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關于生物的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下列是DDT(一種農(nóng)藥)對家蠅的處理實驗情況:將家蠅分成多組,每組再分為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觸DDT.處理后,檢查各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選死亡率最低的一組的B部分飼養(yǎng),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進行抗性實驗.這樣經(jīng)過若干代后,當用DDT處理其中A組的家蠅時發(fā)現(xiàn)其死亡率為4%,再用DDT處理這一代的B組家蠅,則:
(1)B部分經(jīng)DDT處理后存活率為
 
,原因是
 

(2)從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看,家蠅和DDT的關系稱為
 

(3)DDT與家蠅種群抗性的增強關系的原因是
 

?如圖顯示某群島上的物種進化的模型,A、B、C、D為四個物種.
(4)A物種形成B、C兩個物種的兩個外部條件是
 
 
.甲島上的物種B遷移到乙島上后,不與物種C形成同一物種的原因是B、C之間已經(jīng)形成
 

(5)在乙島上,物種C、D還可能形成其他新品種,其自然條件下的來源主要有
 
;人工培育的方法主要有
 
.(至少各寫出兩種)
考點: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專題:
分析:分析材料1:在自然選擇學說中:生存斗爭是動力,遺傳和變異是內(nèi)因,選擇是定向的,變異是不定向的,定向選擇的最終結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根據(jù)變異的不定向性,我們可知蒼蠅的個體存在著抗藥性的差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經(jīng)過DDT處理進行選擇,就把抗藥性強的個體選育出來,這樣一代一代地選擇下去,家蠅中就保留了具有強抗藥性的個體.為了說明家蠅對DDT的抗藥性的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必須設計人工選擇實驗作為對照.在人工選擇的實驗中每一個家系設為兩組,一組用DDT處理,觀察家蠅的抗藥性,決定保留還是淘汰;另一組不做處理,用來證明抗藥性的產(chǎn)生是生物在突變的基礎上進行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因為使用了DDT的緣故.由于DDT對家蠅的長期選擇,使家蠅的抗藥性越來越強,導致DDT無殺蟲效果.
分析材料2:甲島上的B物種遷到乙島后,由于各自的種群基因庫已發(fā)生改變,加之二者存在生殖隔離,因此B物種不會與C物種共同進化成一個相同的新物種,而是各自獨立地進化.B物種遷到乙島后進化為D物種上的原因是:甲、乙兩島的環(huán)境條件不同,自然選擇的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離使它們基因頻率的差別得到積累形成了生殖隔離,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解答: 解:(1)當用DDT處理其中A組的家蠅時發(fā)現(xiàn)其死亡率為4%,再用DDT處理這一代的B組家蠅時存活率為96%,最終存活率的提高表現(xiàn)為抗性基因的頻率增大.
(2)家蠅個體中原來就存在著抗性的差異,有的抗性強,有的抗性弱,體現(xiàn)了變異的不定向性.用DDT處理后,DDT對家蠅起到了選擇作用,而這種選擇作用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3)選擇的結果是使抗性強的個體生存下來,在繁殖后代的過程中,抗性基因的頻率逐漸增大,使家蠅的抗性越來越強,體現(xiàn)了選擇的定向性.本題DDT的作用就是定向的自然選擇,多次重復實驗相當于進化過程的多代選擇.
(4)A物種原是同一自然區(qū)域內(nèi)的生物種群,后來分布到甲、乙不同的島嶼生活.由于甲、乙兩島的環(huán)境條件不同,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使同物種的兩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不同的定向改變.再加上現(xiàn)個島嶼的地理隔離,兩個種群不能自由交配而交流基因,使兩個種群的基因庫各不相同直至有很大差異,最終形成生殖隔離,進化成B、C兩個物種.
(5)在乙島上,物種C、D還可能形成其他新品種,說明生物產(chǎn)生變異,來源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人工培育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植物體細胞雜交等.
故答案為:(1)96%   由于長期使用DDT,使家蠅中的抗藥基因的頻率上升了       (2)生存斗爭
(3)DDT在家蠅抗藥性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一種定向選擇的作用                   (4)自然選擇   地理隔離   生殖隔離
(5)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畸變    人工誘變育種,細胞雜交
點評:本題考查自然選擇學說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相關知識,提升了學生提取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了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在調(diào)節(jié)葡萄糖代謝中的相互關系,當血糖濃度降低時,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飯后四小時,圖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該激素是由圖中的α細胞分泌的
B、結扎胰導管后導致腺泡組織變性,結扎動物會產(chǎn)生糖尿病癥狀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臟,其作用區(qū)別在于激素②促進糖元合成,激素①促進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島細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可用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代替表皮細胞
B、鹽酸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中作用相同
C、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與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完全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D、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可以檢測酵母茵無氧呼吸是否產(chǎn)生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
如圖為有親緣關系的五個物種(H、G、W、Q、X)進化系統(tǒng)樹.
(1)達爾文進化理論認為: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個體數(shù)都不可能無限增加,原因是
 

(2)圖上的五個物種中,基因庫相似程度最高的兩個物種最可能是
 

(3)判斷種群Q與W是否是同一物種的方法是
 

(4)物種Q從200年前到現(xiàn)在,其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化,這是否表明物種Q在進化?
 

下表為100年前在河流的兩岸,物種W兩個種群的基因型種類和個體數(shù).
基因型 種群甲(個) 種群乙(個)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20
22
4
20
12
3
9
8
2
196
168
36
0
0
0
0
0
0
(5)種群甲和種群乙的基因庫相比較,種群甲的基因庫
 
(大/。
(6)種群甲和種群乙相比較,遺傳多樣性程度高的是種群
 
,請利用表中的數(shù)據(jù)陳述判斷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基因工程問題.
圖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長度(bp即堿基對)和部分堿基序列,圖2表示一種質粒的結構和部分堿基序列.現(xiàn)有MspI、BamHI、MboI、SmaI 4種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它們識別的堿基序列和酶切位點分別為C↓CGG、G↓GATCC、↓GATC、CCC↓GGG.

(1)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的酶切點是連接兩個核苷酸之間的
 
.下列有關限制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可多選)
A.從反應類型來看,限制酶催化的是一種水解反應
B.限制酶的活性受溫度、pH的影響
C.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雙鏈DNA中某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D.限制酶識別序列越短,則該序列在DNA中出現(xiàn)的幾率就越小
(2)若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圖1中DNA片段,其產(chǎn)物長度分別為
 

(3)若圖1中虛線方框內(nèi)的堿基對被T-A堿基對替換,那么基因D就突變?yōu)榛騞.從雜合子中分離出圖1及其對應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I完全切割,產(chǎn)物中共有
 
種不同長度的DNA片段.
(4)若將圖2中質粒和目的基因D通過同種限制酶處理后進行連接,形成重組質粒,那么應選用的限制酶是
 
.在導入重組質粒后,為了篩選出含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請你設計一個篩選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
葉綠體一般呈橢球形,有窄面與寬面之分,如圖1所示.

(1)細胞內(nèi)的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能夠運動,這種運動改變橢球形的方向.在弱光下,葉綠體以
 
面接受光照,原因是
 

(2)葉綠體中把光能轉為電能的物質是
 
.圖2表示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X、Y變化時,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強度的關系.
(3)圖中X1、X2、X3的差異是由于
 
影響了光合作用的
 
所導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為X1,最常采取的簡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4)圖中Y1、Y2、Y3的差異是由于
 
影響了光合作用的
 
所致.
在一定光照和適當?shù)臏囟葪l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濃度的CO2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外界CO2的濃度(mg/L) CO2飽和時外界CO2的濃度(mg/L) CO2飽和時植物吸收CO2的量(mg/100cm2葉?小時) 黑暗條件下植物釋放CO2的量(mg/100cm2葉?小時)
A植物 4 10 6 4
B植物 8 18 10 8
(5)相同時間內(nèi),相同葉面積的A與B相比,A的呼吸速率是B的
 
,產(chǎn)生這種差異的可能原因是
 

(6)若A植物與B植物的受光總面積分別是1.2m2、2.5m2,在CO2濃度為20mg/L的環(huán)境中,先光照13小時,再黑暗11小時,則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增重
 
g葡萄糖(相對原子量:H-1,C-12,O-16.取小數(shù)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析關于“生物工程”的資料,回答問題:
基因工程操作步驟中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可以從生物細胞中分離,其前提是需要進行基因定位.下面表示的是一種基因定位的方法,其原理是通過計算連鎖基因之間的交換值來確定一條染色體上兩個基因間的圖距(如交換值為16%,即表示圖距為16個單位).用籽!坝猩枬M”雙雜合玉米F1與“無色、凹陷”玉米交配,其結果統(tǒng)計如表.
后代的表現(xiàn)型 籽粒數(shù)
有色、飽滿 2910
無色、凹陷 2860
無色、飽滿 137
有色、凹陷 126

(1)上述兩個連鎖基因之間的圖距是
 
個單位(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可以根據(jù)人類的需求來改造生物的性狀,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圖表示利用奶牛乳汁生產(chǎn)血清白蛋白的培育過程圖解.在形成圖中③的過程中,獲、诘耐緩街饕
 
,②進入③需要的
 
協(xié)助,為了在該奶牛乳汁中獲得血清蛋白必須將血清蛋白基因連接在
 
之后.
(3)若圖中③的單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的必要條件是
 
,培養(yǎng)從③到④的過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去核卵細胞為受體,不用普通的體細胞的原因是
 
.③到④過程具體采用的方法除了電融合,還可以用
 
來完成,其中的持卵管的作用是
 

(4)⑦與⑥的遺傳性狀不一樣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同一種生物體內(nèi)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與此有關的幾種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心法則所表示的生命活動內(nèi)容主要是在圖⑤所顯示的時期進行
B、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之一的基因重組的發(fā)生與圖①有關而與圖③無直接關系
C、在圖②所示的細胞分裂方式中,在其間期發(fā)生的基因突變傳遞給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圖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動物體內(nèi),同時具備上述5個圖所示細胞分裂時期的器官是睪丸而不是肝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盲魚眼睛退化是黑暗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②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③受農(nóng)藥處理后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
④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
⑤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⑥某隨機交配種群中等位基因A、a頻率的變化只與環(huán)境選擇作用有關
⑦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jīng)過隔離
⑧進化時基因頻率總是變化的.
A、③⑤⑧B、①②⑦
C、④⑥⑦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