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4.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板間距離d=10cm,與一個直流電源相連,電源電壓為10V,N板接地,取大地電勢為零,兩板間有一點P,P點距M板5cm,把k閉合給電容器充電,然后再斷開,P點場強大小為100 V/m,電勢為-5V,若把N板向下移動10cm,則P點場強大小為100 V/m,電勢為-15V.

分析 根據公式E=$\frac{U}n9yitjp$,可求得P點的電場強度,再根據電勢差與電勢關系,從而求解其電勢的大小,當電容器斷開后,依據E=$\frac{U}2eswn7i$=$\frac{Q}{Cd}$=$\frac{4πkQ}{?s}$公式,可知,電場強度不變,從而求解電勢.

解答 解:根據公式E=$\frac{U}tc22u2c$,結合U=10V,d=10cm,求得,平行金屬板間的電場強度大小E=$\frac{10}{0.1}$ V/m=100 V/m,
因P點距N板5cm,且N板電勢為零,則φP=-UPN=-EdPN=-100×0.05=-5V.
若把N板向下移動10cm,因電容器斷開,
根據公式E=$\frac{U}nudq1u7$=$\frac{Q}{Cd}$=$\frac{4πkQ}{?s}$,可知,電場強度與間距無關;
則P點場強大小為E′=$\frac{10}{0.1}$ V/m=100 V/m;
因P點距N板15cm,且N板電勢為零,則φP=-UPN=-EdPN=-100×0.15=-15V.
故答案為:100 V/m,-5V,100 V/m,-15V.

點評 考查勻強電場強度與電勢差的關系,掌握求解電勢的方法,注意電勢與零電勢選取有關,而電勢差與零電勢無關,同時掌握平衡條件的運用,注意電容器斷開后,電容器的電量不變,沒有斷開前,電容器極板電壓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如圖所示,有一由四分之一圓弧和水平面組成的光滑絕緣固定軌道,右端與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銜接.軌道末端恰處在兩極板中央,電容器極板長L=0.1m,兩極板間距離d=0.4cm.有一帶電微粒從圓弧頂端無初速度滑下,若極板間不加電場.由于重力作用微粒恰能落到下極板中點O處;若極板間加豎直方向的勻強電場,帶電微粒剛好落到下極板右邊緣B點.已知微粒質量m=2.0×10-6kg,電荷量q=1.0×10-8C,取g=10m/s2

(1)求四分之一圓弧的半徑,微粒滑到圓弧底端對軌道的壓力;
(2)極板間所加電場的電場強度多大?方向怎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在原來不帶電的金屬細桿ab附近P處放置一個正點電荷,達到靜電平衡后( 。
A.a端的電勢比b端低
B.b端的電勢與d點的電勢相等
C.桿內c處場強大小不等于零,c處場強方向由b指向a
D.感應電荷在桿內c處場強的方向由a指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有一串佛珠,穿在一根長1.8m的細線上,細線的首尾各固定一個佛珠,中間還有5個佛珠.從最下面的佛珠算起,相鄰兩個佛珠的距離為5cm、15cm、25cm、35cm、45cm、55cm,如圖所示.某人向上提起線的上端,讓線自由垂下,且第一個佛珠緊靠水平桌面.松手后開始計時,若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第2、3、4、5、6、7個佛珠( 。
A.落到桌面上的時間間隔越來越大
B.落到桌面上的時間間隔越來越小
C.依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關系為1:$\sqrt{2}$:$\sqrt{3}$:2:$\sqrt{5}$:$\sqrt{6}$
D.其中的第4個佛珠落到桌面上的速率為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①圖1為某同學做“驗證牛頓定律”的實驗裝置圖,一端帶有定滑輪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調整滑輪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在研究小車(含砝碼)質量不變,加速度和合力的關系時,他首先將長木板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一端墊起一定的角度平衡小車的摩擦力,先后五次改變砂和砂桶的總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a.該同學把砂和砂桶的總重力作為小車所受合力F的大小,畫出的a-F圖象可能是下列圖2中的C.
②若完全平衡了小車摩擦力,該實驗還存在的系統(tǒng)誤差,是由砂和砂桶的失重現(xiàn)象引起的.設砂和砂桶的總重力為F,小車真正受到的拉力為F.若定義$\frac{{|{{F_測}-{F_真}}|}}{F_真}$×100%為拉力測量的百分誤差要求百分誤差不大于5%,砂和砂桶的總質量m和小車(包括砝碼)總質量M的比值,即$\frac{m}{M}$最大不能超過$\frac{1}{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一個質點做變速直線運動,其運動情況有如下記錄,則記錄中表示瞬時速度的有( 。
A.質點在前5s內的速度是8 m/s
B.質點在第7s末的速度是12 m/s
C.質點通過某一路標時的速度是15 m/s
D.質點通過某一路段的速度為1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所示,質量為m1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懸掛,三段輕繩的結點為O,輕繩OB水平且B端與站在水平面上的質量為m2的人相連,輕繩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物體甲及人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1)輕繩OA、OB受到的拉力分別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質量m2=60kg,人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動,則物體甲的質量m1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對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足夠重就可以
B.只要體積足夠小就可以
C.既要足夠重,又要體積非常小
D.應該密度大些,還應便于夾緊紙帶,使紙帶隨同重物運動時不致被扭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一條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比乙運動得快,且早出發(fā),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時,乙追上了甲
C.t=10s時,甲與乙間的間距最大
D.在t=20s之前,甲比乙運動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運動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