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為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某同學(xué)選取了兩個材質(zhì)相同、體積不等的兩個長立方體滑塊A和B,按下述步驟做了如下實驗:
步驟1:在A、B的相撞面分別裝上尼龍拉扣,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夠立刻結(jié)為整體;
步驟2:安裝好實驗裝置如圖1,鋁質(zhì)軌道槽的左端是傾斜槽,右端是長直水平槽,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弧鏈接,軌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軌道槽的側(cè)面與軌道等高且適當遠處裝一臺數(shù)碼頻閃照相機;
步驟3:讓滑塊B靜置于水平槽的某處,滑塊A從斜槽某處靜止釋放,同時開始頻閃拍攝,直到A、B停止運動,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數(shù)碼照片;
步驟4:多次重復(fù)步驟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來,將刻度尺緊靠照片放置,如圖2所示;
(1)由圖分析可知,滑塊A與滑塊B碰撞發(fā)生的位置是②.
①A、B相撞的位置在P5、P6之間
②A、B相撞的位置在P6
③A、B相撞的位置在P6、P7之間
(2)為了探究碰撞中動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測量或者讀取的物理量是①⑥.
①A、B兩個滑塊的質(zhì)量m1和m2    ②滑塊A釋放時距桌面的高度
③頻閃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實際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測得的s45、s56和s67、s78
⑥照片上測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⑦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寫出驗證動量守恒的表達式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4)為了提高實驗準確度,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①③④.
①使用更平整的軌道槽           ②使用更光滑的軌道槽
③在足夠成像的前提下,縮短頻閃照相每次曝光的時間
④適當增大相機和軌道槽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分別研究碰撞前滑塊在P4、P5的速度,根據(jù)P6、P5和P5、P4速度差相等研究P6的速度,同理求出碰撞后滑塊P7、P8的速度,再速度差相等求出碰撞后共同的速度.

解答 解:(1)P6之前物體的運動距離越來越;但每兩段之間距離的差值都相等;故說明物體在P6位置之前一直做勻減速運動;而在P6位置兩滑塊相遇;故A、B相撞的位置在P6處,故②正確.
(2)(3)設(shè)碰撞前滑塊A在P4、P5、P6的速度分別為v4、v5、v6,
碰撞后,整體在P6、P7、P8的速度分別為v6′,v7、v8,
則v4=$\frac{{S}_{34}+{S}_{45}}{2T}$,v5=$\frac{{S}_{45}+{S}_{56}}{2T}$,又v5=$\frac{{v}_{4}+{v}_{6}}{2}$,
得到碰撞前滑塊A速度v6=$\frac{2{S}_{56}+{S}_{45}-{S}_{34}}{2T}$,
同理,碰撞后整體的速度v6′=$\frac{2{S}_{67}+{S}_{78}-{S}_{89}}{2T}$,
原來需要驗證的方程為m1v6=(m1+m2)v6′,
將上兩式代入整理得: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即需要驗證的表達式,需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
A、B兩個滑塊的質(zhì)量m1和m2及S34、S45、S56和S67、S78、S89;故①⑥正確.
(4)①軌道要平整,防止各段摩擦力不同,滑塊做非勻變速運動.故①正確.
②本實驗是根據(jù)勻變速運動的推論求出速度,軌道光滑程度對實驗沒有影響.故②錯誤.
③碰撞時間很短,縮短頻閃照相每次曝光的時間,使滑塊碰撞位置拍攝更清晰、準確.故③正確.
④相機和軌道槽的距離較小時,由于鏡頭拍攝引起的距離誤差增大,應(yīng)適當增大相機和軌道槽的距離.故④正確.
故答案為:(1)②(2)①⑥(3)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4)①③④

點評 本題原理較為復(fù)雜,可采用平衡摩擦力,使碰撞前后滑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方便易行.實驗主要是要把動量守恒用水平方向的位移表示出來,同學(xué)們一定要注意掌握,因為這是本實驗的一個重要的技巧.難度中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左邊固定一帶電量為+q1的小球A,右邊放著帶電量為+q2、質(zhì)量為m的小球B,B與質(zhì)量為M、不帶電的滑塊P緊靠在一起,如題16圖所示.兩球可視為點電荷,最初相距為d,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
(1)若突然釋放滑塊P,求釋放前、后小球B與滑塊P間的作用力分別為多大;
(2)若對滑塊P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球B與滑塊P將會發(fā)生分離,求小球B與滑塊P分離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用三根輕繩將質(zhì)量為m的物塊懸掛在空中,如圖所示已知ac和b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0°和60°,則ac繩和bc繩中的拉力分別為( 。
A.$\frac{{\sqrt{3}}}{4}$mg,$\frac{1}{2}$mgB.$\frac{{\sqrt{3}}}{2}$mg,$\frac{1}{2}$mgC.$\frac{1}{2}$mg,$\frac{{\sqrt{3}}}{4}$mgD.$\frac{1}{2}$mg,$\frac{{\sqrt{4}}}{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興趣小組為測一遙控電動小車的額定功率,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天平測出電動小車的質(zhì)量為0.4kg;
②將電動小車、紙帶和打點計時器按如圖甲所示安裝;

③接通打點計時器(其打點周期為0.02s);
④使電動小車以額定功率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一段時間后關(guān)閉小車電源,待小車靜止時再關(guān)閉打點計時器(設(shè)小車在整個過程中小車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過程中,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所打的部分點跡如圖乙所示.
請你分析紙帶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該電動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1.5m/s;
(2)關(guān)閉小車電源后該電動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0m/s2
(3)該電動小車的額定功率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下列實例中,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的是( 。
A.做斜拋運動的鉛球B.沿豎直方向下落的物體
C.起重機將重物勻速吊起D.沿光滑豎直圓軌道勻速運動的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ABC是豎直放置的四分之一粗糙圓弧軌道,一木塊從A點沿軌道滑下,第一次它從A點以v0=9m/s的初速滑下,到達底端C時速度大小仍為9m/s,第二次它從A點以v0′=7m/s的初速度滑下,則當它滑到C點時速度大小應(yīng)是(  )
A.大于7m/sB.小于7m/sC.等于7m/s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直線運動的小球在第1s內(nèi)通過1m,在第2s內(nèi)通過2m,在第3s內(nèi)通過3m,在第4s內(nèi)通過4m,下面有關(guān)小球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小球在這4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小球在第3、第4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5 m/s
C.小球在第3 s末的瞬時速度是3.5 m/s
D.小球的初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做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某同學(xué)按照正確的操作所選的紙帶如圖所示,其中O點是起始點,A、B、C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下的3個點.該同學(xué)用毫米刻度尺測量O點到A、B、C各點的距離,并記錄在圖中.已知電源的頻率是50Hz.
(1)這三個數(shù)據(jù)中,不符合有效數(shù)字讀數(shù)要求的測量段是OC段,應(yīng)記作15.70cm.
(2)該同學(xué)用重物在OB段的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為跟B點對應(yīng)的物體的瞬時速度,則該段重物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1.22m,而動能的增加量為1.20m(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重物的質(zhì)量用m表示).這樣驗證的系統(tǒng)誤差總是使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動能的增加量 (選填“>”“<”或“=”),原因是紙帶與限位孔間有摩擦或空氣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單匝矩形線框的ab邊長l1=40cm,bc邊長l2=20cm,線框電阻R=4.0Ω,置于B=0.8T的勻強磁場中,磁感線方向與線框平面垂直,ad邊恰好處于磁場邊緣.若用力拉動線框,使線框沿圖中箭頭所示方向以v=5.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求:
(1)線框中感應(yīng)電流的大;
(2)線框bc邊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在把整個線框拉出磁場外的過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