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事實能說明空氣中的成分,用物質(zhì)的名稱和體積分數(shù)填空:
(1)為防止照片褪色,可將照片用塑料薄膜封起來,目的是隔絕氧氣,21%.
(2)澄清石灰水應密封保存,目的是隔絕二氧化碳,0.03%.

分析 根據(jù)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質(zhì)與作用分析解答.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和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

解答 解:(1)空氣中的氧氣具有氧化性,為防止照片褪色,可將照片用塑料薄膜封起來,目的是隔絕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2)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氣中放置,石灰水變渾濁且表面生成一層白膜是因為空氣中有二氧化碳,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碳酸鈣的原因,所以澄清石灰水應密封保存,目的是隔絕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約占空氣體積的0.03%.
故答為:氧氣,21%;二氧化碳 0.03%

點評 記住空氣的成分,并了解各成分的性質(zhì)及作用是解答本題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其中含氮元素的物質(zhì)順序是按氮元素化合價變化進行排列的:HNO3,N2O4,X,NO,N2O,N2,NH3,則X的化學式可能是( 。
A.NH4ClB.NO2C.NaNO3D.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實驗室通常采用右圖所示的兩套裝置,用不同的方法來制取氧氣.
(1)A、B裝置收集氧氣的方法叫做排水集氣法;
(2若采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符號表達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采用B裝置制取氧氣,在分液漏斗中應盛放的液體藥品是H2O2,錐形瓶底部放入的固體藥品是MnO2,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裝置中采用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是(只要求寫出一點):可以控制滴加液體的速度.
(4)若剛冒氣泡就收集,后果是收集的氧氣不純,應該看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才收集.
(5)若在用A裝置制氧氣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意外,請你幫助分析原因:
①試管炸裂:沒有預熱試管;試管與燈芯接觸了(至少寫兩點)
②水槽中的水出現(xiàn)紫紅色: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是小華配制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7.5%的NaCl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圖中的玻璃儀器分別是廣口瓶、量筒、燒杯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
(2)指出圖②中的一處錯誤操作藥品與砝碼放置錯誤.
(3)通過計算確定需要水的質(zhì)量是92.5g,配制時應選擇100(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下列錯誤操作可能導致溶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7.5%的是ABD(填序號)  
A.②操作中食鹽與砝碼放置顛倒;
B.①操作中有固體灑落;
C.⑤操作中有水濺出;
D.讀取量筒內(nèi)液體體積于視線過低;
E.裝瓶存放操作中溶液灑落.
(5)該同學在稱量氯化鈉藥品前天平的指針偏左,則所配制的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ㄌ睢捌蟆薄捌 薄安皇苡绊憽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常用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牛奶B.過氧化氫溶液C.純凈水D.冰水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60g,加熱到反應完畢后,剩余物的質(zhì)量比原混合物的質(zhì)量減少了19.2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各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小明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常見干燥劑:燒堿、濃硫酸、石灰石
B.常見的合金:不銹鋼、黃銅、生鐵
C.常見營養(yǎng)物質(zhì):蛋白質(zhì)、無機鹽、維生素
D.常見的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哈爾濱地鐵1號線所用B型車通常采用鋁合金和不銹鋼.下列有關鋁合金和不銹鋼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不銹鋼除含鐵外還含有少量的鉻、鎳等
B.鋁合金和不銹鋼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C.鋁合金和不銹鋼都是合金,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屬
D.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大,熔點比純金屬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時,小桃做了如圖所示的A、B兩個實驗.
(1)在A圖所示的實驗中,完成操作①時木炭不能(填“能”或“不能”)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操作③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操作④的實驗目的是檢驗二氧化碳.
(2)在B圖所示實驗中,操作⑤中在螺旋狀鐵絲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鐵絲; 進行操作⑦時,螺旋狀鐵絲由上往下慢慢(填“直接”或“由上往下慢慢”)伸入至集氣瓶中下部,有利于反應的發(fā)生;操作⑦實驗用的集氣瓶底部事先要留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