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測量出樣品的密度,需測出樣品的質量和體積,質量可通過天平測出,體積可用排水法測出,從而可根據(jù)密度的公式計算出樣品的密度.最后根據(jù)密度的變形公式計算出課桌的質量;
(2)由于樣品是具有吸水性的物質,采用排水法測量樣品體積,會導致測得的體積有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會導致所測得的密度將會比真實密度偏大.
解答 解:
(1)要求出課桌的質量,必須知道其體積和密度,由于已知課桌的體積,只需要測算出與課桌相同材料樣品的密度即可,因此設計的實驗步驟和課桌質量的表達式如下:
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樣品的質量m1,
②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
③將樣品放入裝水的量筒中,用筆將樣品恰好壓沒在水中,記下水面對應的示數(shù)V2,
數(shù)學表達式:m=ρV=m1V2−V1×V=m1VV2−V1.
(2)因為樣品浸沒在水中能吸收水分,所以步驟③當用筆壓著樣品浸沒在量筒的水中,再讀出水面對應的示數(shù),這樣導致液面下降,所測體積偏小,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會導致所測得的密度將會比樣品的真實密度偏大.因此實驗中,步驟③誤差較大.樣品放入水中容易吸水,將樣品恰好壓沒水中不易操作,都能夠產生誤差.
故答案為:(1)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樣品的質量m1,
②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
③將樣品放入裝水的量筒中,用筆將樣品恰好壓沒在水中,記下水面對應的示數(shù)V2,
數(shù)學表達式:m=ρV=m1V2−V1×V=m1VV2−V1;
(2)實驗中,步驟③誤差較大.樣品放入水中容易吸水,將樣品恰好壓沒水中不易操作,都能夠產生誤差.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測量木塊的密度,考查了對實驗原理的掌握,要掌握實驗中測量體積的方法:排水法;對于具有吸水性物質,要測其體積時,應該先放入水中,吸足水后,再放入量筒中測體積.對于漂浮的物體可采用針壓法測其體積.這是同學們要掌握與理解的.同時要求學生會根據(jù)題目分析引起產生誤差的原因.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鉤碼重G/N | 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s/m | 有用功W有/J | 總功W總/J | 機械效率η |
1 | 0.2 | 0.1 | 0.1 | 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時間/min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溫度/℃ | … | 96 | 97 | 98 | 98 | 95 | 98 | 98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