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序號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t2/℃ | 溫差(t2-t1)/℃ | ||
鹽酸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
1 | 25.1 | 24.9 | 25.0 | 28.3 | 3.3 |
2 | 25.1 | 25.1 | 25.1 | 28.5 | 3.4 |
3 | 25.1 | 25.1 | 25.1 | 28.6 | 3.5 |
分析 (1)根據(jù)量熱計的構(gòu)造來判斷該裝置的缺少儀器;為了減少熱量的損失,大燒杯杯口與小燒杯杯口相平,兩燒杯之間塞滿碎泡沫塑料;
(2)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攪拌溶液的方法是上下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
(3)氫氧化鈉溶液稍過量的原因是保證鹽酸能夠完全被中和;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
(4)先根據(jù)表中測定數(shù)據(jù)計算出混合液反應前后的溫度差,判斷有效性,求出平均值,再根據(jù)Q=cm△T計算出反應放出的熱量,最后計算出中和熱;
(5)先判斷溫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溫度差平均值;
解答 解:(1)由量熱計的構(gòu)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溫度計;兩燒杯之間塞滿碎泡沫塑料是為了減少熱量的損失;
故答案為:溫度計;保溫隔熱,減少熱量損失;
(2)在中和熱測定實驗中,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攪拌溶液的方法是上下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
故選a;
(3)實驗中NaOH過量,為了能保證鹽酸溶液完全被中和,從而提高實驗的準確度;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溫度偏高,所以實驗中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偏大;
故答案為:保證鹽酸能夠完全被中和; 偏大;
(4)第1次實驗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3℃;第2次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4℃;第3次實驗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5℃,均有效,平均值為3.4℃,
0.55mol/L的NaOH溶液50mL與0.50mol/L的鹽酸50mL的質(zhì)量和m=100mL×1g/mL=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熱量Q=4.18J/(g•℃)×100g×3.4℃=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熱量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熱量為$\frac{1.4212kJ×1mol}{0.025mol}$=56.8kJ,即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56.8kJ/mol;
故答案為:-56.8kJ/mol;
(5)三次溫度差分別為:①2.3℃②2.4℃③2.9℃,第③組數(shù)據(jù)舍去,溫度差平均值=$\frac{2.3℃+2.4℃}{2}$=2.35℃;
故答案為:2.35.
點評 本題考查熱測定原理及反應熱的計算,題目難度大,注意理解中和熱的概念以及測定反應熱的誤差等問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純水的pH=6,說明加熱可導致水呈酸性 | |
B. | pH=4的醋酸溶液,稀釋至10倍后pH=5 | |
C. | 0.2mol/L的鹽酸,與等體積水混合后pH=1 | |
D. | 25℃時,pH=3的醋酸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與B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shù) | |
B. | A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Zn之后 | |
C. | A與B能生成A2B3型固態(tài)化合物 | |
D. | A元素的單質(zhì)與B元素單質(zhì)反應時,每消耗9 g A的同時消耗16g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⑥⑦⑧ | B. | ③④⑤⑨⑩ | C. | ②③⑤⑩ | D. | ③④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