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體的動能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時.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有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打點計時器在重錘拖著的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對圖中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知道物體的動能 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

(1)下列幾個操作步驟中:
A.按照圖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4~6V的“交流輸出”上;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
D.先釋放重錘,后接通電源,紙帶隨著重錘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E.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動能的變化是否等于重力做的功.
上述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是C,操作錯誤的是D.(填相應的字母)
(2)使用質量為m的重錘和打點計時器探究物體的動能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實驗中,在選定的紙帶上依次取計數(shù)點如圖2所示,紙帶上所打的點記錄了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那么紙帶的左(填“左”或“右”)與重物相連.設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均為T,且O為打下的第一個點.當打點計時器打點“3”時,物體的動能表達式為Ek3=m$\frac{({s}_{4}-{s}_{2})^{2}}{8{T}^{2}}$,若以重物的運動起點O為參考點,到打第“3”點的過程中,在誤差許可的范圍內,用來驗證實驗結論的表達式是$\frac{({s}_{4}-{s}_{2})^{2}}{8{T}^{2}}$=gs3

分析 (1)通過實驗的原理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從而確定不需要的測量步驟.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
(2)紙帶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從而求出動能.根據(jù)功能關系得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數(shù)值.

解答 解:(1)因為我們是比較mgh、$\frac{1}{2}$mv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沒有必要.
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后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于重物運動較快,不利于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故操作D錯誤.
(2)實驗中重錘是從靜止釋放的,速度逐漸增大,與重錘相連的紙帶速度較小,后面逐漸增大.從圖中可以看出應該是左端與重物相連.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v3=$\frac{{x}_{24}}{2T}$=$\frac{{s}_{4}-{s}_{2}}{2T}$
Ek3=$\frac{1}{2}$mv32=m$\frac{({s}_{4}-{s}_{2})^{2}}{8{T}^{2}}$
以重物的運動起點O為參考點
3點的重力勢能等于Ep=-mgh=-mgs3
當打第點“3”時物體的機械能表達式為:m$\frac{({s}_{4}-{s}_{2})^{2}}{8{T}^{2}}$=mgs3
即$\frac{({s}_{4}-{s}_{2})^{2}}{8{T}^{2}}$=gs3
故答案為:(1)C,D;(2)左,Ek3=m$\frac{({s}_{4}-{s}_{2})^{2}}{8{T}^{2}}$,$\frac{({s}_{4}-{s}_{2})^{2}}{8{T}^{2}}$=gs3

點評 要運用運動學的公式去求解速度大。偾蟪鰟幽埽硞位置的重力勢能的求解要規(guī)定零勢能面.只有明確了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的數(shù)據(jù)測量,才能明確各項實驗操作的具體含義,這點要在平時訓練中加強練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對以下幾位科學家所作貢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天文學家第谷提出太陽系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B.物理學家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并給出了萬有引力常量的值
C.卡文迪許用實驗的方法測出萬有引力常量G
D.亞當斯和勒維耶各自獨立依據(jù)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了天王星的軌道,故人們稱其為“筆尖下發(fā)現(xiàn)的行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據(jù)每日郵報2014年4月18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宣布首次在太陽系外發(fā)現(xiàn)“類地”行星Kepler-186f.假如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到達該行星,進行科學觀測:該行星自轉周期為T;宇航員在該行星“北極”距該行星地面附近h處自由釋放-個小球(引力視為恒力),落地時間為t1;宇航員在該行星“赤道”距該行星地面附近h處自由釋放-個小球(引力視為恒力),落地時間為t2.則行星的半徑R的值( 。
A.R=$\frac{({{t}_{2}}^{2}+{{t}_{1}}^{2})h{T}^{2}}{4{π}^{2}{{t}_{1}}^{2}{{t}_{2}}^{2}}$
B.R=$\frac{({{t}_{2}}^{2}+{{t}_{1}}^{2})h{T}^{2}}{2{π}^{2}{{t}_{1}}^{2}{{t}_{2}}^{2}}$
C.R=$\frac{({{t}_{2}}^{2}-{{t}_{1}}^{2})h{T}^{2}}{2{π}^{2}{{t}_{1}}^{2}{{t}_{2}}^{2}}$
D.R=$\frac{({{t}_{2}}^{2}-{{t}_{1}}^{2})h{T}^{2}}{4{π}^{2}{{t}_{1}}^{2}{{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的模型
B.麥克斯韋首先從實驗上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C.愛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論,成功地對光電效應進行了解釋
D.在相對論中,運動中的時鐘會比靜止時走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矩形線圈abcd的匝數(shù)為N=50匝,線圈ab的邊長為L1=0.2m,bc的邊長為L2=0.25m,在磁感應強度為B=0.4T的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感線且通過線圈中線的OO′軸勻速轉動,轉動的角速度ω=10πrad/s,試求:
(1)穿過線圈平面的最大磁通量Φm;
(2)求線圈中產(chǎn)生的最大感應電動勢大;
(3)若線圈從圖示位置開始,轉過90°產(chǎn)生的平均感應電動勢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
(1)調整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的目的是:保證小球能夠水平飛出;
(2)實驗中使小球每次從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球的初速度相等;
(3)如圖是某同學實驗得到的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建立了坐標系,測出了a、b、c三點的坐標,g取10m/s2,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為驗證查理定律的實驗裝置.A為燒瓶,內貯空氣.B為U形管,下部與較長的軟橡膠管相連.由于組裝不慎,U形管左側10cm水銀柱的下方混入一段長為4cm的空氣柱,左側水銀柱上表面與標志線E對齊.開始時燒瓶所在水槽內水溫為7℃,U形管兩邊水銀面相平.當水溫升至63℃時,調整右邊開口水銀管的高度,使左側水銀柱上表面仍與標志線E對齊.已知大氣壓p0=76cmHg.此時:
(1)燒瓶A中的氣體壓強為96cm
(2)左側管內空氣柱變?yōu)?.4cm(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右側管內水銀面高度將升高16.6cm (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C三個物體,C的左端與彈簧相連,彈簧處于原長.已知A B C三個物體的質量均為4kg,其中物體B和C處于靜止狀態(tài),A以V0=6m/s的速度向右運動,與物體B碰撞后粘在一起繼續(xù)向右運動,求:
(1)物體A與物體B碰撞時,物體B獲得的速度大小以及損失的能量?
(2)物體A與物體B碰撞粘在一起,在以后的運動中,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α圖表示某物體在x軸方向上分速度的v-t圖象,b圖表示該物體在y軸上分速度圖象.
(1)物體在t=0時物體的速度為3m/s
(2)t=8s時物體的速度為5m/s
(3)t=4s時物體的位移為4$\sqrt{1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