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2501  432509  432515  432519  432525  432527  432531  432537  432539  432545  432551  432555  432557  432561  432567  432569  432575  432579  432581  432585  432587  432591  432593  432595  432596  432597  432599  432600  432601  432603  432605  432609  432611  432615  432617  432621  432627  432629  432635  432639  432641  432645  432651  432657  432659  432665  432669  432671  432677  432681  432687  432695  447090 

2.(1)這首詩寫了兩種畫眉鳥,一是林中的,一是籠中的。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畫眉鳥。前者在林中“隨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鎖于金籠之中,完全沒有自由。

  (2)這首詩借鳥詠懷,表達了對自由的贊美之情和對束縛個性、窒息性靈的憎惡之意。

試題詳情

1.(1)秋風(fēng)無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黃,百花凋零,給自然帶來秋光秋色,因此雖無形卻可見。用“見”可將秋風(fēng)及其帶來的秋景聯(lián)系起來,給讀者以暗示和聯(lián)想。

  (2)這一細節(jié)看似平常,但它既照應(yīng)了“意萬重”,又緊承“復(fù)恐”,刻畫出心有千言萬語惟恐言之不盡的復(fù)雜而微妙的心理。能讓讀者體味其中濃濃的鄉(xiāng)思之情。

試題詳情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不在于辨識作品運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評述作者運用這些表達技巧所產(chǎn)生的表達作用、表達效果。

    例2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是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這是南唐李后主亡國入宋以后寫的一首詞。這首詞通篇不對當(dāng)時的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寫夢境,寫夢中游上苑的熱鬧景象和“花月正春風(fēng)”的美好景色。為什么這樣寫?是用夢境來反襯現(xiàn)實。夢境寫得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后的悲哀越顯濃重,對昔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便越顯得今日處境的凄涼,“恨”的含意便表達得越充分。

    例3               小  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這首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這是不難看出來的。但作者借“小松”究竟寫什么樣的人呢?托“小松”諷刺什么呢?這便是鑒賞應(yīng)該完成的任務(wù)。因此要作一番探究。

    首句扣住小松之“小”寫它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命力。剛出土的小松樹生活在“深草里”,但它不屈服,不示弱,而是“刺頭”——長著松針的頭雖細但直而硬,一個勁地向上沖刺,銳不可當(dāng)!芭钶铩笔禽^高的野草,而今小松沖出了蓬蒿。這里的“出”與上句“刺”相呼應(yīng),很有力度。“漸覺”用得有分寸,既寫出“出”的過程,又是愛護小松的細心人觀察所得。不關(guān)心小松的人對它的“出”則是視而不見的。故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發(fā)出深深的感慨:“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钡谝痪涞摹傲柙颇尽敝感∷桑笠痪涞摹傲柙啤笔侵搁L成參天大樹的松!皶r人不識凌人木”,是說世俗之人沒有眼光,沒有見識,不知小松將來要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之材。一直等到它長成“凌云”大松以后才說“這樹真高”。原來詩人寫小松實際是寫不被人所識的年少而有發(fā)展前途的之人,寫出他們的不幸命運,諷刺的是那些“不識”人才的人。到了這一步,算是完成了對這首詩表達技巧的鑒賞。

試題詳情

3.謀篇布局的技巧

    古代詩歌,尤其是近體的律詩絕句,篇幅雖然短小,但十分講究謀篇布局。上一講引到的王維《觀獵》,首聯(lián)起得突兀,“風(fēng)勁角弓鳴”大有先聲奪人之勢;頷聯(lián)寫發(fā)現(xiàn)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lián)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fēng)姿;末聯(lián)以“回看”一語寫將躊躇滿志的神情,以與首聯(lián)對比照應(yīng),頗令人回味。清人評論這首詩時說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絕頂”這絕非過譽。懂得古代詩歌謀篇布局的技巧,也是詩歌鑒賞必備的條件。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