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所示:甲圖中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數(shù)大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應選用②③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的操作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1、分析甲圖:①②表示目鏡,目鏡的鏡頭越長,其放大倍數(shù)越�。虎邰鼙硎疚镧R,物鏡的鏡頭越長,其放大倍數(shù)越大,與玻片之間的距離越近,反之則越遠;

2、分析圖乙、丙:比較乙、丙兩個視野,可知乙中細胞體積小,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多,是在低倍鏡下觀察的視野,丙細胞體積大,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少,是高倍鏡下觀察到的視野。

A.①②是目鏡,①比②長,因此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小,③④是物鏡,③比④長,因此③比③的放大倍數(shù)大,A錯誤;

B.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放大倍數(shù)增加,應該選用短目鏡和長物鏡,即圖中的②③,B正確;

C.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jié)順序為:移動標本,使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調節(jié)反光鏡轉動細準焦螺旋,C錯誤;

D.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則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原產某地的某種一年生植物a,分別引種到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種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產地,開花時期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將植物a引種到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這樣原屬于同一個物種的種群a、b和c之間形成________,種群b和種群c個體之間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傳粉,說明已產生了________,它們與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了物種形成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2)在對植物b的某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在這一年中,該植物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在自然選擇中,直接選擇的是________(基因型、表現(xiàn)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細胞中細胞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腸桿菌無線粒體,有核糖體
B.水稻葉肉細胞有葉綠體,也有液泡
C.酵母菌有線粒體,也有葉綠體
D.小鼠肝細胞有線粒體,也有內質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APPP含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三個“P”可用T表示B.“A”代表腺苷

C.“P”代表磷酸基D.代表高能磷酸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