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a點受力最大 | |
B. | 帶正電 | |
C. | 在c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 | |
D. | 由a點到b點的動能變化等于由b點到c點的動能變化 |
分析 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的強度大,電場線疏的地方電場的強度小,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解答 解:A:點電荷的電場強度的特點是離開場源電荷距離越大,場強越小,粒子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最大,故A正確;
B:根據(jù)軌跡彎曲方向判斷出,粒子在a→b→c的過程中,一直受靜電斥力作用,根據(jù)同性電荷相互排斥,故粒子帶正電荷,故B正確;
C:根據(jù)動能定理,粒子由b到c,電場力做正功,動能增加,故粒子在b點電勢能一定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故C錯誤;
D:a點到b點和b點到c點相比,由于點電荷的電場強度的特點是離開場源電荷距離越大,場強越小,故a到b電場力做功為多,動能變化也大,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中,點電荷的電場強度的特點是離開場源電荷距離越大,場強越小,掌握住電場線和等勢面的特點,即可解決本題.屬于基礎(chǔ)題目.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8.7×104kg | B. | 6.0×103kg | C. | 6.0×104kg | D. | 9.0×103k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e}^{2}}{2πr}$$\sqrt{\frac{k}{mr}}$ | B. | $\frac{{e}^{2}}{2π}$$\sqrt{\frac{k}{mr}}$ | C. | $\frac{e}{2πr}$$\sqrt{\frac{k}{mr}}$ | D. | $\frac{{e}^{2}}{2πr}$$\sqrt{\frac{k}{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 m/s2 | B. | 5.0 m/s2 | C. | 1.4 m/s2 | D. | 0.6 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供小車運動的平板應光滑 | |
B. |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 | |
C. | 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必需選擇紙帶上的第一打點為起始點 | |
D. | 在“探究彈簧彈力與伸長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彈簧豎直懸掛狀態(tài)下測出彈簧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A=VB=VC | B. | VA>VB=VC | C. | VA>VC>VB | D. | VA=VB<V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A增大,F(xiàn)B增大 | B. | FA增大,F(xiàn)B減小 | C. | FA減小,F(xiàn)B增大 | D. | FA減小,F(xiàn)B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首先提出場的概念并引入了場線的科學家是麥克斯韋 | |
B. |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對他導師第谷觀測的行星數(shù)據(jù)進行多年研究,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 |
C. | 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卡文迪許扭秤首先較準確的測定了靜電力常量 | |
D. |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快慢由它們的重量決定,伽利略在他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利用邏輯推斷使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陷入了困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