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

A. 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B. 濕衣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C. 氣體受熱膨脹-分子間間隔變大 D. 水結成冰-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

D 【解析】 A、給輪胎充氣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隙,加壓時分子間間隔變小,故選項解釋正確;B、濕衣晾干是因為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運動到空氣中去了,故選項解釋正確;C、氣體受熱膨脹是因為氣體分子間有間隔,受熱時間隔變大,故選項解釋正確;D、水結成冰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而不是分子發(fā)生了變化,故選項解釋錯誤。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科粵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物質(zhì)的構成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少于,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查看裝置是否漏氣 B. 實驗中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

C. 實驗中可能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了止水夾 D. 將紅磷改為木炭再重做實驗

D 【解析】 A、裝置的氣密性不好時,外界的氣體會進入集氣瓶,使氧氣測量變小,故選項錯誤;B、紅磷的量不足空氣內(nèi)的氧氣不能完全消耗,進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故選項錯誤;C、未冷卻至室溫時氣體膨脹,就打開了止水夾,進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故選項錯誤;D、由于木炭燃燒后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氣體,所以不能將紅磷改為木炭再重做實驗,故選項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走進化學世界單元評估檢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科學的假設與猜想是探究的先導和價值所在.下列假設引導下的探究肯定沒有意義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可能有硫酸生成

B. 探究鈉與水的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可能是氫氣

C. 探究鎂條表面灰黑色的物質(zhì)可能只是氧化鎂

D. 探究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時出現(xiàn)的黑色物質(zhì)可能是炭黑

AC 【解析】 根據(jù)進行科學探究時,要有合理的理論依據(jù),不能憑空猜測,二氧化碳為酸性氧化物,可以與水反應生成酸,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鈉和水中含有鈉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鈉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氧化鎂為白色固體,鎂條表面灰黑色的物質(zhì)不可能只是氧化鎂,銅在灼燒時與空氣接觸,燃料酒精和空氣中都含有碳元素進行分析。 A、二氧化碳為酸性氧化物,可以與水反應生成酸,反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第1-3章綜合檢測題 題型:實驗題

(4分)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

(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

(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nèi)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進行實驗) 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

(1)放射源—放射性物質(zhì)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 ,質(zhì)量是電子質(zhì)量的7000倍;

(2)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um,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

(3)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fā)出閃光;

(4)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zhuǎn)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

(收集證據(jù))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zhuǎn),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zhuǎn)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zhì)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若原子質(zhì)量、正電荷在原子內(nèi)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zhì)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

A.原子的質(zhì)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nèi)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jīng)歷了三個過程,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 。

(1)不會 原子核 (2)B (3)C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體積小,質(zhì)量大,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核外電子圍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 (1)若原子質(zhì)量、正電荷在原子內(nèi)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不會發(fā)生偏轉(zhuǎn),大多數(shù)發(fā)生偏轉(zhuǎn),而大多數(shù)發(fā)生了偏轉(zhuǎn),說明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的. (2)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第1-3章綜合檢測題 題型:多選題

下列裝置所示的實驗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量取稀鹽酸

B. 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少量氧氣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D. 除去中的水蒸氣

BC 【解析】 A、量筒沒有“0”刻度,最小刻度在下方,取用時,應注意選取的量筒的規(guī)格應和量取的液體體積盡量相近。題中用50ml量筒量9.3mL液體,誤差太大,所以A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實驗室采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采用固液不用加熱,且生成的氧氣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B可達到實驗目的;C、輕輕推注射器,錐形瓶內(nèi)壓強增大,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第1-3章綜合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元素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

A. 鐵 B. 鈉

C. 銅 D. 鎂

D 【解析】 A、鐵的元素符號為:Fe,故A錯誤;B、鈉的元素符號為:Na,故B錯誤;C、銅的元素符號為:Cu,故C錯誤;D、鎂的元素符號為:Mg,故D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第1-3章綜合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2012年冬季,海內(nèi)外華人,同仇敵愾,強烈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向世界宣示釣魚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在下列示威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高呼口號:釣魚島是中國的故有領土

B.高舉鮮紅的五星紅旗,齊唱國歌

C.焚燒象征日本軍國主義的畫像

D.極個別人違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車

C 【解析】 試題A、釣魚島是中國的故有領土,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選項錯誤; B、高舉鮮艷的五星紅旗,齊唱國歌,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選項錯誤; C、焚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D、極個別人違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選項錯誤; 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級化學上冊第9-10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xiàn)有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措施能使該溶液組成改變的是( )

A. 取出克溶液 B. 加入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

C. 恒溫蒸發(fā)掉克水 D. 加入克水

D 【解析】 A. 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取出克溶液不改變?nèi)芤旱慕M成,錯誤; B. 加入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與原溶液組成相同,溶液的組成不變,錯誤;C. 恒溫蒸發(fā)掉克水,有晶體析出,所得溶液仍是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溶液組成不變,錯誤; D. 加入克水,溶質(zhì)不變,溶液增多,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小,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考前驗收卷 題型:推斷題

已知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其中AB的組成元素相同,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為一種藍色沉淀。

(1)寫出E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

(2)物質(zhì)D的俗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A→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H)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O===Ca(OH)22H2O22H2O+O2↑ 【解析】 根據(jù)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A、B組成元素相同,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則D為氫氧化鈣,而A通電生成C,則A為水,B為雙氧水;根據(jù)B可以生成AC,則C為氧氣;E為一種藍色沉淀,又能生成水,E為氫氧化銅,代入檢驗正確。 (1) E為氫氧化銅,化學式為:Cu(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