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蘇打(NaHCO3)樣品中常含有NaCl雜質(zhì),為測定試樣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三種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方案I測定中需配制100ml1mol/L硫酸;
①若用12mol/L硫酸配制該溶液,需量取該硫酸溶液的體積為8.3ml.
②配制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對所配制溶液濃度無影響的是C.
A.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B.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線
C.容量瓶沒有干燥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③若最終消耗的標準H2SO4的體積平均為25.00ml,則樣品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4.2}{m}$.
(2)方案II中操作I的名稱是蒸發(fā)結(jié)晶,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玻璃棒.
(3)方案III是用如圖裝置進行測定.

①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②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或CO2進入C裝置.

分析 (1)①依據(jù)溶液中溶質(zhì)物質(zhì)的量相同計算;
②根據(jù)c=$\frac{n}{V}$可得,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誤差都是由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引起的,誤差分析時,關鍵要看配制過程中引起n和V怎樣的變化:若n比理論值小,或V比理論值大時,都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若n比理論值大,或V比理論值小時,都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③依據(jù)滴定過程硫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的定量關系計算;
(2)方案Ⅱ是溶液中得到溶質(zhì)固體,需要濃縮蒸發(fā),冷卻結(jié)晶;
(3)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B為干燥裝置,C用于吸收二氧化碳,D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或CO2進入C裝置而導致實驗誤差.

解答 解:(1)①配制100mL1mol/L硫酸,結(jié)合溶質(zhì)物質(zhì)的量相同計算,設用12mol/L濃硫酸配制溶液,需量取濃硫酸體積為Vml,100ml×1mol/L=12mol/L×V,
V=8.3mL,
故答案為:8.3;
 ②A.沒有洗滌燒杯或玻璃棒,導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故A錯誤;
B.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線,溶液濃度減小,故B錯誤;
C.容量瓶沒有干燥,對實驗沒有影響,故C正確;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導致體積偏小,則濃度偏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③若測得消耗硫酸的體積為25mL,硫酸濃度為1mol/L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2                 1
n                    1mol/L×0.025L
n=0.05mol
 樣品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frac{0.05mol×84g/mol}{mg}$=$\frac{4.2}{m}$,故答案為:$\frac{4.2}{m}$;
(2)方案Ⅱ是溶液中得到溶質(zhì)固體,需要濃縮蒸發(fā),冷卻結(jié)晶得到,操作Ⅱ的名稱是蒸發(fā)結(jié)晶,用到酒精燈、玻璃棒等儀器,
故答案為:蒸發(fā)結(jié)晶;酒精燈、玻璃棒;
(3)①A中是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故答案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②稱量加熱后固體的質(zhì)量,應避免空氣中的水蒸氣或CO2進入C裝置,而導致實驗誤差,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或CO2進入C裝置.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組成的實驗探究和分析判斷,為高考常見題型,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注意把握實驗基本操作和定量計算應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diào)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O2F2可以發(fā)生反應H2S+4O2F2=SF6+2HF+4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是氧化產(chǎn)物 B.O2F2即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若生成4.48LHF,則轉(zhuǎn)移0.8mol電子 D.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W、X、Y、Z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電子層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0、5、8、8,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單質(zhì)的沸點:W>X B. 陰離子的還原性:Y >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 X與Y不能存在于同一離子化合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工業(yè)制得的氮化鋁(AlN)產(chǎn)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雜質(zhì).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分別測定氮化鋁(AlN)樣品中AlN和Al4C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忽略NH3在強堿性溶液中的溶解).
(1)實驗原理 ①Al4C3與硫酸反應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強酸產(chǎn)生銨鹽,溶于強堿生成氨氣,請寫出AlN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lN+NaOH+H2O=NaAlO2+NH3↑.
(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3)實驗過程
①連接實驗裝置,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稱得D裝置的質(zhì)量為y g,滴定管的讀數(shù)為a mL.
②稱取x g AlN樣品置于錐形瓶中;塞好膠塞,關閉活塞K2、K3,打開活塞K1,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與燒瓶內(nèi)物質(zhì)充分反應,記錄滴定管的讀數(shù)為b mL.
③待反應進行完全后,關閉活塞K1,打開活塞K3,通過分液漏斗加入過量NaOH溶液,與燒瓶內(nèi)物質(zhì)充分反應.
④打開K2,通入空氣一段時間(填入該步應進行的操作),稱得D裝置的質(zhì)量為z g.
(4)數(shù)據(jù)分析:①AlN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41(z-y)}{17x}$×100%.
②若讀取滴定管中氣體的體積時,液面左高右低,則所測氣體的體積偏。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盁o影響”).
③Al4C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0.048(a-b)}{{V}_{m}x}$×100%(假設該實驗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Vmmol/L).
溫度/℃K1K2
5001.003.15
7001.472.26
9002.401.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氣體為有色氣體的是( 。
A.SO2B.NOC.NO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為探究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甲同學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先用乙醇和濃硫酸為原料制取乙烯(CH3CH2OH$→_{170℃}^{濃硫酸}$ CH2═CH2↑+H2O),將生成的氣體直接通入溴水中,發(fā)現(xiàn)溴水褪色,即證明乙烯與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乙同學發(fā)現(xiàn)在甲同學的實驗中,產(chǎn)生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推測在制得的乙烯中還可能含有少量有還原性的雜質(zhì)氣體,由此他提出必須先把雜質(zhì)氣體除去,再與溴水反應.
(1)甲同學設計的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驗證乙烯與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其理由是AC(填字母).
A.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就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就是乙烯
(2)乙同學推測此乙烯中可能含有的一種雜質(zhì)氣體是SO2,它與溴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SO2+Br2+2H2O═2HBr+H2SO4,在驗證過程中該雜質(zhì)必須全部除去.為此乙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裝置a、b、c可盛放的試劑依次是B、A、C.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C.濃硫酸  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3)為驗證這一反應是加成反應而不是取代反應,丙同學提出可用pH試紙來測定反應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如果發(fā)生取代反應,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會明顯增強,故可用pH試紙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常溫下某非金屬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氣體的成分,該小組成員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持續(xù)通入發(fā)現(xiàn)渾濁又變澄清,由此該小組成員對氣體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該氣體是SO2氣體;
猜想2:該氣體是CO2氣體;
猜想3:該氣體是SO2,CO2的混合氣體;
為了驗證猜想,該小組設計實驗加以探究:
【實驗探究】
該小組同學按如圖所示裝置,將氣體從a端通入,則:

(1)B中應該裝下列試劑中的B(填編號).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鹽酸   D.澄清石灰水
(2)A中品紅溶液的作用是驗證氣體中是否含有SO2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驗證氣體中是否含有CO2
通過該實驗,該小組同學觀察到以下三個實驗現(xiàn)象:①A中品紅溶液褪色;②C中品紅溶液不褪色;③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jié)論】
(4)由上述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確認該氣體的成分為該氣體是SO2,CO2的混合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鉬酸銨[(NH42MoO4]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催化劑,工業(yè)上一般采用鉬精礦(主要成分為MoS2,還含有鐵銅等硫化物雜質(zhì)),可通過下列兩種方法制取鉬酸銨:

已知:①鉬酸(H2MoO4)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NaOH,70℃分解失去一分子水,其鈉鹽、銨鹽易溶于水.
②三氧化鉬為鉬酸的酸酐,難溶于水,易溶于氨水、氫氧化鈉.
③反應II在20~40℃時,鐵、銅的浸出率小于5%.
回答下列問題:
(1)NaClO的電子式為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反應I生成鉬酸:MoS2+2H++6NO3-=H2MoO4+2SO42-+6NO↑
反應II產(chǎn)生粗產(chǎn)品:MoS2+9ClO-+6OH-=MoO42-+9Cl-+2SO42-+3H2O
(3)已知MoO3在三種酸中的溶解度如圖:
反應I采用硝酸浸出,不用硫酸或鹽酸的原因是用硫酸、鹽酸浸出,會造成Mo提取率下降,混入SO42-和Cl-影響產(chǎn)品產(chǎn)率
(4)過濾II的目的是除去粗制鉬酸中剩余的少量的鐵銅等雜質(zhì)離子,該硫化物為(NH42S.
(5)方法I中兩次氨浸的目的是富集MoO3,提高產(chǎn)物純度.
(6)對比方法I,方法II的優(yōu)點有無氮氧化合物產(chǎn)生、工藝流程簡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在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作為供氧劑.請用如圖實驗裝置,選用適當?shù)幕瘜W試劑和實驗用品,設計并完成對過氧化鈉這一性質(zhì)的探究.
(1)A是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2)檢驗F中氣體成分,即能說明過氧化鈉可作潛水艇供氧劑,則實驗操作的方法及現(xiàn)象是待試管集滿氣體后,用大拇指堵住試管口從水槽中取出正立,松開拇指后,將帶火星的木條迅速放在試管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產(chǎn)生氧氣,可作供氧劑.
(3)查閱有關資料表明:2H2O+2Na2O2═4NaOH+O2↑.某研究小組用同位素標記法對過氧化鈉進行標記(Na218O2),以探究這一反應的方程式此空刪去
①甲同學從電子轉(zhuǎn)移角度得出其離子方程式為:2Na218O2+2H2O=4Na++2OH-+218OH-+18O2↑.
②乙同學發(fā)現(xiàn):向Na2O2與水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又產(chǎn)生無色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從這個角度,寫出其反應歷程:2H2O+Na218O2=2NaOH+H218O2;2H218O2 $\frac{\underline{\;MnO_{2}\;}}{\;}$2H218O+18O2↑.
(4)設計并完成過氧化鈉樣品(已知所含雜質(zhì)與酸堿均不反應)的純度測定:
甲、乙兩位同學各取了ag樣品并分別配制成了100.00mL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操作中甲同學是將樣品直接溶于蒸餾水中;而乙同學卻是將蒸餾水先加熱煮沸,再把蒸餾水分成兩份,一份中趁熱加入樣品溶解,待冷卻到室溫后再加人另一份水來進行配制.他們分別取出各自配制的溶液20.00mL,加入酚酞數(shù)滴后,用濃度為cmol/L的鹽酸進行滴定;重復滴定操作2次,甲同學和乙同學分別計算出了所用鹽酸的體積平均值,分別為VAmL和VWmL.
①在樣品的溶解與配制中,你認為乙(填“甲”、“乙”)同學的操作是合理的,理由是:沸水能使Na2O2溶解時所生成的H2O2迅速分解,消除其對中和滴定(特別是指示劑)的影響.
②另一同學的操作將會使實驗結(jié)果偏。ㄌ睢捌蟆、“偏小”或“無影響”).
③原過氧化鈉樣品的純度是$\frac{19.5c{V}_{W}}{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