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科學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frac{釋放C{O}_{2}的體積}{消耗{O}_{2}的體積}$)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能源物質的不同.測定發(fā)芽種子呼吸熵的裝置如圖所示.關閉活塞,在25℃下經(jīng)20分鐘讀出刻度管中著色液移動的距離.設裝置1和裝置2的著色液分別移動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內(nèi)氣體體積的變化.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裝置1中放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種子細胞呼吸釋放的CO2
B.x代表消耗O2的體積,y代表釋放CO2的體積
C.為使測得的數(shù)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一對照裝置,內(nèi)放無生命力的種子和蒸餾水
D.如果要測定已經(jīng)長出真葉的幼苗的呼吸熵,需要將裝置放在黑暗處

分析 本題是考查細胞呼吸的過程和通過實驗測定細胞的呼吸熵,分析實驗裝置可知,1的試管內(nèi)裝有NaOH,吸收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因此1中液滴的移動是由氧氣的變化決定的,2中無NaOH,液滴的移動是由氧氣變化與二氧化碳的變化共同決定的,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是裝置2與裝置1液滴移動的距離差;對幼苗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側得幼苗的呼吸熵要在黑暗的條件下進行.

解答 解:A、種子呼吸作用吸收O2產(chǎn)生CO2,裝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種子細胞呼吸速率釋放的CO2,這樣裝置中氣體變化就是由種子吸收O2引起的,故裝置1中著色液向左移動的X表示呼吸作用消耗O2的體積,A正確;
B、裝置1中細胞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有氧呼吸消耗氧氣,因此x代表細胞呼吸消耗的氧氣的體積;裝置2中無NaOH,細胞呼吸產(chǎn)生二氧化碳使瓶內(nèi)氣壓升高,吸收氧氣使瓶內(nèi)氣壓下降,壓力差使著色液滴移動,因此,所以著色液的移動的距離y代表消耗氧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體積之差,B錯誤;
C、因環(huán)境因素(如環(huán)境等)也可能引起裝置中氣體體積的變化,故需要設置對照實驗來校正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C正確;
D、因真葉在有光條件下能進行光合作用,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擾,故測定幼苗的呼吸熵,需將裝置放在黑暗處,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呼吸作用的相關實驗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下丘腦及其直接或間接支配的有關腺體之間關系示意圖(“+”表示促進,“-”表示抵制),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產(chǎn)生的某種物質可影響動物的性行為
B.a與c兩者的分泌物的分泌受b分泌物的抑制或促進
C.c不僅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a、b、c中,對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都很重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率”是指兩個相關數(shù)值在一定條件下的比值,下列生物學中幾個“率”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決定種群數(shù)量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在沒有遷入和遷出的前提下)
B.種群數(shù)量的“J”型增長曲線中,保持穩(wěn)定的種群增長率
C.建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利于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種群數(shù)量“S”型增長曲線中,數(shù)在K/2到K之間,種群增長速率逐漸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中華鱘瀕臨滅絕.利用中華鱘生態(tài)養(yǎng)殖池人工繁殖中華鱘魚苗的原理如下:鱘魚產(chǎn)生的氨氮,被植物吸收;植物釋放的氧氣在封閉的車間里形成“氧吧”,供鱘魚生存;投放一些能取食鱘魚糞便的花鰱;以石頭作載體繁育微生物,調節(jié)水中酸堿度.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中華鱘生態(tài)養(yǎng)殖池設計利用了生態(tài)學的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中華鱘生態(tài)養(yǎng)殖池不用換水,每天只需補充一點蒸發(fā)水,池底干干凈凈,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說明生態(tài)池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
(2)花鰱主要吃輪蟲、橈足類等浮游動物,也以浮游植物等作為食物.花鰱作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有消費者和分解者.
(3)以下是該生態(tài)池中碳元素的轉化途徑,請用箭頭和文字補充完整.

(4)刺激中華鱘每年都從海洋洄游到長江產(chǎn)卵的外界因素有水溫、鹽度等,這類信息類型屬于物理信息.建立中華鱘生態(tài)養(yǎng)殖基地,提供和改善中華鱘的生存環(huán)境,從而提高中華鱘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數(shù)量),從生態(tài)學角度講,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根據(jù)“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鑒定成熟蘋果果肉中存在還原糖所用的試劑是斐林試劑,該試劑與細胞內(nèi)還原糖發(fā)生作用,形成磚紅色沉淀.
(2)在鑒定花生子葉中脂肪的實驗中,能將脂肪染成橘黃色的染液是蘇丹Ⅲ,用其染色時,沖洗浮色要用50%酒精,這是因為酒精能溶解蘇丹Ⅲ.
(3)鑒定黃豆組織中存在蛋白質時,先向樣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其目的是造成堿性環(huán)境,再向樣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4滴搖勻.雙縮脲試劑B液的量只需4滴,而不能過量,為什么?過量雙縮脲試劑B會與試劑A反應,使溶液呈藍色,掩蓋生成的紫色.
(4)本實驗注意事項:①斐林試劑極不穩(wěn)定,其甲液和乙液需分別配制、儲存,使用時需混合后用于實驗.②蛋白質的鑒定樣品液濃度不能過高,以免實驗后粘住試管壁,不易刷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生物興趣小組在“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準備從豬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紅蛋白,設計的“血紅蛋白提取、分離流程圖”如圖1:

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樣品處理中紅細胞的洗滌要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離心.向紅細胞懸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濃度pH=7.0的緩沖液并充分攪拌,可以破碎紅細胞,破碎細胞的原理是滲透原理(當外界溶液濃度低于動物細胞內(nèi)液濃度時,細胞吸水漲破).
(2)血紅蛋白粗分離階段,透析的目的是除去小分子雜質.
(3)電泳利用了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的帶電性質以及分子大小、形狀等的差異,而產(chǎn)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實現(xiàn)各種分子的分離.
(4)一同學通過血紅蛋白醋酸遷維薄膜電泳,觀察到正常人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血紅蛋白電泳結果如圖所示.由如圖2可知攜帶者有2種血紅蛋白,從分子遺傳學的角度作出的解釋攜帶者具有(控制血紅蛋白的)一對等位基因,可以控制合成兩種不同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不屬于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過程的是( 。
A.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質粒露出黏性末端
B.用同種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露出黏性末端
C.將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中進行擴增
D.將切下的目的基因與質粒切口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下圖甲表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的部分組成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lián)系.COP I、COP 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導蛋白質在A與B之間的運輸.圖乙是該細胞的細胞膜結構,1、2、3表示膜蛋白.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中溶酶體起源于B高爾基體(細胞器名稱).除了圖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體還能夠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以保持細胞的功能穩(wěn)定.
(2)COPⅡ被膜小泡負責從A內(nèi)質網(wǎng)(細胞器名稱)向B運輸“貨物”.
(3)圖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nèi)被運輸?shù)桨屑毎麜r,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結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4)圖甲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性,這是因為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質都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可以運動的.
(5)圖乙中膜蛋白2為粘連蛋白(高分子糖蛋白),則在細胞癌變后,其含量的變化是減少.
(6)圖乙中膜蛋白3為載體蛋白,則其參與的跨膜運輸方式有主動運輸協(xié)助擴散.
(7)若要提取動物的細胞膜,最好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做材料,提取時先讓其在蒸餾水中吸水脹破,處理后即可得到純凈的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回答問題:
(1)玫瑰精油的提取流程:鮮玫瑰花+清水→水蒸氣蒸餾→油水混合物→分離油層→除水→玫瑰油
(2)橘皮油的提取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壓榨→過濾→靜置→再次過濾→橘皮精油
(3)胡蘿卜素的提取流程:胡蘿卜-粉碎-干燥-萃取-過濾-濃縮-胡蘿卜素-鑒定
(4)產(chǎn)生花粉植株的兩種途徑示意圖:
(5)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流程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