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某組同學借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實驗的思想、原理及操作,測量某一電阻,所用器材入下:
待測電阻Rx(約300Ω);
電流表A(量程0~10mA,內阻約50Ω);
電壓表V(量程0~3V,內阻約5kΩ);
電池組E(電動勢3V,內阻不計);
滑動變阻器R(阻值0~15Ω,允許最大電流1A);
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根據上述器材的規(guī)格,為使實驗盡量精確:
①電流表A應采用外接(選填“內”或“外”);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則圖1中補畫處實驗電路中還需要連接的導線.
②為進一步測量電流表A的內阻rA,他們將Rx換為標準定值電阻R0(100Ω),將電壓表V換為電流表A1(量程0~20mA,內阻約25Ω),增加保護電阻Rb(150Ω),其余器材不變.請你在圖2中的虛線框內補畫完電路原理圖.

分析 ①明確“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當滿足待測電阻遠小于電壓表內阻或滿足$\frac{{R}_{V}}{{R}_{x}}$>$\frac{{R}_{x}}{{R}_{A}}$時,電流表應用外接法;當滿足電流表內阻遠小于待測電阻或滿足$\frac{{R}_{V}}{{R}_{x}}$<$\frac{{R}_{x}}{{R}_{A}}$時,電流表應用內接法;并根據電路圖完成實物圖連接;
②根據歐姆定律,結合兩電流表差值,及定值電阻,從而求得電流表內阻,再根據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與所測電流表阻值相比較,從而確定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式,還是分壓式.

解答 解:①由題意可知要,由于$\frac{{R}_{V}}{{R}_{x}}$=$\frac{5000}{300}$>$\frac{{R}_{x}}{{R}_{A}}$=$\frac{300}{50}$,則待測金屬絲的電阻偏小,所以電流表應采用外接法;因所測電阻約為300Ω,大于滑動變阻器15Ω,所以選用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如圖所示:

圖1
②將量程0~3V,內阻約5kΩ的電壓表V換為電流表A1(量程0~20mA,內阻約25Ω),
即可根據兩個電流表值之差,及定值電阻,即可求得電流表A兩端的電壓,再依據歐姆定律,結合電流表A的讀數,即可求得電流表A的內阻rA,
由于電流表A的內阻rA,大于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因此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如圖所示:

圖2
故答案為:①外,如圖1所示;②如圖2所示.

點評 對“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應熟記:電流表內外接法的選擇方法:當滿足$\frac{{R}_{V}}{{R}_{x}}$>$\frac{{R}_{x}}{{R}_{A}}$時,電流表應用外接法;當滿足$\frac{{R}_{V}}{{R}_{x}}$<$\frac{{R}_{x}}{{R}_{A}}$時,電流表應用內接法;并掌握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與限流式的區(qū)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n1=200匝的線圈a和n2=100匝的線圈b,繞在同一鐵芯上構成一理想變壓器,線圈a兩端接在u=40$\sqrt{2}$sin314tV的交流電源上,線圈b能夠使“12V,6W”的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電阻R=16Ω,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交變電流的頻率為100Hz
B.穿過鐵心的磁通量變化率的最大值為$\frac{\sqrt{2}}{5}$Wb/s
C.電壓表的示數為22V
D.電流表的示數為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內壁粗糙、半徑R=0.4m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AB在最低點B與足夠長光滑水平軌道BC相切.質量m2=0.2kg的小球b左端連接一輕質彈簧,靜止在光滑水平軌道上,另一質量m1=0.2kg的小球a自圓弧軌道頂端由靜止釋放,運動到圓弧軌道最低點B時對軌道的壓力為小球a重力的2倍.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a由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摩擦力做功Wf;
(2)小球a通過彈簧與小球b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Ep;
(3)小球a通過彈簧與小球b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中,彈簧對小球b的沖量I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水管內徑為D,水從管口處以不變的速度v0水平射出,水流垂直射到傾角為θ的斜面上.水流穩(wěn)定后,可以求出( 。
A.水管口距離地面的高度B.水流落點距離地面的高度
C.水管口到斜面底端的水平距離D.空氣中水柱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說明了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結構
B.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說是對經典思想與觀念的一次突破
C.湯姆遜發(fā)現電子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本身也具有結構
D.貝克勒爾對天然放射現象的發(fā)現開啟了人類研究原子核結構的序幕
E.玻爾原子理論成功的解釋了氫原子、氦原子光譜實驗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長木板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某時刻(t=0)速度為v0,此時將一個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塊輕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塊與木板的質量相等,物塊與木板之間、木板與地面之間均有摩擦,物塊與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物塊始終在木板上.從t=0時刻起,木板運動的v-t圖象可能是選項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發(fā)現了質子和中子
B.大量處于n=4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可產生6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tài)和外部條件有關
D.α、β和γ三種射線,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在負點電荷Q的電場中有M、N、P、F四點,M、N、P為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F為MN的中點,∠N=60°.M、N、P、F四點處的電勢分別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N,φFP,點電荷Q在M、N、P三點所在平面內,則( 。
A.M點的電場方向從P指向M
B.連接PF的線段一定在同一等勢面上
C.將正試探電荷從N點搬運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
D.φP>φ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些衛(wèi)星因能量耗盡而報廢,成為太空垃圾,被稱為“垃圾衛(wèi)星”.“軌道康復者”簡稱“CX”,是“垃圾衛(wèi)星”的救星,它可在太空中給“垃圾衛(wèi)星”補充能量,延長衛(wèi)星的壽命.假設“CX“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內的圓周軌道上運行,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軌道半徑為地球同步衛(wèi)星軌道半徑的$\frac{1}{5}$,則(  )
A.“CX”的速度是地球同步衛(wèi)星速度的$\sqrt{5}$倍
B.“CX”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衛(wèi)星加速度的5倍
C.“CX”相對于地球赤道上的觀測者向西運動
D.“CX”要實現對更低軌道上“垃圾衛(wèi)星”的拯救必須直接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