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科技改變生活,充電寶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某充電寶工作時的總反應式為:V2O3+xLi $?_{充電}^{放電}$ Li4V2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電時正極上的電極反應為:Li-e-═Li+
B.該充電寶的凝膠介質可用KOH水溶液代替
C.充電時每生成14g Li,凝膠介質中有2mol電子通過
D.充電時電池的正極失電子后Li4V2O3會轉化為V2O3

分析 放電時,該原電池中鋰失電子而作負極,V2O3得電子而作正極,負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充電時陰陽極反應與負極、正極相反,據此分析.

解答 解:A.放電時,V2O3得電子而作正極,反應式為:V2O3+4Li++4e-=Li4V2O3,故A錯誤;
B.鋰易與KOH水溶液反應,則凝膠介質不可用KOH水溶液代替,故B錯誤;
C.電子不能通過凝膠介質,故C錯誤;
D.充電時電池的正極失電子后Li4V2O3會得電子又轉化為V2O3,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原電池電解池原理,明確元素化合價是解本題關鍵,根據得失電子來分析解答即可,難點是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物質的熔點高低順序,正確的是( 。
A.金剛石>晶體桂>碳化硅B.Na>Mg>Al
C.NaF<NaCl<NaBrD.CI4>CBr4>CCl4>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氫能是發(fā)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氫的制備、儲存和應用三個環(huán)節(jié).回答下列問題:
(1)與汽油相比,氫氣作為燃料的優(yōu)點是污染小、可再生、來源廣、資源豐富、燃燒熱值高(至少答出兩點).但是氫氣直接燃燒的能量轉換率遠低于燃料電池,寫出堿性氫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H2+2OH--2e-=2H2O.
(2)氫氣可用于制備H2O2.已知:H2(g)+A(l)=B(l)△H1   O2(g)+B(l)=A(l)+H2O2(l)△H2
其中A、B為有機物,兩反應均為自發(fā)反應,則H2(g)+O2(g)=H2O2(l)的△H<0(填“>”、“<”或“=”).
(3)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某儲氫反應:MHx(s)+yH2(g)=MHx+2y(s)△H<0達到化學平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c.
a.容器內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b.吸收y mol H2只需1mol MHx
c.若降溫,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d.若向容器內通入少量氫氣,則v(放氫)>v(吸氫)
(4)利用太陽能直接分解水制氫,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氫途徑,其能量轉化形式為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5)化工生產的副產氫也是氫氣的來源.電解法制取有廣泛用途的Na2FeO4,同時獲得氫氣:Fe+2H2O+2OH-$\stackrel{通電}{→}$FeO42-+3H2↑,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裝置通電后,鐵電極附近生成紫紅色的FeO42-,鎳電極有氣泡產生.若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高,鐵電極區(qū)會產生紅褐色物質.已知:Na2FeO4只在強堿性條件下穩(wěn)定,易被H2還原.電解過程中,須將陰極產生的氣體及時排出,其原因是防止Na2FeO4與H2反應使產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氮及氮的化合物有著重要的用途.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A族;NH3的電子式是
(2)將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的過程叫氮的固定,請舉例說明一種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途徑N2+O2$\frac{\underline{\;放電\;}}{\;}$2N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工業(yè)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2007年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證實了氫氣與氮氣在固體催化劑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過程,示意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選填字母).
a.圖①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單鍵
b.圖②→圖③需要吸收能量
c.該過程表示了化學變化中包含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生成
(4)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
則氨氣作燃料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蒸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4NH3(g)+3O2(g)=2N2(g)+6H2O(g)△H=-126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D2O)是重要的核工業(yè)原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H218O與D216O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
B.1H與D互稱同位素
C.H2O與D2O互稱同素異形體
D.氘(D)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R的氣態(tài)氫化物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X原子的核外電子數與價電子數之比為4:3,X和Y組成兩種離子化合物,其中一種可作航天器中的供氧劑.向YZX2的溶液中滴加元素,產生沉淀的質量與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R
B.簡單離子半徑:X>Y>Z
C.R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強酸
D.用Z的單質與Y的氧化物反應可冶煉Y的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是( 。
A.用KI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3+B.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Cl2中的HC1
C.用金屬鈉鑒別1一丁醇和2一丁醇D.用溴水鑒別苯和己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或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用圖裝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B.
用圖裝置分離汽油和水
C.
用圖裝置驗證葡萄糖的還原性
D.
用圖裝置驗證氨氣的溶解性和氨水的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為探究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設計如下實驗.
(1)填寫各實驗步驟對應的實驗現象(選填相應序號;不重復選).
實驗序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
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B
將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中,加入2mL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熱至水沸騰.D
將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投入2mL 1mol/L鹽酸中.A
將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片鋁投入2mL 1mol/L鹽酸中.C
A.劇烈反應,迅速產生大量無色氣體.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處游動,發(fā)出“嘶嘶”聲,隨之消失,溶液變成紅色.
C.反應不十分劇烈;產生無色氣體.
D.有氣體產生,溶液變成淺紅色.
(2)實驗④:向1mL 1mol/L AlCl3溶液中滴加2mol/L NaOH溶液至過量,觀察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該實驗現象: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3)實驗⑤:在試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邊加邊振蕩.觀察試管中出現白色凝膠.相應化學方程式:H2SO4+Na2SiO3═H2SiO3(膠體)+Na2SiO4,證明酸性:H2SO4>H2SiO3(用化學式表示).
(4)實驗⑥: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觀察試管中出現黃色沉淀.相應離子方程式:S2-+Cl2═S↓+2Cl-,證明氧化性:Cl2>S(用化學式表示).
通過以上實驗和討論,推斷鈉、鎂、鋁的金屬性逐漸減弱 (選填“增強”或“減弱”),硅、硫、氯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選填“增強”或“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