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有關物質的比較推理中正確的是:

A.同一化合物中,金屬一定顯正價,則非金屬一定顯負價

B.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種大氣污染物

C.水和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兩者化學性質相同

D.兩種物質相互反應生成鹽和水,則該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A、硫酸銅中的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錯誤;B、二氧化碳不是大氣污染物,錯誤;C、水和過氧化氫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其化學性質不同,錯誤;D、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能生成鹽和水,但不是中和反應,正確。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鋅、鐵、銅的說法錯誤的是(

A.均可以導電

B.均可以和氧氣反應

C.均可以和稀鹽酸反應

D.鐵能與硫酸銅溶液的溶質發(fā)生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鑒別方法錯誤的一組是(

A.白酒和白醋──聞氣味 B.軟水和硬水──肥皂水

C.N2和CO2──燃著的木條 D.空氣和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為測定某AgN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進行滴定,F取待測液50.0 g,滴定過程如圖所示。

(滴定反應為:AgNO3+HClAgCl↓+HNO3,Ag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8,計算結果均保留1位小數)

(1)AgN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

(2)計算AgN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 分)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相關問題:

(1)氟元素與氯元素位于同一縱行的原因是 ,它們在化學反應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鋁元素與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2)M2—與Ne 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M 元素的名稱為 。已知M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則M 元素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銅跟濃硫酸的反應原理是:Cu+2H2SO4(濃)=CuSO4+SO2↑+2H2O。某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硫酸銅。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B裝置用來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將導管畫全,請在答題紙上將B裝置中的導管補畫完整。

(2)圖中C裝置的作用是防止氫氧化鈉溶液倒吸入B瓶中,裝置D的作用是____

(3)充分反應后,燒瓶中的銅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該小組同學進一步研究:待燒瓶冷卻后,將燒瓶中的混合物稀釋、過濾,用濾液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1:用pH試紙測試濾液pH,其pH約為1;

實驗2: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現象。

你認為,____可說明硫酸有剩余。(選填“實驗1”或“實驗2”)

(4)以銅片與濃硫酸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銅,存在的缺陷有____(答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氧化鈣俗名生石灰,某同學針對氧化鈣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1)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分離B中難溶物的操作I叫_________。

(2)如果要用實驗證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種溶液,可以選擇下列______(填序號)進行試驗。

①稀鹽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鈉溶液

(3)操作II是加入某種物質使無色澄清液出現白色固體,如果加入的是飽和碳酸鈉溶液,白色固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如果加入的是固體氫氧化鈉(全部溶解),白色固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酸堿使用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碳酸氫鈉溶液

C.用食醋可以除去鍋里的水垢

D.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8 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fā)現實驗臺上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標簽如圖)。

他們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 溶液中的一種,于是決定對這瓶溶液進行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三種物質溶液在常溫下的 PH 如下表

(1)小新同學認為該溶液不可能的是 ,理由是 。

(2)標簽破損的原因

(3)為確定其成分,小新同學設計如下方案進行探究

(4)小芳認為可以設計更簡單的實驗方案,該方案是: (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