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45136  145144  145150  145154  145160  145162  145166  145172  145174  145180  145186  145190  145192  145196  145202  145204  145210  145214  145216  145220  145222  145226  145228  145230  145231  145232  145234  145235  145236  145238  145240  145244  145246  145250  145252  145256  145262  145264  145270  145274  145276  145280  145286  145292  145294  145300  145304  145306  145312  145316  145322  145330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我國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地區(qū)的冰川發(fā)生移動,侵蝕了當(dāng)?shù)?5萬畝草場,近70戶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冰川移動在全球有多處發(fā)生。冰川移動后暴露出的裸地,最終可演替成包含地衣、苔蘚、一些草本和小灌木以及少數(shù)種類動物的凍原群落。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從演替類型上看,冰川移動后所形成的裸地上進行的演替屬于 。演替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后,群落內(nèi)物種組成________________仍會變化不再變化。

2分析灌木、草本以及地衣苔蘚的分層現(xiàn)象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問題,這種分層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顯著提高了植物對 的利用能力。

3群落中生活的某種基于種子繁殖的小灌木,其種子不能遠離母株,因此形成的分布型屬于種群空間特征中的________均勻分布”“隨機分布集群分布。

4在研究凍原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時可采用的統(tǒng)計方法有 。對采集的土壤作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土壤中積累的有機物多于熱帶雨林,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噬菌體DNA復(fù)制時,細菌除了提供原料外,還提供_____________

(2)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是在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上進行的。

(3)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時,離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不充分,少量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____________沒有分離。

(4)后來赫爾希和蔡斯在子代噬菌體中檢測到被32P標記的DNA,表明DNA具有連續(xù)性,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在子代噬菌體中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兩條鏈都被32P標記的DNA。

(5)該實驗在設(shè)計思路上的關(guān)鍵點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索遺傳物質(zhì)本質(zhì)的過程中,科學(xué)發(fā)現(xiàn)與使用研究方法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下列發(fā)現(xiàn)與方法配對正確的是

①1866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規(guī)律

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A. ①假說一演繹法 ②假說一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法

B. ①假說一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假說一演繹法

C. ①假說一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類比推理法

D. ①類比推理法 ②假說一演繹法 ③假說一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群落中流動。隨營養(yǎng)級升高,獲得的總能量越少。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 營養(yǎng)級越高的生物個體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越少

B. 各營養(yǎng)級中的能量一定有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

C. 各營養(yǎng)級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D. 生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一部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狗的毛色受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種基因控制。第一種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為顯性(B),棕色為隱性(b)。第二種基因控制顏色的表達,顏色表達是顯性(E),顏色不表達為隱性(e)。無論遺傳的毛色是哪一種(黑色或棕色),顏色不表達狗的毛色為黃色。一位育種學(xué)家連續(xù)讓一只棕色的狗與一只黃色的狗交配,所生小狗全為黑色,用子代雌雄黑狗互交,結(jié)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黃色和棕色三種體色。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遺傳實驗中,親代棕毛狗和黃毛狗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論上說,其中黃毛狗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種,如果讓F2中黃毛狗與親代棕色狗交配,其后代出現(xiàn)棕毛狗的幾率是___________。

(3)這兩對基因的傳遞遵循___________規(guī)律,如果要利用以上家系設(shè)計測交實驗驗證該規(guī)律,可以從F2黃毛狗中選出適合基因型個體與任一異性___________狗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農(nóng)業(yè)上常用的育種方法如下:

a.甲品種×乙品種→F1→F1自交→F2人工選擇(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選擇→自交……→性狀穩(wěn)定的優(yōu)良品種

b.甲品種×乙品種→F1→F1花粉離體培養(yǎng)得到許多單倍體小苗→秋水仙素處理→若干植株→ F2人工選擇→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處理→人工選擇→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d.種子搭載人造衛(wèi)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種植→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e.獲得甲種生物的某基因→通過某種載體將該基因?qū)胍曳N生物→性狀穩(wěn)定的新品種

(1)a方法屬于常規(guī)的___________育種,一般從F2代開始選種,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2)b方法與a方法相比,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c途徑獲得的新品種屬于____倍體,它們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種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時期__________________。

(4)d方法中搭載的種子應(yīng)當(dāng)是_______________(“干燥的”、“萌動的”、“休眠的”);此種育種方法的遺傳學(xué)原理____________。

(5)e方法是__________育種,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孟德爾發(fā)現(xiàn)兩大遺傳定律相關(guān)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一對相對性狀親本雜交得到的F1自交,子代性狀分離比為3 :1

B. 一對相對性狀親本雜交得到的F1測交,子代性狀分離比為1 : 1

C. 自交,子代性狀分離比為3 : 1 : 3 : 1

D. 兩對相對性狀親本雜交得到的F1測交,子代性狀分離比為1 : 1 : 1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動物2N=18的長尾與短尾是一對相對性狀,毛的顏色有白色、褐色和黑色。下面是某同學(xué)做的兩個遺傳實驗。

實驗一:用純合褐色個體與純合的白色個體雜交得到F1,F(xiàn)1相互交配,F(xiàn)2中黑色個體:褐色個體:白色個體=9:3:4

實驗二:純合的雄性長尾黑色個體與純合的雌性短尾白色個體雜交正交,純合的雌性長尾黑色個體與純合的雄性短尾白色個體雜交反交,F(xiàn)1均為長尾黑色個體,F(xiàn)1相互交配,F(xiàn)2中長尾黑色個體81只,長尾褐色個體27只,長尾白色個體36只,短尾黑色個體27只,短尾褐色個體9只,短尾白色個體12只。

請回答:

1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推測,長尾與短尾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依據(jù)是______。要得到實驗一結(jié)果需滿足的條件有:毛的顏色受兩對基因控制,還需滿足的條件是 至少寫出兩個條件

2從實驗二分析,控制上述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判斷的理由是______。

3某同學(xué)想通過觀察精子形成過程中,四分體的形成情況來推測聯(lián)會的染色體,是來自父方的染色體之間相互配對,來自母方染色體之間相互配對,還是來自父方的染色體與來自母方的染色體之間配對。觀察結(jié)果:

若形成 個四分體,則是來自父方的染色體之間相互配對,來自母方染色體之間相互配對。

若形成 個四分體,則是來自父方與來自母方染色體之間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chǎn)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B.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協(xié)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yīng)特征

C.異地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jīng)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D.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衰老對生物體都是有害的

正常細胞癌變后在體外培養(yǎng)可無限增殖

由造血干細胞分化成紅細胞的過程是可逆的

癌細胞容易在體內(nèi)轉(zhuǎn)移,與其細胞壁上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有關(guān)

人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尾的消失是細胞凋亡的結(jié)果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變異是細胞癌變的內(nèi)因

低溫引起的細胞凍傷和死亡屬于細胞壞死

A.4種 B.3種 C.3種 D.1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