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波長為4m | |
B. | 波速大小1m/s | |
C. | t=2s時,質(zhì)點A的動能為零 | |
D. | 在t=0到t=4s內(nèi),質(zhì)點B通過的路程為4m |
分析 由振動圖象讀出周期T.根據(jù)A、B兩質(zhì)點同一時刻的狀態(tài),結(jié)合波形分析確定它們之間水平距離與波長的關系,得到波長的通項,即能求出波速的通項,得到波速的最大值.
解答 解:A、由圖象可以看出該波的周期T=4s,t=0時刻,A處于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動,質(zhì)點B正處于正向最大位移處,且兩點之間只有一個波谷,則
$\frac{3}{4}λ=3m$
解得:λ=4m,
則波速v=$\frac{λ}{T}=1m/s$,故AB正確;
C、t=2s時,質(zhì)點A處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故C錯誤;
D、在t=0到t=4s內(nèi),質(zhì)點B振動了1個周期,則路程s=4A=4×0.4=1.6m,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關鍵要根據(jù)兩個質(zhì)點的振動狀態(tài),確定波長,即可求出波速.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 | B. | t2 | C. | t3 | D. | t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frac{2{mv}_{0}^{2}}{qL}$ | |
B. | 經(jīng)過P點的速度為v0,方向與v0成45° | |
C. | 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frac{{mv}_{0}^{2}}{qL}$,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 |
D. | 若欲使粒子返回到電場區(qū)域,那么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至少要大于$\frac{(\sqrt{2}+1){mv}_{0}}{q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微粒從B至C做加速運動,且vC=3m/s | |
B. | 微粒先做減速運動,后做加速運動 | |
C. | 微粒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最終速度為$\sqrt{5}$m/s | |
D. | 微粒最終可能返回至B點,其速度大小為$\sqrt{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Hz | B. | 1.25Hz | C. | 2Hz | D. | 2.5H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黑體輻射的強度與頻率的關系是:隨著溫度的升高,各種頻率的輻射強度都增加,輻射強度極大值向頻率低的方向移動 | |
B. | 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nèi)部的熱核反應 | |
C. | 紫外線照射到金屬鋅板表面時能夠發(fā)生光電效應,則當增大紫外線的照射強度時,從鋅粒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也隨之增大 | |
D. | 14C能夠自發(fā)進行β衰變,考古專家利用14C的放射性來進行出土文物的年代測量 | |
E. | 玻爾的原子模型中提出了定態(tài)和躍遷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兩物塊一起運動(相對靜止)的過程中,兩物塊間的彈力逐漸減小 | |
B. | 在兩物塊一起運動(相對靜止)的過程中,兩物塊間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 |
C. | 當速度達到v=$\frac{mg}{Bq}$時,A離開B的表面 | |
D. | 相對滑動后,兩物塊間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氫原子可能輻射6種頻率的光子 | |
B. | 氫原子可能輻射5種頻率的光子 | |
C. | 有3種頻率的輻射光子能使鈣發(fā)生光電效應 | |
D. | 有4種頻率的輻射光子能使鈣發(fā)生光電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