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乙兩人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a、b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物體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則兩滑輪組的效率η、η之比及甲、乙兩人所用的力F1、F2之比分別是(不計摩擦及繩重)(  )
A.1:1  3:2B.1:1  2:3C.2:3  2:3D.3:2  3:2

分析 (1)甲、乙兩人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組成的滑輪組,把相同物體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在不計繩重和機械摩擦情況下,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根據(jù)η=$\frac{{W}_{有}}{{W}_{總}}$即可解答;
(2)在不計摩擦和繩重的情況下,甲圖有二段繩子在拉動滑輪和重物,故甲拉力為F1=$\frac{1}{2}$(G+G);乙圖有三段繩子在拉重物,故乙拉力F2=$\frac{1}{3}$(G+G).

解答 解:(1)因為甲、乙兩人用滑輪組把相同的物體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由于不計摩擦及繩重,所做的額外功就是克服動滑輪的重力所做的功,因此額外功相等,
根據(jù)機械效率η=$\frac{{W}_{有}}{{W}_{總}}$可知,
兩滑輪組機械效率相同,即η:η=1:1.
(2)甲、乙兩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與承擔物重的繩子的股數(shù)有關,a滑輪組由2股繩承擔,即F1=$\frac{1}{2}$(G+G);
b滑輪由3股繩子承擔,即F2=$\frac{1}{3}$(G+G),
所以F1:F2=$\frac{1}{2}$(G+G):$\frac{1}{3}$(G+G)=3:2.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省力特點和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掌握好“在不計繩重和機械摩擦情況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額外功就是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這一關系,在有些題目里能較快地得到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物理小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鉤碼若干.
(1)該組的小明同學將杠桿裝在支架上,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將杠桿兩側的平衡螺母同時向左調,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F1=2N、L1=30cm、F2=1.5N和L2=40cm(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探究結論?不能.理由是:只有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的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3)同組的小紅同學使杠桿在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實驗,也能得出杠桿平衡條件.請分析評估小明和小紅的實驗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被壓縮的程度有關;
猜想二: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為此,小明選用長度和粗細分別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兩根彈簧A和B,小球、木塊等器材,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shù)使用的彈簧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cm木塊移動的距離
彈簧A5
彈簧A8
彈簧B5
彈簧B8
(1)彈簧將小球彈開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成小球的動能.
(2)針對猜想一的實驗探究中,自變量是彈簧被壓縮的程度,因變量是彈性勢能.
(3)為探究猜想二,可選用實驗序號②和④記錄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若木塊移動距離不相等,則說明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4)由于彈性勢能的大小不便用儀器測量,本實驗把彈性勢能的大小轉換為木塊移動距離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下列實驗中用到此方法的是B.
A.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B.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特點
C.探究動滑輪的工作特點           D.探究鐵塊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在“研究物體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將A、B、C三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的hA、hB、hC高處滾下(hA=hC<hB,mA=mB<mC,推動紙盒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

(1)要研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我們應選擇(a)、(c)兩圖來進行比較.
(2)從圖中可以看出A、B、C三個小球剛到達水平面時,C球的動能最大.
(3)比較a、b可得出結論:當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比較 a、c可得出結論:當物體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4)表給出了一頭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學生百米賽跑時的一些數(shù)據(jù).
物體質量m(kg)速度v(m/s)動能E(J)
約600約0.5約75
中學生約50約6約900
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對物體動能大小影響較大的因素是速度,你這樣判斷的依據(jù)是人的質量約是牛的質量的$\frac{1}{12}$,而速度約是牛的12倍,此時動能約是牛的12倍,所以速度對動能的影響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明同學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金屬塊、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研究,下圖表示探究過程及有關數(shù)據(jù).

(1)分析圖B、C、D,說明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分析圖ADE,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
(3)物體完全浸沒在煤油中所有的浮力是2.4 N.
(4)小明還想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是否有關,他找來一小團橡皮泥、燒杯和水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橡皮泥團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橡皮泥團下沉至杯底.
步驟二:將橡皮泥團捏成“碗狀”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A、小明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團受到的浮力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呈“碗狀”時受到的浮力,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有關.
B、同組的小紅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結論,她指出小明的實驗有一處錯誤,所以才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錯誤的原因是:他只關注了橡皮泥形狀的改變,沒有控制物體都要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請在圖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小明乘坐勻速轉動的“摩天輪”向最高點運動的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ū绢}每空均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并觀察物質的狀態(tài).
(l)應選用顆粒較。ㄟx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
(2)圖乙是他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冰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據(jù)是冰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3)圖乙中第3min時,物質處于固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雨滴在空中下落時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若阻力f隨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則在雨滴下落越來越快的過程中,G>f(填“<”、“=”或“>”);當速度逐漸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運動狀態(tài)是勻速.(“加速”、“減速”或“勻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