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jié),請據(jù)圖回答有關植物激素的問題.

(1)圖甲表示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對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影響.農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若要去除單子葉農作物中的雙子葉雜草,需要選擇的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最好為(A、B、C、D、E、F)中的哪一濃度?D,為什么此濃度是促進單子葉農作物的最適濃度,同時對雙子葉植物雜草具有抑制作用.
(2)圖乙為探究不同濃度三十烷醇(生長調節(jié)劑)對茶樹插條生根影響的一組預實驗結果.
①用三十烷醇處理茶樹插條比較簡便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兩種.
②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進茶樹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還應增設實驗組,從圖中數(shù)據(jù)判斷,三十烷醇濃度的取值應設在8~15ppm之間.
(3)為研究根的向地生長與生長素和乙烯的關系,某興趣小組做了這樣的實驗:將該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fā)現(xiàn)在這些培養(yǎng)液中出現(xiàn)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因變量是乙烯濃度和根的生長情況.
②為使實驗嚴謹,還需要另設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除了無生長素,其余和實驗組相同(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中).
③據(jù)此實驗結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長的原因是高濃度的生長素誘導產(chǎn)生了乙烯,從而抑制根的近地側生長.

分析 分析圖解可知,圖甲分析: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更敏感,所以甲圖中①代表雙子葉植物、②代表單子葉植物,圖中D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既可以抑制雙子葉雜草的生長,又可以促進單子葉植物的生長,所以該點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可作為除草劑.
圖乙:本實驗的自變量為三十烷醇的濃度,因變量為生根數(shù),并且實驗中設置了濃度為0的空白對照組,因此與對照組結果比較可知,促進生根的最適宜濃度在12ppm左右.如果需要探究最適濃度,可以在8~15ppm的濃度范圍增設實驗組即可.

解答 解:(1)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說明雙子葉雜草比單子葉農作物對生長素敏感,即單子葉植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影響的是曲線②,選擇D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抑制雙子葉雜草的生長,同時又促進單子葉農作物的生長,該現(xiàn)象說明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2)本實驗的自變量為三十烷醇的濃度,因變量為生根數(shù).
①用三十烷醇處理茶樹插條比較簡便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②與對照組結果比較可知,促進生根的最適宜濃度在12ppm左右.如果需要探究最適濃度,可以在8~15ppm的濃度范圍增設實驗組即可.
(3)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因變量是乙烯濃度和根的生長情況;
②對照組的處理應該把實驗組中的“加入生長素”這個自變量改為“不加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其他處理與實驗組相同.
③據(jù)此實驗結果,可推知高濃度的生長素誘導產(chǎn)生了乙烯,從而抑制根的近地側生長.
故答案為:
(1)D   此濃度是促進單子葉農作物的最適濃度,同時對雙子葉植物雜草具有抑制作用
(2)①沾蘸法   ②8~15
(3)①不同濃度的生長素    乙烯濃度和根的生長情況
②除了無生長素,其余和實驗組相同(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中)
③高濃度的生長素誘導產(chǎn)生了乙烯,從而抑制根的近地側生長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圖解的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難度適中.考生要能夠識記浸泡法和沾蘸法在所用溶液的濃度和處理時間的區(qū)別;能夠明確實驗需要設置空白對照組,進而得出相應實驗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大連高三下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肌肉的運動是受傳出神經(jīng)支配的。傳出神經(jīng)末梢與肌肉細胞的接觸部位類似于突觸,稱為“神經(jīng)一肌肉接頭”。請冋答下列有關問題:

(1)興奮以__________的形式傳至傳出神經(jīng)末梢,引起末梢內的__________釋放神經(jīng)遞質乙酰膽堿(Ach)。Ach經(jīng)__________ (方式)通過突觸間隙,然后與肌肉細胞膜上的Ach受體結合,從而引起骨骼肌收縮。

(2)Ach作用于骨骼肌細胞,會引起骨骼肌收縮,而作用于心肌細胞,會引起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跳減慢。Ach作用于以上兩種細胞后結果不同,可能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種箭毒能夠和Ach競爭肌肉細胞摸上的結合位點,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內流,使化學信號到電信號的轉換過程受阻,導致肌肉收縮停止,因此可以作為肌肉松弛劑用于腹部手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觀察細胞質流動時,顯微鏡下觀察的結構如圖,則在細胞內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 。
A.左側  順時針B.右側  順時針C.左側  逆時針D.右側  逆時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  )
A.主動運輸B.協(xié)助擴散C.自由擴散D.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埃博拉病毒(EV)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如圖表示EV感染人體后,效應T細胞釋放一種插入到靶細胞膜上的成孔蛋內(穿孔素),促使靶細胞裂解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可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
(2)由圖可知,效應T細胞通過胞吐方式釋放穿孔素,進入組織液的穿孔素可促進Na+內流改變細胞內的滲透壓,最終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3)接種過EV疫苗人體,一旦EV侵入機體,記憶會迅速繁殖、分化,產(chǎn)生大量抗體;這些抗體與游離的EV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B)細胞繁殖和對人體細胞的黏附.
(4)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用康復者的血清也可治療患者,其原理是康復者的血清中含有抗埃博拉病毒(EV)的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物質出入細胞膜的方式如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A代表蛋白質分子;B代表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2)從功能上來說,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
(3)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4)在a~e的五種過程中,代表自由擴散的是b;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可用圖中a表示.(都用字母表示)
(5)唾液腺細胞分泌淀粉酶能不能通過圖中a~e中的方式運輸?不能,其運輸方式是胞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表示病毒侵入人體后,機體進行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圖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種細胞中沒有抗原識別能力的細胞是丙(填代號),不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細胞是乙和丙(填代號).
(2)由圖可知,吞噬細胞的生理作用是攝取和處理病原體,暴露出這種病原體所特有的抗原并傳遞給T淋巴細胞.
(3)淋巴因子和抗體分別由圖中Th細胞和丙(填代號)細胞分泌.圖中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與乙細胞與其密切接觸,使其裂解死亡,此過程的免疫方式為細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我國參與了抗擊甲型H1N1流感的國際性合作,并已經(jīng)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如圖所示為甲型H1N1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一些變化以及相關反應.

(1)人體內首先通過體液免疫過程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散播,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預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作用是接種疫苗可誘導人體產(chǎn)生記憶細胞和相應的抗體.
(2)圖中物質b的名稱是抗體;D細胞的名稱效應T細胞.
(3)某研究生認為某植物的提取液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豬為研究材料設計了下面的實驗進行證明.
實驗步驟:
①選擇一只健康的豬,讓豬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②在喂養(yǎng)豬的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該植物提取液,觀察豬是否出現(xiàn)患病癥狀.
該實驗存在明顯的不科學之處,請指出:
①沒有對照實驗;
②用于實驗的豬數(shù)量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態(tài),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tǒng)層層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下列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細胞層次的是(  )
A.一個病毒B.一個受精卵
C.一個蘋果D.一個蜂巢中的所有蜜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