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下圖圖1為湖泊中某藻類種群增長倍數λ(該種群現在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圖2為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模式圖[單位:J/(m2•d)].  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該生態(tài)系統中綠頭鴨的種群密度,應該采用標志重捕法,為了保證調查結果有效性    和真實性,這種調查方法需滿足的前提條件包括ABCD.
A.兩次捕獲的間隔時間足夠長     B.排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干擾
C.排除遷入和遷出的干擾      D.標志方法及標志物對動物無傷害
(2)圖l中種群在7、8月之間呈J增長.其中個體在空間上的分層現象,不能(填能或不能)體現群落的空間結構.
(3)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該生態(tài)系統中第二、三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11.8%(保留一位小數).在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不變的情況下,若草食動物的部分能量直接流入到終極消費者中,則該生態(tài)系統對終極消費者的容納量將增加,原因是終極消費者的營養(yǎng)級降低,其獲得的能量增多(或者食物鏈縮短,能量流動過程中損失減少,終極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增多)
(4)盡管一些生活污水流進了湖泊,但湖水依然清澈如初,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
(5)除了能量流動,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能夠獨立完成的功能還有信息傳遞.

分析 1、據圖1分析:0~2年,λ值等于1,種群數量不變,其年齡組成是穩(wěn)定型.2~4年,λ值小于1,種群數量減少,其年齡組成是衰退型.4~7年,λ值小于1時,種群數量減少,λ值大于1時,種群數量增加,種群數量先減少后增加.7~8年,λ值等于2,種群數量增加,呈“J”型增長.
2、由圖2可得,終極消費者同化的能量16+4=20,肉食動物=20+290+90=400,草食動物=2280+720+400=3400.

解答 解:(1)綠頭鴨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應該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為了保證調查結果有效性和真實性,這種調查方法需滿足的前提條件包括兩次捕獲的間隔時間足夠長、排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干擾、排除遷入和遷出的干擾、標志方法及標志物對動物無傷害,故選:ABCD.
(2)圖l中種群在7、8月之間λ值等于2,種群數量增加,呈“J”型增長;其中個體在空間上的分層現象,屬于種群的分布,不能體現群落的空間結構.
(3)該生態(tài)系統中第二、三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20+290+90)÷(2280+720+400)×100%=11.8%.在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不變的情況下,若草食動物的部分能量直接流入到終極消費者中,則該生態(tài)系統對終極消費者的容納量將增加,原因是終極消費者的營養(yǎng)級降低,其獲得的能量增多(或者食物鏈縮短,能量流動過程中損失減少,終極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增多).
(4)盡管一些生活污水流進了湖泊,但湖水依然清澈如初,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即抵抗干擾,保持原狀的能力.
(5)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其中物質循環(huán)是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則湖泊生態(tài)系統能夠獨立完成的功能除了物質循環(huán),還有信息傳遞.
故答案為:
(1)標志重捕法      ABCD 
(2)J         不能
(3)11.8%    增加      終極消費者的營養(yǎng)級降低,其獲得的能量增多(或者食物鏈縮短,能量流動過程中損失減少,終極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增多)
(4)抵抗力
(5)信息傳遞

點評 本題考查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種群數量變化,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能量流動和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非洲草原斑馬的種群個體數量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K1和K2不同可能是由于季節(jié)造成的草生長狀態(tài)不同

B.a點和c點種群數量和年齡組成都相同

C.天敵的大量捕食會導致斑馬種群個體數量下降,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

D.斑馬在草原上分布的空間特征為集群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為研究不同光照強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實驗室將水稻幼苗固定于無底反應瓶中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一所示.

實驗步驟:
①調節(jié)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燈泡作為光源.先將燈泡置于距裝置20厘米處,15分鐘后觀察并記錄指針偏轉方向和格數.
③加大燈泡與裝置間距離,過15分鐘再觀察記錄;
④連續(xù)重復步驟③.
實驗結果繪制如圖二,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通過改變燈泡與裝置間的距離進行調控.
(2)請據實驗結果分析回答:
①B點與A點比較,光合強度較大的是A點,指針偏轉的方向右.
②C點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等于 呼吸作用(填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③CD段形成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與C點相比較,D點指針向左偏轉.
(3)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需要外界的能量供應,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物質和能量轉變的兩個重要生理過程.從能量輸入水稻葉肉細胞到能被生命活動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轉移的具體途徑是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用文字和箭頭表示).
(4)實驗裝置一如此設計,依據的原理是該裝置中水稻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針發(fā)生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有關生態(tài)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信息傳遞把生態(tài)系統各組分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B.生態(tài)系統的反饋調節(jié)必須依賴于生態(tài)系統的信息傳遞
C.在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與細胞、個體與個體、種群與種群之間傳遞
D.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可通過信息傳遞實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機場飛行跑道及場內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種動物棲息.圖1是某機場生態(tài)系統食物網的主要部分,圖2是某食物鏈的能量流動圖解(單位:105kJ•m-2•a-1).

(1)此食物網中,共有11條食物鏈.蛇分別處于第三、四營養(yǎng)級.小型猛禽與蛇的種間關系是競爭、捕食.若用樣方法調查蝸牛的種群密度,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
(2)為保證航空安全,采用特定的方法驅趕走全部小型猛禽后,蛇的數量變化將是先增加后下降最后相對穩(wěn)定(或增加).
(3)草地中不同種的昆蟲由于存在生殖隔離,而不能實現基因的自由交流.
(4)草固定的太陽能是100×105kJ•m-2•a-1,能量從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12%.
(5)飛機大量燃燒“航空汽油”,會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環(huán)平衡而加劇溫室效應.
(6)機場遷走后,廢棄地很快變成一片灌木林,該過程屬于次生演替,在此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研究者發(fā)現,人體鼻腔中的嗅覺細胞(又稱嗅覺神經元)產生了特化結構--纖毛,這些纖毛表面存在蛋白A,該蛋白能和具有揮發(fā)性的有機物結合.
(1)產生嗅覺的反射弧中嗅覺細胞屬于感受器.嗅覺神經元特化產生的纖毛是一種細胞突起,該種突起屬于嗅覺神經元的樹突.為嗅覺神經元產生興奮供能的細胞結構主要是線粒體.
(2)研究者只針對嗅覺細胞進行研究,很快就找到了控制蛋白A的所有基因.這樣做明顯縮小了研究范圍,因為嗅覺細胞已經發(fā)生(細胞)分化,控制蛋白A的基因會在這些細胞中選擇性表達,從而產生不同種類的嗅覺細胞.
(3)研究者發(fā)現人類能夠辨別的氣味約1萬種,蛋白A卻僅有1000種,控制蛋白A的基因在每個嗅覺細胞只表達一種.由此推測,蛋白A作為細胞膜上的受體可與揮發(fā)性有機物結合,它們需要相互組合才能共同識別某一種氣味,產生興奮,傳到高級神經中樞,從而使人類對多種多樣的氣味形成不同的嗅覺.
(4)嗅上皮是由嗅覺細胞組成的,狗的嗅上皮總面積約為人體嗅上皮總面積的34倍,由此可知,狗比人類嗅覺靈敏度高的原因可能是狗的嗅上皮面積大于人類嗅覺細胞(或:蛋白A、受體)數量和種類多,識別不同氣味的受體組合方式多.(答一個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為探究不同條件對天竺葵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取8株各有20片葉片、大小長勢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別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條件下分別測定各密閉容器中12小時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實驗結果統計如表,請分析:
實驗編號12345678
溫度(℃)1010202030304040
光照強度(lX)10000100001000010000
12小時后CO2變化量(g)-0.5+0.1-1.5+0.4-3.0+1.0-3.1+0.8
(注:“+”表示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減少)
(1)用編號為2、4、6、8的裝置可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驗組合,該實驗組合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天竺葵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天竺葵在30℃溫度條件下細胞呼吸較強,欲探究其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實驗改進思路是在20℃--40℃之間縮小溫度梯度做平行試驗.
(2)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強的是第5組實驗.如繼續(xù)定時測定編號為1、3、5、7等裝置中二氧化碳含量,會出現到達一定數值后不再變化的現象,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
(3)該研究小組利用上述實驗的方法對大棚內天竺葵一晝夜CO2含量變化和單株光合強度與種植密度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到甲、乙兩坐標圖,據圖分析:

①種植天竺葵的密閉大棚內一晝夜空氣中的CO2含量變化如圖甲所示.B點產生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B、C、F、E四點中,天竺葵內有機物比A點增多的點是F、E.
②由圖乙可推知,與P點相比,Q點限制單株光合強度的外界因素有CO2濃度、光照強度,由此給我們的啟示是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表示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簡要分析回答問題:
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stackrel{取下、并放下}{→}$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stackrel{A}{→}$B$\stackrel{C}{→}$植物體
(1)寫出以下過程或結構的名稱:A脫分化;B愈傷組織;C再分化.
(2)A過程是否需要光照?否;C過程是否需要光照?是.
(3)過程A進行的細胞分裂方式是有絲分裂,過程C除了細胞分裂外,還進行細胞分化等過程.
(4)在培養(yǎng)過程中,除必要的溫度、光照和氧氣等外界條件外,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操作過程必須保證無菌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A.紅細胞B.心肌細胞C.變形蟲D.卵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