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另一端系著繩套B、C(用來連接彈簧測力計).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B的示數(shù)為3.6N.(保留一位小數(shù))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C.
A.理想實驗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措施中,能夠減小實驗誤差的是ABC.
A.拉橡皮筋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
B.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筋、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biāo)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小越好.

分析 在實驗中注意細線的作用是提供拉力,采用橡皮筋同樣可以做到;本實驗中采用了兩個力合力與一個力效果相同來驗證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因此采用“等效法”.

解答 解:(1)彈簧測力計的每一格代表0.2N,所以圖中B的示數(shù)為3.6N.
(2)實驗中兩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3)A、為減小實驗誤差,拉橡皮筋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故A正確;
B、為減小實驗誤差,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筋、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面平行,故B正確;
C、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biāo)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故C正確;
D、使拉力F1和F2的夾角要大些,故D錯誤;
故選:ABC
故答案為:(1)3.6
(2)C
(3)ABC

點評 正確解答實驗問題的前提是明確實驗原理,了解具體操作和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以及誤差分析,了解整個實驗過程的具體操作,以及這些具體操作的意義,同時要熟練應(yīng)用所學(xué)基本規(guī)律來解答實驗問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結(jié)合以下各選項中交代的情景及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位于點燃火藥的坦克中的炮彈的速度、加速度可能均為零
B.轎車時速為100 km/h,緊急剎車階段的加速度與速度反向
C.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的加速度可能為零
D.劉翔在110m欄比賽中的成績?yōu)?3.07s,通過全程的平均速率為v=8.4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豎直固定于地面上,彈簧上端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重物,靜止時彈簧壓縮量為d,現(xiàn)給重物施加一豎直向下的力,使彈簧的壓縮量為4d,穩(wěn)定后撤去外力.已知重物通過原平衡位置時的速度為$\sqrt{9dg}$,彈簧恢復(fù)到原長時重物的速度為$\sqrt{8dg}$,求彈簧被壓縮d時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小車板面上的物體質(zhì)量為m=8㎏,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彈簧拉住而靜止在小車上,這時彈簧的彈力為6N.現(xiàn)對小車施加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小車由靜止開始運動起來,運動中加速度由零逐漸增大到1m/s2,隨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減小
B.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不變
C.物體與小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彈簧對物體的作用力始終不變
D.小車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U形金屬框架,框架上置一金屬桿ab.在垂直紙面方向有一勻強磁場,下面情況電流方向判斷正確的是( 。
A.若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并且磁感應(yīng)強度增大時,b→a
B.若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并且磁感應(yīng)強度減小時,b→a
C.若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并且ab向右移動時,a→b
D.若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并且ab向左移動時,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2002年2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進飛地球高空大氣層時,發(fā)生意外事故,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該航天飛機進入大氣層時與地面成45°夾角,發(fā)生事故后,動力關(guān)閉,該飛機的運動狀態(tài)為( 。
A.沿原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B.做自由落體運動
C.做曲線運動
D.由于空氣阻力,飛機可能做直線運動,也可能做曲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短跑運動員在百米競賽中,測得5s末的速度為9.0m/s,10s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為11.2m/s,則運動員在全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
A.9.0m/sB.11.2m/sC.10.0m/sD.10.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的學(xué)生在研究“共點力的合成問題”時得到的實驗結(jié)果如圖所示,F(xiàn)′與A、O共線,A端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線的結(jié)點.
(1)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通過比較F和F′來驗證力的合成是否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2)在上述實驗中所說的合力與兩個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通過下列哪個方法實現(xiàn)的D
A.彈簧秤的彈簧被拉長
B.固定橡皮條的圖釘受拉力產(chǎn)生形變
C.細線套受拉力產(chǎn)生形變
D.使橡皮條在同一方向上伸長到相同長度
(3)在本實驗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驟可以減小實驗誤差BCD
A.兩個分力F1、F2間的夾角盡量大些
B.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適當(dāng)大些
C.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長一些
D.實驗中,彈簧秤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一個同學(xué)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只畫出了如圖所示的一部分曲絡(luò)線,于是他在曲線上取水平距離△s相等的三點A、B、C,量得△s=0.3m.又量出它們之間的豎直距離分別為h1=0.2m,h2=0.3m,g=10m/s2,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可求得:
①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為3m/s;
②拋出點在A點上方高度為0.1125m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