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小明同學用一個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如圖1可知,把一只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調整凸透鏡與紙的距離,紙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說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利用刻度尺測得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如圖2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能得到倒立、縮小的燭焰的像,則蠟燭可能置于凸透鏡左邊a、b、c、d四點中的a點上.
(3)通過實驗,小明發(fā)現蠟燭離凸透鏡越遠,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严灎T向凸透鏡靠近時,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遠離凸透鏡(填“靠近”或“遠離”).
(4)實驗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縮小的像,此時小明固定蠟燭和凸透鏡,在光屏和凸透鏡間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視眼鏡,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需將光屏向遠離(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
(5)當蠟燭放在d點時,圖3現象與其成像特點相同的是①(填序號).

分析 (1)太陽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形成最小最亮光斑,表明光線會聚;
(2)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3)當凸透鏡所成的像為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越小,同時像距也越;反之,當物距越小,像越大,同時像距也越大;
(4)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對光線的會聚有延遲作用;
(5)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答 解:(1)類似于平行光的太陽光經凸透鏡折射后形成最小最亮光斑,說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2)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能得到倒立、縮小的燭焰的像,須滿足u>2f,由圖可知,b、c、d均在2f以內,a在2f以外;
(3)小明光屏上能得到像表明是實像,蠟燭離凸透鏡越遠,所成的像就會越;成實像時,蠟燭離凸透鏡越近,像會越大,同時,像距也越大,所以光屏要遠離凸透鏡;
(4)實驗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縮小的像,此時固定蠟燭和凸透鏡,在光屏和凸透鏡間放上凹透鏡,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于光線發(fā)散,會延遲會聚,需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此時所成的清晰像仍為實像;
(5)當蠟燭放在d點時,由圖可以看出,蠟燭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照像機是利用凸透鏡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制成,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制成,生活中的放大鏡是利用凸透鏡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制成,生活中的露珠相當于放大鏡;
故答案為:(1)會聚;(2)a;(3)小;遠離;(4)遠離;(5)①.

點評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及應用,關鍵是熟記成像規(guī)律的內容,知道生活中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實例,并做到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回顧實驗和探究:(將下列實驗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過程現象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同時給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實驗中發(fā)現:通電后煤油的溫度升高得快.
結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一般不同,由此引入了比熱容這個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觀察到汽車緊急剎車后,由于汽車具有慣性,并不能馬上停下來,而是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從而常常造成車禍現象.他很想知道影響汽車緊急剎車后滑行距離大小的因素(因為緊急剎車后,滑行距離的大小是造成車禍的關鍵因素),并提出猜想:
A、緊急剎車前的速度     B、汽車的總質量
C、汽車剎車系統(tǒng)的性能    D、緊急剎車時的路況
根據自己的猜想,該同學設計了以自行車代替汽車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次數車的總質量
m/kg
剎車前速度
v/m•s-1
路    況滑行距離
s/m
    1    100    4  水泥路    0.4
    2    100    4  操場土路    0.6
    3    100    8  操場土路    1.2
    4    150    4  操場土路    0.8
    5    150    4  水泥路    0.5
    6    150    8   水泥路    1.5
(1)為了驗證猜想A是否正確,必須選擇表格中實驗次數中的2和3,(或5和6).
(2)為了驗證猜想B是否正確,必須選擇表格中實驗次數中的1和5,(或2和4).
(3)從表中你能得到的結論是:剎車后滑行的距離與剎車前的速度、車的質量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強學完電學后驚奇地發(fā)現,如圖1所示的電路圖更換不同的器材就可以進行不同的探究實驗.

(1)在器材處若接上未知電阻可以測定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若接上燈泡可測定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則①前者的實驗原理是I=$\frac{U}{R}$;后者的實驗原理是P=UI.
②小強同學在器材處接上燈泡并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電流表指針幾乎不動,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然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最終,他發(fā)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兩表指針均幾乎不動.原因是小燈泡斷路.
③在這兩個實驗中,都要調整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請你說出這一操作的主要目的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多次改變電阻電壓和電流,得到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并可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后者是通過移動滑片,使燈泡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2)將器材處接上電阻可探究“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應位于B(選填“A”或“B”)端,可以起到保護電路作用.
②小強通過實驗得到數據如表所示,其中第1次實驗的電流表示數如圖2所示,為0.1A,所用電阻R的阻值是10Ω.根據表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③小強繼續(xù)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將電阻R先后更換為5Ω和15Ω的電阻進行實驗,利用得到數據分析,卻得不到“電流與電阻成反比”這一結論:請幫他分析原因沒有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實驗序號123
電阻R/ΩR
電壓U/V1.01.52.0
電流I/A0.15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來到大南門的古城墻上,細心的小科發(fā)現,古人在建造城墻是磚塊都是平放的,很少豎放.老師解釋:豎放的磚容易翻到,而平放的磚不容易翻到,平放的磚比豎放的磚更加穩(wěn)定.我們把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叫做穩(wěn)度.
小科想:那么,物體的穩(wěn)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他看到不倒翁的構造、天平等儀器有較大的底座等現象,提出了這樣的猜想:穩(wěn)度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重心,二是物體的底面積.于是他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實驗一:他找到了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給它們安裝上不同面積的底座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下:
底座的面積(cm2200400800
穩(wěn)度  差一般
實驗二:他找到了一些形狀完全相同但重心高度不同的幾個物體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下:
重心離地面的高度(cm)102040
穩(wěn)度一般
通過這兩個實驗,他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并得出了結論.在實驗中,他還發(fā)現,所謂底面積,不一定是物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是物體的“底”在地面中所圍成的面積.如:照相機的三腳支架與地面所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
(1)通過實驗一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物體的底面積越大時,穩(wěn)定的程度越好.
(2)這一結論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請舉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同學們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要調整凸透鏡、光屏和燭焰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你認為下面幾種調整方法最方便合理的是C.
A.眼睛平視,視線與光具座平行,利用“三點一線”把“三心”調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個一個的測量,可以很準確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蠟燭,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調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開.
(2)一位同學點燃蠟燭,并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移動燭焰和光屏,光屏上卻找不到燭焰的像.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寫出兩種可能的原因)①物距小于焦距,成虛像;②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處.
(3)另一位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測得了多組數據,其中一組數據如下表:
請分析該組的實驗數據,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寫出一條規(guī)律即可)物體在大于2倍焦距處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試驗次數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cm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v/cm 像的情況
 光屏上的像 放大或縮小 倒立或正立
 1 35 14 成像 縮小 倒立
 2 30 15 成像 縮小 倒立
 3 25 17 成像 縮小 倒立
 4 20 20 成像 等大 倒立
 5 16 27 成像放大 倒立
 6 14 35 成像 放大 倒立
 7 13 43 成像 放大 倒立
 8 10  不成像  
 9 8 不能測量 承接不到,但眼睛能看到像 放大 正立
(4)若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如圖所示的位置放置時,光屏上得到縮。ㄟx填“放大”、“等大”或“縮小”)像,若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凸透鏡和蠟燭不動,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鏡前加一個凹透鏡(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5)小明用9個紅色的發(fā)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蠟燭作為光源,又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作出光屏(如圖乙),同學們對小明使用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評價,其中錯誤的是D.
A.與燭焰相比,實驗使用的光源不會晃動,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較穩(wěn)定
B.光源鑲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可直接測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則利用此實驗裝置不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小紅把蠟措燭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按如圖所示放置時,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B.照相機就是利用圖中的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
C.把蠟燭向左移動,適當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變大
D.此時,把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相交換,光屏上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焦距f為10cm)、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1所示.若凸透鏡位置保持不變,依次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則:

(1)在凸透鏡右側主光軸上畫出焦點F的位置.
(2)畫出光線a經過凸透鏡后的徑跡.
(3)當光屏上出現放大的像時,蠟燭位于圖中B或C點;當蠟燭位于D點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看不到清晰的像.(以上兩空均選填“A”、“B”、“C”或“D”)
(4)如圖2所示,在我國首次“太空授課”中,女航天員王亞平制造了一個小水球,我們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水球相當于凸透鏡(選填“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王亞平到水球的距離是大于2倍焦距(選填“1倍焦距以內”,“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或“大于2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小明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和光屏分別調整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對于該此實驗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投影儀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D.照相機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