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KHCO3對水稻四葉齡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稱取3g四葉齡水稻葉片,均分為兩份,分別做如下實驗.(實驗中使用的氧電極可測量溶液中O2變化的速率)
實驗一:采用差速離心法將一份葉片制備葉綠體,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KHCO3溶液中,在適宜光照、20℃恒溫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O2釋放速率.
實驗二:將另一份葉片切成約1.0mm×1.0mm小塊,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KHCO3溶液中,在適宜光照、20℃恒溫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O2釋放速率.
實驗結果如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實驗的濃度范圍內(nèi),隨著KHCO3溶液濃度的升高,葉綠體、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均
 
,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增加導致的.
(2)在相同KHCO3溶液濃度下,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
 
(填大于/小于/等于)葉綠體的O2釋放速率.原因可能是葉切片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一部分被
 

(3)為探究第(2)題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確,設計以下實驗方案,請補充.
稱取
 
g四葉齡水稻葉片,切成約1.0mm×1.0mm小塊,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0、0.01、0.05、0.1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
 
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
 
考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無機鹽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本題分析實驗操作和實驗結果曲線為解題關鍵.實驗一中制備的是葉綠體,該實驗裝置中只進行光合作用;而實驗二中是將葉片切成小塊,該實驗裝置既進行光合作用有進行呼吸作用.從曲線圖可以看出,隨著KHCO3溶液濃度的升高,葉綠體、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均上升,這是由于KHCO3溶液可以提供CO2的結果,但是實驗一結果的曲線始終處于實驗二曲線之上,即在相同KHCO3溶液濃度下,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小于葉綠體的O2釋放速率,這可能是葉切片要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原因.
解答: 解:(1)圖中可以看出,隨著KHCO3溶液濃度的升高,葉綠體、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均上升,這是由于KHCO3溶液可以提供CO2,KHCO3溶液濃度越高,提供的CO2越多,光合作用強度就越大.
(2)圖中可以看出,實驗一結果的曲線始終處于實驗二曲線之上,即在相同KHCO3溶液濃度下,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小于葉綠體的O2釋放速率,這可能是葉切片要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原因.
(3)要探究第(2)題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確,只需設置實驗二的對照實驗即可,即其他操作均相同,但是將葉切片放在黑暗、20℃恒溫條件下,來測定其氧氣消耗速率即可.
故答案為:((10分),前4空每空(1分),后3空每空2分)
(1)上升     CO2濃度                  (2)小于   呼吸作用消耗
(3)1.5            黑暗、20℃恒溫         O2消耗速率(或呼吸速率)
點評:本題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遺傳的變異在進化上是有意義的
B、人工誘變育種可定向提高基因突變頻率
C、自然選擇是選擇種群的有利基因,不決定新基因的產(chǎn)生
D、用二倍體植物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能得到葉片和果實較小的單倍體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對秸稈等進一步利用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很高,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2)退耕還湖是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圍湖造田和退耕還湖都體現(xiàn)了人類活動能影響群落演替的
 

(3)若要調(diào)查稻田中某鳥類的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調(diào)查過程中,若對被調(diào)查個體的處理會導致其生存能力下降,則調(diào)查結果
 
(低于、高于最接近)真實值.
(4)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蛇的食物7%來自蛙,13%來自鳥,80%來自鼠,那么蛇每增加0.5kg體重,理論上至少消耗植物
 
kg.若制止人們捕殺蛇,發(fā)現(xiàn)可有效提高水稻產(chǎn)量,試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其原理是該舉措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白化。ˋ-a)和色盲(B-b)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Y病是
 
。
(2)寫出下列個體可能的基因型:Ⅰ2
 
,Ⅲ11
 

(3)若Ⅲ7與Ⅲ10結婚,生育一個膚色正常孩子的概率為
 
,生育一個患白化病但色覺正常孩子的概率為
 
,假設某地區(qū)人群中每10 000人當中有一個白化病患者,若Ⅲ7與該地一個表現(xiàn)正常的女子結婚,則他們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約為
 

(4)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人類遺傳病有數(shù)千種,遺傳病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是測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nèi)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nèi)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jù)毛細玻璃刻度管內(nèi)紅色液滴移動距離經(jīng)計算獲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的氣體體積變化如圖2所示.

(1)由圖1可知,實驗過程中試管內(nèi)含量發(fā)生變化的氣體是
 
.當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1小時光合作用產(chǎn)生該氣體的量為
 
毫升.
(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在光照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照組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
 

(3)理想條件下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回答相關問題:
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 1.0 1.75 2.5 3.25 3.75 3.5 3.5
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mg/h 0.5 0.75 1.0 1.5 2.25 3.0 3.5
①光照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隨溫度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②若實驗過程中晝夜一直不停光照,則溫度為
 
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
③若每天提供12小時光照,其余時間黑暗處理,則24小時內(nèi)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時的溫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甲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表示生物體內(nèi)某些有機物的組成關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為小分子化合物,F(xiàn)、G、H、I、J均為高分子化合物.請據(jù)圖回答:

(1)高倍鏡下觀察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植物細胞,能看到的最明顯結構是;圖甲中高等動物細胞內(nèi)不含有的細胞器有(寫數(shù)字);光照充足時,植物細胞內(nèi)[⑩]產(chǎn)生的氣體的去向是;下列對②、⑦兩種細胞器共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①都有雙層膜和基質(zhì)   ②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③都與分泌蛋白的加工有關
④都含有DNA    ⑤代謝過程中都有[H]產(chǎn)生   ⑥都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
(2)圖乙中控制生物性狀的物質(zhì)是F,E1與E2的區(qū)別是
 

(3)美國某研究小組最新發(fā)現(xiàn)當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合成了反義RNA,該反義RNA可以與抑癌基因轉(zhuǎn)錄形成的
 
 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使細胞發(fā)生癌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結核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體,下列有關結核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核桿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
B、結核桿菌細胞內(nèi)核酸分子的堿基組成是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
C、患者體內(nèi)接觸靶細胞并導致其裂解的免疫細胞是漿細胞
D、結核桿菌抗藥性個體的數(shù)量增加主要是抗生素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甲圖表示在~定條件下某綠色植物細胞內(nèi)部分物質(zhì)轉(zhuǎn)化過程,乙圖表示在適宜溫度條件下該植物凈光合速率與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物質(zhì)X和Y的合成場所分別在葉綠體基質(zhì)和線粒體基質(zhì)
B、圖甲中①②③④四個過程不能在同一個細胞中進行
C、圖乙中光照強度為B時,細胞內(nèi)X物質(zhì)的產(chǎn)生速率比Y物質(zhì)產(chǎn)生速率要快
D、圖乙中光照強度小于A時,兩曲線重合的原因主要是受二氧化碳濃度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  (Ⅱ)和非同源區(qū)(Ⅰ、Ⅲ)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人群中患病者全為男性
D、位于Ⅱ區(qū)的基因在遺傳時,一對夫婦的后代男女性狀的表現(xiàn)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