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向心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 通過下面的實驗探究,獲得體驗.如圖甲,繩子的一端拴一個小沙袋,繩上離小沙袋l處打一個繩結A,2l處打另一個繩結B.請一位同學幫助用秒表計時.如圖乙所示,做了四次體驗性操作.
操作1:手握繩結A,使沙袋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每秒運動1周.體驗此時繩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2:手握繩結B,使沙袋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每秒運動1周.體驗此時繩子拉力的大。
(1)操作2與操作1相比,體驗到繩子拉力較大的是操作2;
操作3:手握繩結A,使沙袋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每秒運動2周.體驗此時繩子拉力的大。
(2)操作3與操作1相比,體驗到繩子拉力較大的是操作3;
操作4:手握繩結A,增大沙袋的質量到原來的2倍,使沙袋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每秒運動1周.體驗此時繩子拉力的大小.
(3)操作4與操作1相比,體驗到繩子拉力較大的是操作4;
(4)總結以上四次體驗性操作,可知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向心力大小與質量、半徑、角速度有關.若某同學認為“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半徑越大,所受的向心力也越大”.你認為這一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答:不對,前提在角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半徑越大,向心力越大.

分析 探究向心力與什么因素有關,采用控制變量法,實驗中分別控制小球質量、轉動的半徑和轉動的角速度三個因素中兩個因素不變,從而進行探究.

解答 解:(1)根據(jù)F=mrω2知,操作2與操作1相比,操作2的半徑大,小球質量和角速度相等,知拉力較大的是操作2.
(2)根據(jù)F=mrω2知,操作3與操作1相比,操作3小球的角速度較大,半徑不變,小球的質量不變,知操作3的拉力較大.
(3)操作4和操作1比較,半徑和角速度不變,小球質量變大,根據(jù)F=mrω2知,操作4的拉力較大.
(4)由以上四次操作,可知向心力的大小與質量、半徑、角速度有關.
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半徑越大,所受的向心力不一定大.正確的說法是角速度一定時,物體的半徑越大,向心力越大.
故答案為:(1)操作2,(2)操作3,(3)操作4,(4)質量、半徑、角速度;不對,前提在角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半徑越大,向心力越大

點評 本題的難度不大,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影響向心力的因素,但是需要掌握探究的思路以及探究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表面張力的方向與液面垂直并指向液體內部
B.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等壓膨脹過程中,氣體一定從外界吸收熱量
C.第二類永動機是不能制造出來的,是因為它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
D.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
E.氣體對器壁的壓強是由大量氣體分子對器壁不斷碰撞而產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滬杭高速鐵路連接上海與杭州,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wǎng)絡中滬昆客運專線的一個組成部分.全長169Km,全程所需時間約為45分鐘.這兩個數(shù)據(jù)分別指( 。
A.位移、時刻B.路程、時刻C.位移、時間D.路程、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實驗小組做“測定電源電動勢與內阻”的實驗電路圖如圖1所示:

(1)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則電流為0.375A
(2)根據(jù)實驗測得數(shù)據(jù)獲得U-I圖象如圖3所示,則電動勢E=1.42 V,內阻r=0.7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兩位身高相近的同學提著同一桶水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走.下圖的四種提水方式中最省力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3.如圖所示,均勻梯子擱在光滑墻和粗糙地面之間,試畫出梯子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我國2012年6月16日發(fā)射的“神舟九號”飛船,完成任務后返回時,在返回艙拖著降落傘下落的過程中,其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變化的情況為(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增加B.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減少
C.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D.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物體在空氣中加速下落一段時間,重力做功40J.則這段時間內(  )
A.動能一定增加40JB.重力勢能一定增加40J
C.動能一定減少40JD.重力勢能一定減少4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兩條平行的通電直導線之間會通過磁場發(fā)生相互作用.請你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電流方向相同時,將會相互吸引;電流方向相反時,將會相互排斥.(選擇填寫:“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