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外力和質(zhì)量關系”的實驗中,某同學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五個打印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實驗點未畫出),分別標明0、1、2、3、4、5、6…,用刻度尺量得各計數(shù)點到0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電源的頻率為50Hz,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則:

(1)打點計時器打計數(shù)點2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2=0.425m∕s.
(2)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0.880m∕s2
(3)在本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平衡摩擦力時,小桶應用細線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但小桶內(nèi)不能裝砂
B.實驗中無需始終保持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遠遠大于砂和小桶的質(zhì)量
C.實驗中如用縱坐標表示加速度,用橫坐標表示小車和車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描出相應的點在一條直線上時,即可證明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
D.平衡摩擦力時,小車后面的紙帶必須連好,因為運動過程中紙帶也要受到阻力
(4)若在實驗過程中,電源的頻率忽然略低于50Hz,實驗者又不知電源頻率改變,這樣計算出的加速度值與真實值相比是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 打點計時器使用交變電流,當電源頻率為50Hz時,每隔0.02s打一次點.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出小車的瞬時速度與加速度.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使得砂和小桶的重力等于小車的合力,需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時,不掛砂和小桶,小車后面需連接紙帶.因為小車做加速運動,桶和砂的重力不等于繩子的拉力,需保持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遠大于砂和小桶的質(zhì)量.

解答 解:(1)由于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紙帶上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v2=$\frac{0.1150-0.030}{2×0.1}$=0.425 m/s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frac{(0.3092-0.1150)-0.1150}{{(3×0.1)}^{2}}$=0.880 m∕s2
(3)A、平衡摩擦力時,不需掛砂和小桶,但小車后面必須與紙帶相連,因為運動過程中紙帶受到阻力.故A錯誤,D正確.
B、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有mg=(m+M)a
解得a=$\frac{mg}{m+M}$.則繩子的拉力F=$\frac{mg}{1+\frac{m}{M}}$,當m遠小于M,即砂和小桶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時,繩子的拉力等于砂和小桶的重力.故B錯誤.
C、實驗中如用縱坐標表示加速度,用橫坐標表示小車和車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描出相應的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是曲線.應該做a與$\frac{1}{M}$圖線,若圖線為直線,證明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故C錯誤.
故選:D.
(4)若在實驗過程中,電源的頻率忽然略低于50Hz,則周期變大,由a=$\frac{△x}{{T}^{2}}$,知a變小,若仍然按照T不變計算,顯然計算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實值偏大.
故答案為:(1)0.425    (2)0.880  
  (3)D      (4)偏大

點評 要提高應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只要真正掌握了實驗原理就能順利解決此類實驗題目,而實驗步驟,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都與實驗原理有關,故要加強對實驗原理的學習和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為監(jiān)測某化工廠的污水排放量,技術人員在該廠的排污管末端安裝了如圖所示的流量計.該裝置由絕緣材料制成,長、寬、高分別為a、b、c,左右兩端開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在前后兩個內(nèi)側(cè)面分別固定有金屬板作為電極.污水充滿管口從左向右流經(jīng)該裝置時,電壓表將顯示兩個電極間的電壓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單位時間內(nèi)排出的污水體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污水中正離子較多,則前表面比后表面電勢高
B.若污水中負離子較多,則后表面比前表面電勢高
C.污水中離子濃度越高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越大
D.污水流量Q與U成正比,與a、b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甲、乙兩個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質(zhì)點,它們的角速度之比為3:1,線速度之比2:3,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們的半徑之比是2:3B.它們的周期之比是3:1
C.它們的加速度之比是2:1D.它們的轉(zhuǎn)速之比是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一端用輕質(zhì)細繩連在豎直墻上,另一端用輕質(zhì)彈簧連在天花板上.輕繩處于水平位置,彈簧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剪斷輕繩瞬間,小球加速度的大小為( 。
A.0B.gsinθC.gtanθD.$\frac{g}{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實驗小組用圖甲實驗裝置探究合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鐵架臺豎直固定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長木板一端放置在水平桌面邊緣P處,另一位置放置在鐵架臺豎直鐵桿上,使長木板傾斜放置.長木板P處放置一光電門,用光電計時器記錄滑塊通過光電門時擋光時間.
實驗步驟是:
①用游標卡尺測出滑塊的擋光寬度L,用天平測量滑塊的質(zhì)量m.
②平衡摩擦力:以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P處為軸,調(diào)節(jié)長木板在鐵架臺上的放置位置,使滑塊恰好沿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在鐵架臺豎直桿上記下此位置Q1,用刻度尺測出Q1到水平面的高度H.
③保持P位置不變,長木板一端放置在鐵架臺豎直桿Q2上.用刻度尺量出Q1Q2的距離h1,將滑塊從Q2位置由靜止釋放,由光電門計時器讀出滑塊的擋光時間t1
④保持P位置不變,重新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端在鐵架臺上的放置位置,重復步驟③數(shù)次.
Ⅰ.滑塊沿長木板由Q2運動到P的過程中,用測量的物理量回答下列問題(重力加速度已知為g):
(1)滑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frac{L}{{t}_{1}}$;
(2)滑塊動能的變化量△Ek=$\frac{1}{2}m\frac{{L}^{2}}{{{t}_{1}}^{2}}$;
(3)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H;
(4)合力對滑塊做的功W=mgh1
Ⅱ.某學生以鐵架臺豎起桿上的放置位置到Q1的距離h為橫坐標,以滑塊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平方倒數(shù)$\frac{1}{{t}^{2}}$為縱坐標,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在坐標中描點畫出如圖乙所示直線,直線延長線沒有過坐標原點,其原因主要是平衡摩擦力傾角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為了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測干電池(電動勢約1.5 V左右,內(nèi)阻約不超過1.0Ω)
B.電流表(量程0~2m A,內(nèi)阻約為10Ω)
C.電流表(量程0~0.60 A,內(nèi)阻約為0.5Ω)
D.滑動變阻器R1(0~20Ω,10 A)
E.滑動變阻器R2(0~100Ω,1 A)
F.定值電阻R3=990Ω
G.開關和導線若干

(1)請從以上提供的器材中選擇所需器材設計測量電路,在圖甲的虛線框內(nèi)補畫出完整的電路原理圖(要求在電路圖中標明所使用器材)
(2)根據(jù)合理的設計電路測量數(shù)據(jù),電流表的示數(shù)記為I1,電流表的示數(shù)記為I2,某同學測出了6組I1I2的數(shù)據(jù),并已描繪出如圖乙所示的I1和I2的關系圖線,根據(jù)已描繪出的圖線,可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1.48V,內(nèi)阻r=0.8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幾個實驗小組分別利用拉力傳感器和打點計時器研究“力做功與小車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他們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將其用不可伸長的細線繞過一個光滑的定滑輪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小,在小車的后面連接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記錄小車運動情況,小車中可以放置砝碼.
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a.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用細線連接拉力傳感器和鉤碼(質(zhì)量為mG),將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接到小車后面,正確連接所需電路;
b.將小車停在緊靠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同時記錄m和拉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
c.在小車中增加或減少砝碼,重復b的操作;
d.在紙帶上選取合適的點,測量各點的位移并計算對應的功和速度.

(1)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每次釋放小車都應給小車一定的初速度,以平衡摩擦力
B.小車運動中會受到摩擦力,為消除其影響,可以將木板適當傾斜以平衡摩擦力
C.打點計時器可以用直流電源供電,電壓為4-6V
D.實驗時必須保證所掛鉤碼的質(zhì)量mG<<m
(2)某一實驗小組可能因操作不當致使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v2-W關系圖象不過原點,原因是平衡摩擦力過度;由圖象計算出本次實驗對應的m=0.4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為一種早期發(fā)電機的原理示意圖,該發(fā)電機由固定的圓形線圈和一對用鐵芯連接的圓柱形磁鐵構(gòu)成,兩磁極相對于線圈平面對稱.當磁極繞轉(zhuǎn)軸勻速轉(zhuǎn)動時,磁極中心在線圈平面上的投影沿圓弧XOY運動(O是線圈的中心).則(  )
A.從X到O,電流由E經(jīng)G流向F,先增大再減小
B.從X到O,電流由F經(jīng)G流向E,先減小再增大
C.從O到Y(jié),電流由E經(jīng)G流向F,先增大再減小
D.從O到Y(jié),電流由F經(jīng)G流向E,先減小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傾角為θ的斜面體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B放在斜面體A的頂端,頂端的高度為h.開始時兩者保持相對靜止,然后B由A的頂端沿著斜面滑至地面.若以地面為參考系,且忽略一切摩擦力,在此過程中,斜面的支持力對B所做的功為W.下面給出的W的四個表達式中,只有一個是合理的,你可能不會求解,但是你可以通過分析,對下列表達式做出合理的判斷.根據(jù)你的判斷,W的合理表達式應為( 。
A.W=0B.W=-$\frac{{Mmh{{sin}^2}θ}}{{({M+m})({M+m{{sin}^2}θ})}}$g
C.W=$\frac{{Mmh{{cos}^2}θ}}{{({M+m})({M+m{{sin}^2}θ})}}$gD.W=-$\frac{M{m}^{2}h{cos}^{2}θ}{(M+m)(M+m{sin}^{2}θ)}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