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小麥的穗發(fā)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fā)芽率明顯低于當?shù)匕琢P←。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穗發(fā)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穗發(fā)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

分 組

步 驟

紅粒管

白粒管

對照管

加樣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緩沖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C 保溫適當時間,終止酶促反應,冷卻至常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顯色結果

+++

+

+++++

注:“+”數(shù)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步驟①中加入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②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_____________;據(jù)此推測: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________。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_________。

(2)小麥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方案:

I.紅粒管、白粒管各加入相應提取液0.5mL,使α-淀粉酶失活;

II.紅粒管、白粒管各加入相應提取液0.5mL ,X處理。

如上法實驗操作并顯色測定

X處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I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II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___________ 白粒管(填“深于”或“淺于”),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種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答案】0.5mL蒸餾水 控制pH 紅粒小麥 縮短 β-淀粉酶失活 深于

【解析】

本題考查酶,考查對酶作用的理解和實驗設計。根據(jù)實驗目的可確定實驗的自變量和無關變量,找準自變量是設計實驗的關鍵,無關變量在各組實驗中應保持相同且適宜。

(1)該實驗中反應溶液的量是無關變量,各試管中溶液的量應相同,對照管中加入的C0.5mL蒸餾水,所以加入碘液后藍色較深,步驟②中加緩沖液可以維持反應溶液一定的pH,維持酶的活性。顯色結果表明,紅粒管中藍色較深,淀粉剩余較多,說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紅粒小麥發(fā)芽率較低,據(jù)此推測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低。若步驟③中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可縮短保溫時間,以減少淀粉的分解,保持顯色結果不變。

(2)探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應進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對照實驗,X處理應是使β-淀粉酶失活。Iα-淀粉酶失活,若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說明β-淀粉酶活性與兩種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無關,IIβ-淀粉酶失活,若II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深于白粒管,則說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兩種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條多肽鏈中有氨基酸1 000個,則作為合成該多肽鏈模板的信使RNA和用來轉錄該信使RNA的基因分別至少有堿基

A. 3 000個和3 000B. 1 000個和3 000

C. 1 000個和4 000D. 3 000個和6 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蒿素是一種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不易揮發(fā),60℃以上易分解,主要從黃花蒿中提取。近年來發(fā)現(xiàn)青蒿素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某科研小組按如下步驟進行了相關實驗:

①從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②將等量癌細胞分別接種到4組培養(yǎng)瓶中,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24h后除去上清液;

③向4組培養(yǎng)瓶中分別加入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養(yǎng)液,適宜條件下繼續(xù)培養(yǎng);

④72h后統(tǒng)計并計算各組的細胞增殖抑制率。

回答下列問題:

(1)提取青蒿素時不宜使用水蒸氣蒸餾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根據(jù)青蒿素易溶于有機溶劑的特點,可采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萃取前要將黃花蒿莖葉進行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

(2)現(xiàn)有四氯化碳(沸點76.5℃)和乙醚(沸點34.5℃)兩種溶劑,應選用_______作為萃取劑,不選用另外一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萃取青蒿素的過程應采用水浴加熱;加熱時常在加熱瓶口安裝回流冷凝裝罝,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萃取液在濃縮之前需進行__________,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科研小組進行上述②④步驟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步驟③中需要設罝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雄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某種鳥羽毛的顏色由常染色體基因(A、a)和伴Z染色體基因(ZB、Zb)共同決定,其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對應關系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基因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與否

(aaZZ或aaZW)

A存在,B不存在

(AZbZb或AZbW)

A和B同時存在

(AZBZ或AZBW)

羽毛顏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1)黑鳥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種,灰鳥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種。

(2)基因型純合的灰雄鳥與雜合的黑雌鳥交配,子代中雄鳥的羽色為_________

(3)兩只黑鳥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則母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

(4)一只黑雄鳥與一只灰雌鳥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則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理論上子代的羽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 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 B. 甲狀腺素與腎上腺素

C. 腎上腺素與胰高血糖素 D. 生長激素與甲狀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且嚴重的心律失常。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機制是核孔蛋白復合物異常引起的跨膜運輸障礙,據(jù)此判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房顫的成因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異常有關

B. 人體成熟的紅細胞的核孔數(shù)目明顯多于神經細胞

C. 跨核膜運輸障礙可能是編碼核孔復合物的基因發(fā)生突變所致

D. mRNA由細胞核進入細胞質能體現(xiàn)核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yè)上常用的育種方法如下:

a.甲品種×乙品種→F1→F1自交→F2人工選擇(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選擇自交……→性狀穩(wěn)定的優(yōu)良品種

b.甲品種×乙品種→F1→F1花粉離體培養(yǎng)得到許多單倍體小苗秋水仙素處理若干植株→F2人工選擇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處理人工選擇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d.種子搭載人造衛(wèi)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種植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1a方法屬于常規(guī)的___________育種。選中的個體還需要經過若干代的自交、鑒別,直到不發(fā)生分離為止,這是因為新品種一定要是___________。

2b方法與a方法相比,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c途徑獲得的新品種屬于_______倍體,育種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時期____________________。

4d方法中搭載的種子應當是_________(“干燥的、萌發(fā)的休眠的”);此種育種的遺傳學原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融合Bt殺蟲基因,并將其導入棉花,創(chuàng)造出Bt轉基因抗蟲棉。請回答該技術中的有關問題:

(l)基因工程是在____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常用的DNA連接酶有____。

(2)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以便根據(jù)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中需要的特殊酶為____

(3)Bt毒蛋白基因必須插入棉花細胞的____,檢測Bt毒蛋白基因是否導入棉花細胞的方法是________。

(4)要檢測抗蟲棉是否成功,除了進行分子檢測外,還需進行____水平的鑒定,如做____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遺傳基本概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如棉花的細絨與長絨

B. 性狀分離是指雜種后代中出現(xiàn)不同基因型個體的現(xiàn)象

C.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D. 表現(xiàn)型是指生物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表現(xiàn)型相同,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