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某圓盤靜電除塵器工作時內部電場線分布的俯視圖如圖,帶負電的粉塵從圓盤的邊緣縫隙處a點被吸附后由a點運動到收集點即圓盤的中心b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電場強度大于b點電場強度
B.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
C.粉塵在a點的加速度大于b點的加速度
D.粉塵a點的電勢能高于b點的電勢能

分析 電場線的疏密反映電場的強弱.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根據(jù)電場力做功判斷電勢能的變化.

解答 解:A、由圖可知,b點處的電場線比較密,所以b點電場強度大于a點電場強度.故A錯誤;
B、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所以a點電勢低于b點電勢,故B錯誤;
C、b點電場強度大于a點電場強度,所以粉塵在a點的加速度小于b點的加速度.故C錯誤;
D、帶電粉塵被吸附時由a點運動到b點,電場力對粉塵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可知粉塵a點的電勢能高于b點的電勢能,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掌握電場線的特點即可解決問題.知道電勢能的變化不僅與電勢變化有關還與電荷性質有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潛水員看來,岸上的所以景物都出現(xiàn)在一個倒立的圓錐里
B.光纖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泊松通過實驗觀察到的泊松亮斑支持了光的波動說
D.電子表的液晶顯示用到了偏振光
E.變化的磁場一定產生變化的電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傾角為30°、長度為10m 的光滑斜面.一個質量為1.2kg的物體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求
(1)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時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是多少?
(2)整個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0.680mm,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30.7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直角邊長為2a,P為AC邊的中點,Q為CD邊上的一點,DQ=a.在△ACD區(qū)域內,既有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又
有電場強度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一帶正電的粒子自P點沿平行于AD的直線通過△ACD區(qū)域.不計粒子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粒子在復合場中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速度大小為$\frac{E}{B}$
B.若僅撤去電場,粒子仍以原速度自P點射人磁場,從Q點射出磁場,則粒子的比荷為$\frac{q}{m}$=$\frac{E}{3a{B}^{2}}$
C.若僅撤去電場,粒子仍以原速度自P點射人磁場,從Q點射出磁場,則粒子的比荷為$\frac{q}{m}$=$\frac{2E}{3a{B}^{2}}$
D.若僅撤去磁場,粒子仍以原速度自P點射人磁場,則粒子在△ACD區(qū)域中運動的時間為$\frac{3E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一個動物表演的娛樂節(jié)目中,小貓從平臺上B點水平跳出,抓住豎直固定的車輪的邊緣P點,運動到最低點C時松手,使可落到浮于水面的小橡皮船D上,如圖所示,已知車輪半徑R=$\frac{4}{3}$m,B與車輪轉軸O等高,OP與水平方向成θ=37°角,小貓抓住P點時速度方向恰好垂直于OP,小貓可看作質點,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小貓從B跳出時的速度v0及BO間水平距離x1;
(2)若小貓質量為m=1kg,h=($\frac{4}{3}$+0.45)m,小貓與車輪作用時小貓損失的機械能為5.3J,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2.3J,求x2及車輪獲得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大小相等,質量不同的兩個球1、2在光滑水平面上相撞,1球質量是2球質量的4倍,1球以2m/s的速度與靜止的2球碰撞,碰撞后1球沿原方向運動速度大小是1.5m/s,2球的速度為2m/s,你能判斷出大球和小球的碰撞是何種碰撞嗎?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只受磁場力作用,則該帶電粒子可能做( 。
A.勻速直線運動B.勻變速直線運動C.變加速曲線運動D.勻變速曲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關于運動的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直線運動
B.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可能是曲線運動
C.兩個互成角度θ(0°<θ<180°)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D.兩個互成角度θ(0°<θ<18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