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鎂及其化合物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1)請描述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畫出鎂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鎂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氮顯-3價),氮化鎂與水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鎂和氨氣.請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工業(yè)制鎂的一種原理是:2MgO+Si+2CaO$\frac{\underline{\;1600℃\;}}{\;}$2Mg↑+X,寫出X的化學式.

分析 (1)鎂原子有12個質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分別容納2,8,2個電子;周期序數(shù)等于電子層數(shù),主族序數(sh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
(2)根據(jù)題意,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進行書寫即可;
(3)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據(jù)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

解答 解:(1)鎂原子有12個質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分別容納2,8,2個電子.原子結構示意圖為:;第三周期第ⅡA族;
(2)根據(jù)題意,鎂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氮顯-3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Mg+2N2$\frac{\underline{\;點燃\;}}{\;}$Mg3N2;
氮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氮元素為-3價,其化學式為:Mg3N2;氮化鎂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3N2+6H2O═3Mg(OH)2↓+2NH3↑.
(3)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物中鎂、氧、硅、鈣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2、4、1、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鎂、氧、硅、鈣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2、0、0、2,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2個鈣原子和1個硅原子、4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Ca2SiO4

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ⅡA族;   ;
(2)3Mg+2N2$\frac{\underline{\;點燃\;}}{\;}$Mg3N2; Mg3N2+6H2O═Mg(OH)2↓+2NH3
(3)Ca2SiO4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書寫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有不符合客觀事實、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不寫條件、不標符號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某同學看到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點燃\;}}{\;}$2H2O,即想到以下兩點,你能想到的更多嗎?請把你的想法補充到以下空格中(回答三個即可).
(1)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同時放出大量的熱;(2)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都是氫元素和氧元素;(3)點燃條件下,每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4)每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恰好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5)分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湯姆森發(fā)現(xiàn)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
【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進行實驗】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

(1)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 000倍;
(2)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 μm,重疊了3 000層左右的原子;
(3)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fā)出閃光;
(4)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
【收集證據(jù)】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不會(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
(2)1 μm金箔包含了3 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B.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jīng)歷了三個過程,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長期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上會有一層白色固體,該固體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寫出形成該固體的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該固體可以用稀鹽酸除去.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某化學小組研究物質的性質時進行了如下實驗(部分物質已略去):

則氫氧化銅的化學式為Cu(OH)2;甲與乙反應生成的氣體為H2;乙固體的成分為鐵和銅;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為FeSO4;生成丁固體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小明同學準備在實驗室里用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鈉溶液制取燒堿.請分析回答:
(1)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a(OH)2+Na2CO3═CaCO3↓+2NaOH,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基本反應.
(2)實驗步驟: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溶液加入到試管中,再用滴管往試管中逐滴滴入澄清石灰水,直到剛好不再產(chǎn)生沉淀時為止,把反應后得到的混合物經(jīng)過濾得到氫氧化鈉固體.其中過濾過程中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面是四位同學對物質的鑒別方法(試管、火柴、酒精燈另外提供),不可行的是( 。
A.四種白色粉末:NaCl、NaOH、NH4NO3、CuSO4,用水可以鑒別
B.三瓶無色溶液:HCl、NaOH、NaCl,只用酚酞試液可以鑒別
C.三瓶無色氣體:H2、CO、CH4,用干燥的冷燒杯和澄清石灰水可以鑒別
D.三種化肥:KCl、CO(NH22、(NH42SO4,用熟石灰可以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實驗室欲用98%的濃硫酸配制500g19.6%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
(2)取上述配制的稀硫酸100g,向其中加入100g某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試計算:
①生成沉淀的質量         
②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結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1)實驗室用紅磷燃燒法測空氣中氧氣含量(如圖一所示),整個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是:紅磷劇烈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水進入集氣瓶,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它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2)小明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麗同學認為不可以,小麗的理由是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3)小組內同學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對實驗作出改進,采用如圖二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你認為改進裝置的優(yōu)點是:實驗結果更準確(寫一點)
(4)如圖二所示實驗中,選用實際容積為40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將過量的白磷放入試管,用橡皮塞塞緊試管,通過導管與實際容積為60mL且潤滑性很好的針筒注射器連接,假設此實驗能夠正常進行,且白磷所占體積與導管內的氣體體積忽略不計.
①若先夾緊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燃燒結束,等到試管冷卻后再松開彈簧夾.可觀察到活塞前沿將在12mL刻度處;
②若不使用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除觀察到白磷燃燒,產(chǎn)生白煙外,還可觀察到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最后活塞前沿將在8mL刻度處.
③若此實驗中結果偏小,你認為可能原因是裝置漏氣;白磷不足.(寫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