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A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所用的時間,圖B表示連續(xù)分裂的細胞相鄰的兩個細胞周期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一個細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過程
②在高等植物細胞內,兩組中心體之間發(fā)射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發(fā)生在甲→乙過程
③c、d兩段都要消耗ATP
④b段的主要變化是DNA的散亂分布于紡錘體中央及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 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與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的場所和過程都相同
B. 有氧呼吸在第三個階段形成水
C. 藍藻細胞有氧呼吸的過程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行
D. 骨骼肌細胞和甜菜塊根細胞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都是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光學顯微鏡高倍鏡使用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換高倍鏡前,無需上升鏡筒
B. 換高倍鏡后,只用細準焦螺旋調焦
C. 換高倍鏡后,物鏡鏡頭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增加
D. 換高倍鏡后,視野會變暗,需增加進光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早餐質量對學生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某研究小組選取40名健康學生志愿者,按平時早餐習慣分成不進早餐組、高糖組、高脂高蛋白組和均衡營養(yǎng)組,按組別給予相應早餐,并分別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時取靜脈血檢測血糖濃度和胰島素含量,實驗期間不食用其他食物,實驗結果見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不進早餐組2小時后表現(xiàn)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tài),主要原因是 。
(2)在4組實驗中,早餐后 組血糖濃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
(3)高脂高蛋白組胰島素水平較高,說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
(4)若餐后1小時取血的同時收集尿液進行尿糖含量檢測,不進早餐組(A)、高糖早餐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組(C)的檢測結果最可能的是 (填序號)。
①A<B<C ② A<C<B ③ A<B=C ④ A=B=C
(5)若對進餐組同時檢測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變化曲線的峰值出現(xiàn)在胰島素峰值之后,這是因為 。
(6)胰島素分泌的調節(jié)方式既有體液調節(jié)又有神經(jīng)調節(jié),這與胰島B細胞的多種受體有關。下列物質中可被胰島B細胞受體識別的有 (填序號)。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狀腺激素 ④神經(jīng)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和ATP的敘述合理的是
A.細胞內的酶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B.ATP的水解產(chǎn)物ADP中仍存在高能磷酸鍵
C.酶都是由內分泌細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
D.人體中的酶只在內環(huán)境中起作用,并受溫度、pH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相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高倍鏡下,通過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可以使圖像更清晰
B.蛋白質鑒定實驗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水浴加熱可以使溶液呈藍色
C.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加入碳酸鈣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D.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適合用來觀察細胞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棉花的某部位細胞內在光照、溫度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物質的轉化和轉移路徑圖,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場所,①~④表示生理過程,A~F表示物質。據(jù)圖回答:
(1)圖中的Ⅰ、Ⅱ分別表示________ 和________。③表示 。
(2)圖中的A、B、 C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
(3)上圖表明該細胞只能進行________,不能進行________,由此推斷該細胞可能是棉花的________部位細胞。
(4)若圖中①③過程均產(chǎn)生1 mol物質C,則②過程消耗了________mol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 =b時H202分解產(chǎn)生的O2量(m)隨時間的變化。若改變該酶促反應過程中改變某一初始條件,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溫度降低時,e點不移動,d點右移
B.H202量增加時,e點、d點均不移動
C.pH=c時,e點為O
D.H202酶量增加一倍時,e點不移動,d點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