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個點,且AB=BC=CD.在A點正上方O點有一物體以初速度v水平拋出,剛好落到斜面上的B點.如果使物體的水平初速度增加至2v拋出,則物體的落點( 。
A.仍為B點B.為C點C.在B、C之間D.在C、D之間

分析 過B作一條與水平面平行的一條直線,抓住下落相同的高度時間相等,得出水平位移的變化,從而確定出小球落點的位置.

解答 解:過B作一條與水平面平行的一條直線,若沒有斜面,當小球從O點以速度2v水平拋出時,小球?qū)⒙湓谖覀兯嬎骄上C點的正下方,但是現(xiàn)在有斜面的限制,小球?qū)⒙湓谛泵嫔系腂C之間,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角度新穎,很好的考查了學(xué)生靈活應(yīng)用知識解題的能力,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開闊思路,多角度思考.如本題中學(xué)生可以通過有無斜面的區(qū)別,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研究微型電動機的性能時,可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當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使電動機停止轉(zhuǎn)動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1.0A和1.0V;重新調(diào)節(jié)R,使電動機恢復(fù)正常運轉(zhuǎn)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2.0A和15.0V.則當這臺電動機正常運轉(zhuǎn)時( 。
A.電動機的內(nèi)阻為7.5ΩB.電動機的內(nèi)阻為2.0Ω
C.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30.0WD.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26.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某種介質(zhì)對空氣的折射率是$\sqrt{2}$,一束光從該介質(zhì)射向空氣,入射角是60°,則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圖中Ⅰ為空氣,Ⅱ為介質(zhì))(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輪,大輪直徑是小輪直徑的2倍,A是大輪邊緣上一點,B是小輪邊緣一點,C是大輪上一點,C到圓心O1的距離等于小輪半徑(轉(zhuǎn)動時皮帶不打滑).用vA、vB、vC分別表示A、B、C三點的線速度大小,ωA、ωB、ωC分別表示A、B、C三占的角速度,aA、aB、aC分別表示A、B、C三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則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vA:vB:vC=2:2:1   
ωA:ωB:ωC=1:2:1
B.vA:vB:vC=1:1:2       
ωA:ωB:ωC=1:2:1
C.vA:vB:vC=1:1:2        
aA:aB:aC=4:4:1
D.vA:vB:vC=2:2:1 
aA:aB:aC=2: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均勻?qū)Ь制成的單匝正方形閉合線框abcd,邊長為L,總電阻為R,質(zhì)量為m.將其置于磁感強度為B的水平勻強磁場上方某處,如圖所示.線框由靜止自由下落,線框平面保持在豎直平面內(nèi),且cd邊始終與水平的磁場邊界平行. 當cd邊剛進入磁場時,線框加速度恰好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求:
(1)線框剛開始下落時,cd邊距磁場上邊界的高度h;
(2)線框進入磁場過程中cd兩點間的電勢差;
(3)線框進入磁場過程中線框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閃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時,由于某種原因,只拍到了部分方格背景及小球的三個位置,如圖所示.若已知閃光時間間隔為△t=0.1s,背景每小格邊長均為L=5.0cm,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為1m/s,由這張照片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小球到B點的速度是$\sqrt{5}$m/s,從拋出到B點的位移為$0.2\sqrt{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兩個電流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甲、乙所示,把它們通人相同的電阻中,則在1s內(nèi)兩電阻消耗的電功之比Wa:Wb等于(  )
A.1:$\sqrt{2}$B.1:2C.1:4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xué)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落下,重錘從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的痕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定恒定律.

(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C.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zhì)量;
D.固定好打點計時器,將連著重錘的紙帶穿過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讓手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
E.先接通電源,后松開紙帶,開始打點.并如此重復(fù)多次,以得到幾條打點紙帶
F.測量打出的紙帶上某些點之間的距離;
G.根據(jù)測量的結(jié)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指出其中沒有必要進行或操作錯誤的步驟是BCD
(2)在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為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如圖所示為選取的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O為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第一個點,點A、B、C為從合適位置開始選取的三個連續(xù)點(其他點未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次點,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9.8m/s2.那么
a.紙帶的左端(選填“左”或“右”)與重物相連;
b.從O點到B點,重物重力勢能減少量△Ep=1.88J,動能增加量△Ek=1.84J(結(jié)果取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傾角為α的斜面體A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物體B置于斜面上,已知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m.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tanα,現(xiàn)給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恒定的推力F,使B沿斜面向下運動,A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水平面對A的摩擦力怎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