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小明和小華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根據(jù)生活經驗猜測:物體所受的重力可能與體積、質量和組成物體的材料有關.
(1)小明找了一只鉛球與一只籃球,測出鉛球的重力遠大于籃球的重力,因此可以認定物體的重力力物體的體積無關.你認為小明的推理過程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
(2)在確認物體的重力與體積無關后,他們分別用手提著彈簧測力計測量已知質量的大米、木頭、黃沙等物體的重力,并把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大米表二  木頭表三  黃沙
實驗
序號
質量
/千克
重力
/牛
實驗
序號
質量
/千克
重力
/牛
實驗
序號
質量
/千克
重力
/牛
10.121.240.101.070.121.2
20.202.050.151.580.242.4
30.403.960.202.090.504.9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6(1、7)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質量相等的不同物體,其重力是相同的,即物體所受的重力與物體的材料無關.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或3,(或4與5或6,或7與8或9)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③他們把實驗數(shù)據(jù)在G-m圖象中描點后進一步分析時,發(fā)現(xiàn)這些點幾乎都在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上,可初步得出:G與m的比值是一個確定的值.
(3)他們對實驗過程進行了交流,發(fā)現(xiàn)在測量時存在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抖動、難以精確讀出測量值等困難.請你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具體困難提出改進建議:針對“指針抖動”: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支架上;針對“難以精確讀出測量值”:換用更精密的彈簧測力計(或DIS實驗器材).

分析 (1)在得出實驗結論之前,至少需要做3次實驗得出普遍規(guī)律才能得出結論;
(2)①分析比較各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關系,根據(jù)質量和重力的變化及種類的變化得出結論.
②根據(jù)測量的幾組數(shù)據(jù),分析重力和質量的關系,便可得出結論.
③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圖象分析,就可以得出G與m的比值關系.
(3)對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分析,即可提出改進實驗的方法.

解答 解:(1)僅僅從一次實驗中偶然現(xiàn)象就得出重力與體積無關的結論,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要正確得出結論至少要做3次以上的結論方能得出普遍規(guī)律.
(2)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與7或2、5與8或3、6與9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以看出,雖然是不同物質,但質量和重力的大小也可相同,可得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無關.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或3,(或4與5或6,或7與8或9)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發(fā)現(xiàn)同種物質的質量增大幾倍,重力就增大幾倍,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定值,所以可得物質種類相同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
③實驗數(shù)據(jù)在G-m圖象中描點后進一步分析時,發(fā)現(xiàn)這些點幾乎都在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上,可初步得出G與m的比值是一個定值.
(3)從實驗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針對“指針抖動”: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支架上;針對“難以精確讀出測量值”:換用更精密的彈簧測力計(或DIS實驗器材)
故答案為:(1)錯誤;(2)①2與6(或1與7); 相等質量、不同材料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相等;②物體的質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③重力與質量的比值;(3)針對“指針抖動”: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支架上. 針對“難以精確讀出測量值”:換用更精密的測力計(或DIS實驗器材).

點評 此題考查了重力和質量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及數(shù)據(jù)分析,首先掌握重力和質量的關系,掌握同一表格中數(shù)據(jù)和不同表格中數(shù)據(jù)代表的含義,從而可以準確地總結出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電熱吹風機里的電熱絲,通電時熱的發(fā)紅而與它相連的導線卻不熱,由焦耳定律可知,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電熱絲的電阻比導線的電阻大得多
B.通過電熱絲的電流比導線的電流小得多
C.電熱絲的電阻比導線的電阻小得多
D.通過電熱絲的電流比導線的電流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一個電爐的電阻絲和一臺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相同,工作時通過它們的電流也相同,電動機正常運轉,則在相同的時間內:( �。�
A.電爐和電動機產生的熱量相等
B.電爐產生的熱量大于電動機產生的熱量
C.電爐和電動機消耗的電能相等
D.電動機消耗的電能大于電爐消耗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比較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正確的是( �。�
A.都有一定的熔點,都要吸熱
B.都沒有一定的熔點,可能吸熱
C.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但熔化時都要吸熱
D.非晶體有一定的熔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但熔化時都要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同學將一盞標有“220V  100W”的燈泡接到電路中,測出通過燈泡的電流是0.1A,這盞燈消耗的實際功率為( �。�
A.100WB.22WC.4.84WD.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比乙大
C.0-8s內,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保持相對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明、小劉和小俞三位同學為了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他們各自用電源、電鍵、若干已知阻值的電阻(2歐、3歐、5歐、10歐、15歐、20歐、25歐和30歐等)、一個電流表、一個電壓表(電表面板刻度如圖(a)(b)所示)和若干根導線,按圖所示的電路分別進行實驗.實驗中先后將電流表串聯(lián)到電路的A處、B處和C處,分別測出流入電阻R1的電流I1、流出電阻R1(即流入電阻R2)的電流I2和流出電阻R2的電流I3;然后將電壓表分別并聯(lián)到AB、BC、AC處,測出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以及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U,并將各自測得的數(shù)據(jù)匯總記錄在表一中.

表一
學生電阻
R1(Ω)
電阻
R2(Ω)
A處電流
I1(A)
B處電流
I2(A)
C處電流
I3(A)
AB間電壓
U1(V)
BC間電壓
U2(V)
AC間電壓
U(V)
小徐10100.300.300.303.03.06.0
小劉5150.200.200.201.03.04.0
小章2550.180.180.184.50.95.5
①分析比較表一中對應的I1、I2和I3的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初步結論是: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②分析比較表一中對應的U1、U2和U的數(shù)據(jù)后,小徐和小劉認為小章的測量數(shù)據(jù)一定有問題,且修改了數(shù)據(jù),如表二所示.
表二

你認為小徐和小劉修改數(shù)據(jù)的做法錯誤的(選填“正確的”或“錯誤的”),你認為造成“4.5V+0.9V≠5.5V”的原因可能是:小章使用的電壓表的量程是0~15V,其對應的最小分度值是0.5V.
③為了進一步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阻特點,接下來他們應該做的是:利用R=UI計算出電路中的總電阻,然后與分電阻比較,找出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現(xiàn)象中用分子動理論的相關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春江水暖鴨先知--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D.花氣襲人知驟暖--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家用臺燈正常工作時,功率約為800W
B.對人體安全的電壓為220V
C.一節(jié)電池的電壓為1.5V
D.中學生的正常體溫是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