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1mol H2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與溫度(T)的關系如表:
T/℃7008008301 0001 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frac{[CO]•[{H}_{2}O]}{[C{O}_{2}]•[{H}_{2}]}$.
(2)若反應在830℃下達到平衡,則CO2氣體的轉化率為33.3%.
(3)若絕熱時(容器內外沒有熱量交換),平衡發(fā)生移動的結果是使容器內CO的濃度增大,則容器內氣體溫度降低(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確定”).
(4)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BC(填字母序號).
A.容器內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H2)=v(H2O)
D.c(CO2)=c(CO)
E.c(CO2 )•c(H2)=c(CO)•c(H2O)

分析 (1)平衡常數是指: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生成物濃度系數次冪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系數次冪乘積的比;
(2)令平衡時參加反應的CO2的物質的量為ymol,則:
           CO2(g)+H2(g)?CO(g)+H2O(g)
開始(mol):2       1       0       0
變化(mol):y       y       y       y
平衡(mol):2-y     1-y     y       y
再根據平衡常數K=1列方程計算解答;
(3)由表中數據可知,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絕熱時(容器內外沒有熱量交換),平衡發(fā)生移動的結果是使容器內CO的濃度增大,則平衡正向移動;
(4)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同種物質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保持不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變,判斷平衡的物理量應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該物理量由變化到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解答 解:(1)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O]•[{H}_{2}O]}{[C{O}_{2}]•[{H}_{2}]}$,
故答案為:$\frac{[CO]•[{H}_{2}O]}{[C{O}_{2}]•[{H}_{2}]}$;
(2)令平衡時參加反應的CO2的物質的量為ymol,則:
           CO2(g)+H2(g)?CO(g)+H2O(g)
開始(mol):2       1       0      0
變化(mol):y       y       y      y
平衡(mol):2-y     1-y     y      y
則$\frac{y×y}{(2-y)×(1-y)}$=1,解得y=$\frac{2}{3}$,故CO2氣體的轉化率為$\frac{\frac{2}{3}mol}{2mol}$×100%=33.3%,
故答案為:33.3%;
(3)由表中數據可知,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絕熱時(容器內外沒有熱量交換),平衡發(fā)生移動的結果是使容器內CO的濃度增大,則平衡正向移動,吸收熱量,故容器內氣體溫度降低,
故答案為:降低;
(4)A.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容器內壓強始終不變,故A錯誤;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B正確;
C.v(H2)=v(H2O)說明氫氣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CO2與CO濃度與二氧化碳轉化率有關,故D錯誤;
E.c(CO2 )•c(H2)=c(CO)•c(H2O)說明$\frac{[CO]•[{H}_{2}O]}{[C{O}_{2}]•[{H}_{2}]}$=1,但溫度影響平衡常數,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E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平衡常數、平衡狀態(tài)判斷等,注意化學平衡常數的表達式的書寫與化學方程式中的計量系數有關,故其單位也不是唯一的,當反應中有固態(tài)或純液態(tài)參與時,其濃度視為常數,不寫在平衡常數關系式中;平衡常數只是溫度的函數,只要溫度一定,對于已經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即是改變反應條件使平衡破壞,建立新平衡后,平衡常數K值也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若X、Y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其中一種為短周期元素,且兩者相隔一個周期,并有m=n>0.在一定條件下有下列反應(未配平):Xm+Yn+H2O→HXO3+HY.請回答:
(1)該反應的還原劑的電子式為
(2)配平上述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I2+5Cl2+6H2O=2HIO3+10HCl
(3)若某化學反應如下:(未配平)KX+Yn+H2O→KXO3+Xm+HY+KY若KXO3和Xm的化學計量數均為1,則Yn的化學計量數為4.
在下面化學式上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KX+Yn+H2O→
(4)已知:在反應中,若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發(fā)生在同一分子內部處于同一化合價的同種元素上,使該元素的原子(或離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還原.這種自身的氧化還原反應稱為歧化反應.實驗室模擬KXO3的制法如下:
①在進行步驟Ⅰ實驗時,有學生主張電解裝置用U形管,有的學生主張用燒杯,你認為用哪種儀器更合適燒杯(填名稱).
②步驟Ⅰ的陰極電極反應式為(用化學式表示):2H++2e-=H2↑.
③步驟Ⅰ中歧化生成NaYO3的離子方程式為(用化學式表示):3Cl2+6OH-═5Cl-+Cl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氯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增強
B.氯水中加入NaCl固體,對溶液的pH無影響
C.常溫下,pH=2的氯水中:c (Cl-)+c ( ClO-)+c (OH -)=0.01mol•L-1
D.向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HCO3-═2CO2↑+Cl -+ClO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碳元素的單質只存在金剛石和石墨兩種同素異形體
B.Mg、MgO中鎂元素微粒的半徑:r(Mg2+)>r(Mg)
C.粗硅$→_{高溫}^{Cl_{2}}$SiCl4$→_{高溫}^{H_{2}}$Si
D.Mg(OH)2$\stackrel{鹽酸}{→}$MgCl2(aq)$\stackrel{電解}{→}$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實驗設計、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
①完成中和熱測定的實驗時,如果沒有環(huán)形玻璃棒,可用環(huán)形銅質攪拌棒代替;
②實驗室制肥皂時,將適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斷攪拌、加熱,直到混合物變稠,即可得到肥皂;
③在測定硫酸銅晶體的結晶水含量時,加熱過程中不慎有晶體飛濺出來,將會造成測定結果偏高;
④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驗證蛋殼中含有碳酸鹽;
⑤用硝酸鋇溶液鑒別硫酸根離子與亞硫酸根離子.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一定條件下,將1.00molN2(g)與3.00molH2(g)混合于一個10.0L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NH3(g)的平衡濃度如圖所示.其中溫度為T1時平衡混合氣體中氨氣的體積分數為25.0%.
(1)當溫度由T1變化到T2時,平衡常數關系K1>K2(填“>”,“<”或“=”),焓變△H<0.(填“>”或“<”)
(2)該反應在T1溫度下5.0min達到平衡,這段時間內N2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008mol/(L.min).N2的轉化率40%
(3)T1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1=18.3.
(4)T1溫度時,若測得高爐中c(N2)=0.5mol/L,c(H2)=0.5mol/L,c(NH3)=0.5mol/L在這種情況下,該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否(填是或否),此時反應速率是v正>v逆(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1)常溫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中,下列表達式的數據變大的是BD(填序號)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2)體積均為100mL pH=2的CH3COOH與一元酸HX,加水稀釋過程中pH與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則HX的電離平衡常數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
(3)25℃時,在CH3COOH與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測得pH=6,則溶液中c(CH3COO-)-c(Na+)=9.9×10-7mol•L-1
(填精確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事實不能證明HNO2是弱電解質的是(  )
A.常溫下0.001 mol/L和0.10 mol/L 的HNO2溶液,分別用pH計測它們的pH,兩者的pH相差小于2個單位
B.常溫下90mL0.1 mol•L-1 HNO2溶液導電性比10mL0.1 mol•L-1 HCl溶液弱
C.10mL0.1 mol•L-1的HNO2與0.1 mol•L-1的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10mLNaOH
D.濃度相同的 HNO2溶液與NaNO2溶液中,后者NO2-濃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實驗室中,可利用碳酸氫鈉、氯化鈉、氯化銨等物質溶解度的差異,通過飽和食鹽水、氨和二氧化碳反應,獲得碳酸氫鈉晶體,反應原理可用如下化學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依據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氫鈉晶體,某校學生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其中B裝置中的試管內是溶有氨和氯化鈉的溶液,且二者均已達到飽和:
(1)A裝置中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C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為:吸收從B裝置中的試管內逸出的氨氣,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關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g/100g水)
0℃10℃20℃30℃40℃50℃
NaCl35.735.836.036.336.637.0
NaHCO36.98.19.611.112.714.5
NH4Cl29.433.337.241.445.850.4
參照表中數據,請分析B裝置中使用冰水是因為溫度越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該校學生在檢查完此套裝置氣密性后進行實驗,結果沒有得到碳酸氫鈉晶體,指導教師指出應在A裝置B之間(填寫字母)連接一個盛有飽和NaHCO3溶液 的洗氣裝置,其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氣體.
(4)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在B中的試管內析出了晶體,經必要的操作后得到了一種純凈的晶體.請通過簡單實驗判斷該晶體是碳酸氫鈉晶體而不是碳酸氫銨晶體,簡述操作方法、實驗現(xiàn)象及結:取少量晶體置于試管中,在酒精燈上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后,還有白色固體剩余,則
晶體不是NH4HCO3
(5)若該校學生進行實驗時,所用飽和食鹽水中含NaCl的質量為5.85g,實驗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體的質量為5.88g,則NaHCO3的產率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