3,0),

(1)若已知頂點坐標D為(-1,4)或B點(0,3),選擇適當方式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直線DH為拋物線的對稱軸,在(1)的基礎上,求線段DK的長度,并求△DBC的面積.

(3)將圖(2)中的對稱軸向左移動,交x軸于點p(m,0)(-3<m<-1),與線段BC、拋物線的交點分別為點K、Q,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QK的長度,并求出當m為何值時,△BCQ的面積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點E在AD邊上運動,且不與點A和點D重合,連結CE,過點C作CFCE交AB的延長線于點F,EF交BC于點G.

(1)求證:CDE≌△CBF;

(2)當DE=時,求CG的長;

(3)連結AG,在點E運動過程中,四邊形CEAG能否為平行四邊形?若能,求出此時DE的長;若不能,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某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實地測量兩岸互相平行的一段河的寬度,在河的南岸邊點A處,測得河的北岸邊點B在其北偏東45°方向,然后向西走60m到達C點,測得點B在點C的北偏東60°方向,如圖2.

(1)求∠CBA的度數(shù).

(2)求出這段河的寬(結果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

新定義:任意兩數(shù)a.b,按規(guī)定得到一個新數(shù)c,稱所得新數(shù)c為數(shù)a.b的“快樂返校學習數(shù)”.

(1)若a=1,b=2,求a,b的“快樂返校學習數(shù)”c.

(2)若,b=,且 (0<m<1),求a,b的“快樂返校學習數(shù)”c.

(3)若a=2n+1,b=n-1,且a,b的“快樂返校學習數(shù)”c為正整數(shù),求整數(shù)n的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校組織的八年級知識競賽中,每班參加比賽的人數(shù)相同,成績分為、四個等級,其中相應等級的得分依次記為100分、90分、80分、70分,學校將一班和二班的成績整理并繪制成如下的統(tǒng)計圖:

請你根據(jù)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求一班參賽選手的平均成績;

2)此次競賽中,二班成績在級以上(包括級)的人數(shù)有幾人?

3)求二班參賽選手成績的中位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摸球活動:在一個口袋中有四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們分別標號為1234,隨機摸取一個小球然后放回,再隨機摸出一個小球此活動回答以下問題

(1)兩次取的小球標號相同這個事件的概率;

(2)設計一個概率為的事件,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個稅法于201811日起施行,201810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5000元”和稅率,《中華共和國個人所得稅》中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如下:

級數(shù)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

3

2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其中“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從工資、薪金收入中減去5000元后的金額。(本題只討論上表內(nèi)容)

1)若某一月份扣除稅后拿了8000,他交了多少稅?

2)若某一月份納稅額為m元(m>0),他的稅前收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