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氣孔導度的變化.請分析回答:
時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氣孔導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氣孔導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氣孔導度能反映氣孔張開的程度,其單位是mmol CO2?m-2?s-1,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進入葉片表面單位面積的CO2的量)
(1)據(jù)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差異主要是
 
;沙漠植物的氣孔導度變化更接近于植物
 
,此特性的形成是長期
 
的結果.
(2)影響植物Ⅱ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除了水和CO2 濃度之外,還有
 
等(指出兩種).
(3)如圖表示植物葉肉細胞中發(fā)生的物質(zhì)代謝過程(圖中C3代表含有3個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過程④的場所是
 
;過程②生成的CO2 中的O來源于
 
(填物質(zhì));過程③的完成需要酶、
 
等物質(zhì).凌晨3:00時,①②③④四種生理過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
 
.①②③④四種過程
 
 (填“能”、“不能”)在同一時間進行.
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
專題: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過程.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基質(zhì)和線粒體內(nèi)膜.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階段是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chǎn)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zhì)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淀粉等有機物.
解答: 解:(1)據(jù)表分析可知,植物Ⅰ主要在夜間(0:00-6:00)吸收CO2,植物Ⅱ主要在白天(6:00-18:00)吸收CO2.沙漠植物由于干旱和高溫,氣孔白天關閉,主要是夜間吸收CO2,所以沙漠植物的氣孔導度變化更接近于植物Ⅰ,此特性的形成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2)由題意分析可知,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2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有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水等.
(3)由圖分析可知,過程④為CO2的固定,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過程②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生產(chǎn)的CO2中的O來源于葡萄糖(或丙酮酸)和水;過程③為光合作用暗反應C3的還原,需要酶、[H]和ATP的參與.凌晨3:00時,①②③④四種生理過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是呼吸作用,即過程①和②.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在同一時間進行.
故答案為:
(1)植物Ⅰ主要在夜間吸收CO2,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2 (或“是吸收的時間而不是吸收的量”)Ⅰ自然選擇(進化)
(2)光照強度(光照)、溫度
(3)葉綠體基質(zhì)        (CH2O)(或葡萄糖或丙酮酸或C3)和水[H]和ATP          ①②能
點評:本題以圖形為載體,考查了學生識圖、析圖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過程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通過流程圖分析,表格比較,典型練習分析強化學生的理解.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觀察發(fā)現(xiàn),有一種俗稱“熊蟲”的動物,若進入“隱生狀態(tài)”(這時代謝速率幾乎為0),能耐受-271℃的冰凍數(shù)小時.此時它們的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大量的海藻糖.下列推斷中正確的是(  )
A、熊蟲體內(nèi)的酶在-271℃時完全失活
B、熊蟲在“隱生狀態(tài)”下體內(nèi)的自由水全部變?yōu)榻Y合水
C、海藻糖可以保護組織細胞,使其免受低溫傷害
D、熊蟲在“隱生狀態(tài)”時,體內(nèi)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①~④表示某細胞內(nèi)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圖是在高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
B、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C、結構①不能將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結構①和④都存在遺傳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表示某人在第一次盜墓行動中由于緊張,腳掌被一枚長釘扎入引起的反射過程示意圖,A、D為反射弧上位點,B、C為突觸;醫(yī)生擔心盜墓人會得“破傷風”,所以為他注射了破傷風抗毒素血清進行緊急預防或治療,免疫圖示如圖2.

(1)若對A施加一強刺激,則細胞膜電位變化直接原因是
 
;圖1反射弧中興奮只能由A→D,這是由于圖中
 
(填字母)處只能單向傳遞興奮導致.
(2)在免疫學上,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屬于
 
.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是
 
(填序號).
(3)盜墓過程難度較大,耗時較長,盜墓者出現(xiàn)饑餓癥狀,此時
 
分泌增加,使血糖恢復正常.同時大量流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使位于
 
的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從而使相關激素分泌增加,其靶器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了研究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將1克切碎的新鮮的肝臟置于不同pH值的過氧化氫溶液中,然后記錄釋出2cm3氧氣所需的時間:
過氧化氫溶液的pH值 收集2cm3氧氣所需的時間(秒)
6 100
7 80
8 55
9 45
10 50
11 70
(1)計算在不同pH下相對反應速率填寫在下表:
過氧化氫溶液的pH值 收集2cm3氧氣的相對反應速率(秒-1
6
 
7
 
8
 
9
 
10
 
11
 
(2)繪一曲線圖來表示pH值對酶反應速率的影響.
 

(3)試判斷肝內(nèi)的酶的最適pH值為
 

(4)如何改進實驗,才能更準確地推斷這種酶的最適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小麥的三個品系的部分染色體及基因組成:I、Ⅱ表示染色體,D為矮桿基因,T為抗白粉病基因,R為抗矮黃病基因,均為顯性,d為高桿基因.乙品系是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麥與近緣種偃麥草(二倍體)雜交后,經(jīng)多代選育而來(圖中黑色部分是來自偃麥草的染色體片段).
(1)普通小麥為六倍體,染色體數(shù)是42條,丙品系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56條,若每個染色體組包含的染色體數(shù)相同,則丙品系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
 
條染色體.
(2)培育乙品系過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有
 

(3)從基因結構看,T和d的差異體現(xiàn)在
 
,T和d表達時涉及的RNA主要有
 
(填種類)
(4)甲和丙雜交得到F1,若F1減數(shù)分裂中I與I因差異較大不能正常配對,將隨機移向細胞的任何一極,F(xiàn)1產(chǎn)生的配子中DdR占
 
(用分數(shù)表示).
(5)甲和乙雜交,得到的F1中矮桿抗白粉病植株再與丙雜交,后代基因型有
 
種(只考慮圖中的有關基因).
(6)若把甲和乙雜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請用遺傳圖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經(jīng)單倍體育種得到矮桿抗白粉病純合子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哺乳動物的卵子發(fā)生是在雌性動物的卵巢內(nèi)完成的.卵原細胞演變?yōu)槌跫壜涯讣毎⒁来谓?jīng)過兩次分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是在
 
前后完成的,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是在
 
過程中完成的.當觀察到卵細胞膜與透明帶之間有
 
時,說明卵子已受精.
 
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2)哺乳動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內(nèi)的儲備,是在
 
完成的,這是精子和卵子在發(fā)生上的重要區(qū)別.剛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與卵子結合,必須在雌性動物的生殖道內(nèi)發(fā)生相應生理變化后,才具備受精能力,這一生理現(xiàn)象叫做
 

(3)體外受精是對體內(nèi)受精的模擬操作,首先對實驗動物用
 
處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待精子獲能后,可以在
 
或者專用受精溶液小滴中完成受精.
(4)精卵體外受精后,應將受精卵移入發(fā)育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它的成分比較復雜,除了一些無機鹽和有機鹽類外,還需添加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
 
等物質(zhì).
(5)對于“試管動物”的正確理解是
 

A屬于無性生殖       B屬于有性生殖      C體外受精    D體內(nèi)受精
E體外發(fā)育       F體內(nèi)發(fā)育      G運用基因工程技術    H運用細胞工程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一個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初級精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基因突變,其中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突變?yōu)閍,該細胞以后的減數(shù)分裂正常進行,則其可產(chǎn)生多少種配子( 。
A、1種B、2種C、3種D、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4年春季,東南亞及其他國家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禽流感,與前兩年歐洲地區(qū)的瘋牛病和口蹄疫一樣,引起世界性的肉類食品進出口貿(mào)易恐慌.下列關于禽流感的免疫學的看法,錯誤的是(  )
A、抗體只能作用于細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細胞內(nèi)的抗原
B、體液免疫對病原體通過血液循環(huán)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人體可通過效應B細胞和效應T細胞產(chǎn)生抗體抵抗病原體
D、效應T細胞能激活靶細胞中的溶酶體和釋放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