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發(fā)生爆炸的是( )
| A. | CH4 | B. | CO | C. | H2 | D. | O2 |
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 | |
專題: | 物質(zhì)的變化與性質(zhì). |
分析: | 發(fā)生爆炸的條件是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可燃氣體或粉塵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遇到明火;物質(zhì)和空氣混合后遇到明火是否發(fā)生爆炸,要看氣體是否有可燃性. |
解答: | 解:A、甲烷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 C、氫氣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 D、氧氣能支持燃燒,不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不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正確. 故選:D.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氣體爆炸的條件,掌握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與氧氣或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會發(fā)生爆炸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江用量筒量取液體,量筒放平穩(wěn)且面對刻度線,初次讀數(shù)時仰視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0ml,加入部分液體后視線與量筒內(nèi)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shù)為15ml,則該同學實際加入量筒內(nèi)的液體體積是
A.一定大于5ml B.一定小于5ml C.一定等于5ml D.可能大于5ml,也可能小
于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①③是不同種元素 |
| B. | ①④表示的是離子 |
| C. | ②③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
| D.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
| A. |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
| B. |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單質(zhì) |
| C. |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種元素 |
| D. |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元素”、“分子”、“原子”或“離子”填寫下列空白.
(1)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是 ;
(2)二氧化碳是由碳、氫兩種 組成;
(3)原子得或失電子后就變成了 ;
(4)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子;
(5)XX牌“高鈣奶”中的“鈣”是指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兵和小東是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成員,他們在查閱資料時,發(fā)現(xiàn)單質(zhì)碳能夠在高溫時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得到金屬單質(zhì).于是,他們用木炭與CuO進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他們的這次活動,并解決的關問題:
【提出問題】
木碳與氧化銅反應除生成單質(zhì)銅外,另一種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1)可能是CO.(2)可能是CO2.
【設計實驗方案】
(1)檢驗CO2的方法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2)為了檢驗CO,他們設計的方案是:把小動物放在收集的氣體中,觀察能否存活.后經(jīng)充分研究后,認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 .
他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用Google收集到這樣一條信息:把濾紙浸泡在磷鉬酸和氯化鈀的黃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試紙遇CO立即變成藍色,而遇CO2不變色.
【實驗與結(jié)論】設計的實驗裝置圖如下: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A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 | 有 生成 |
B中黃色試紙沒有變藍 | 沒有 生成 |
C中 | 有CO2生成 |
【反思與評價】
如果A裝置中的試管口高于試管底部,在實驗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設計實驗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設計了四個實驗方案,分別選擇的試劑是:
①銅、銀、硫酸亞鐵溶液;
②鐵、銀、硫酸銅溶液;
③銀、硫酸亞鐵溶液、硫酸銅溶液;
④銅、硫酸亞鐵溶液、硝酸銀溶液.
上述四個方案所選試劑正確的是( 。
| A. | ②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