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完成下列基礎(chǔ)的學生實驗,根據(jù)如圖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試管,b錐形瓶.
(2)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
(3)寫出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如圖E裝置來收集氧氣,當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中,開始收集.
實驗Ⅰ:實驗室制氧氣.
【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
【實驗步驟】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向錐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塞緊帶導管和已抽取好了一定量雙氧水的注射器的雙孔橡皮塞,將導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黃沙的集氣瓶中,蓋上玻璃片;
③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逐滴滴加雙氧水,收集氧氣并驗滿.
(1)步驟①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雙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步驟③中,塞緊雙孔橡皮塞的方法是用力轉(zhuǎn)動;
(3)步驟③中,驗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集滿.
(4)若用如圖3所示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由a端通入(填“a”或“b”).
實驗Ⅱ: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1)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2)該反應的現(xiàn)象為:放熱,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3)實驗表明:改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進行本試驗,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如圖4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裝置圖,請回答:
①指出裝置圖中的一處錯誤是試管口未放一團棉花,這處錯誤將導致的后果是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②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③實驗結(jié)束,停止加熱時要先移導管,其理由是防止水進入熱的試管,炸裂試管.

分析 (1)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和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進行分析;
(2)根據(jù)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進行分析;
(3)根據(jù)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以及收集氧氣的正確時刻進行分析;
實驗Ⅰ:(1)根據(jù)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正確操作進行分析;
(2)根據(jù)組裝橡膠塞和錐形瓶的正確操作進行分析;
(3)根據(jù)氧氣有助燃性進行分析;
(4)根據(jù)氧氣不易溶于水進行分析;
實驗Ⅱ:(1)根據(jù)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進行分析;
(2)根據(jù)鐵和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進行分析;
(3)根據(jù)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試管口,需要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以及實驗結(jié)束的正確操作進行分析.

解答 解:(1)通過分析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可知,a是試管,b是錐形瓶;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所以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
(3)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E裝置來收集氧氣,當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中,開始收集;
實驗Ⅰ:(1)步驟①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雙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步驟③中,塞緊雙孔橡皮塞的方法是:用力轉(zhuǎn)動;
(3)氧氣有助燃性,所以步驟③中,驗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集滿;
(4)氧氣不易溶于水,所以用如圖3所示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由a端通入;
實驗Ⅱ:(1)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2)鐵和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所以該反應的現(xiàn)象為:放熱,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3)改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進行本試驗,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試管口,需要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實驗結(jié)束,停止加熱時要先移導管,其理由防止水進入熱的試管,炸裂試管.
故答案為:(1)試管,錐形瓶;
(2)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B;
(3)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連續(xù)均勻;
實驗Ⅰ:(1)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雙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用力轉(zhuǎn)動;
(3)a;
實驗Ⅱ:(1)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2)黑;
(3)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
試管口需要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移導管,防止水進入熱的試管,炸裂試管.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常見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探究,發(fā)生裝置依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依據(jù)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可分解產(chǎn)生氧氣.科學探究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請你一起參與實驗探究,并填寫下列空白.
(1)提出問題:小松同學用“雙氧水”(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傷口時,不小心將過氧化氫溶液滴到水泥板上,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小松想水泥塊是否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塊,并用蒸餾水浸泡、沖洗、干燥.
(2)猜想:水泥塊可以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3)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實驗一向試管中加入少量的雙氧水,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過氧化氫的試管中木條不復燃常溫下過氧化氫不分解
實驗二在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水泥塊,然后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復燃水泥塊能改變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4)結(jié)論:水泥塊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塊可以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5)討論與反思:小芳認為:僅憑上述兩個實驗還不能證明水泥塊可以作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她覺得需要增加一個探究實驗:探究水泥塊的質(zhì)量是否發(fā)生改變.
實驗步驟:
①準確稱量水泥塊的質(zhì)量;②完成實驗二;③待反應結(jié)束,將實驗二中試管里的物質(zhì)進行過濾,洗滌,烘干,稱量;④對比反應前后水泥塊的質(zhì)量.
分析:如果水泥塊在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則說明水泥塊可以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6)但小華認為,要證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補充實驗還是不夠,還需要再補充一個實驗:探究水泥塊的化學性質(zhì)是否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化學反應A+B═C+D中,a克A與B反應生成m克C和n克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zhì)量為( 。
A.(m+n)克B.(m+n+a)克C.(m+n-a)克D.$\frac{m+n}{a}$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某興趣小組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甲同學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
①寫出儀器 B 的名稱:集氣瓶.
②甲同學應選取的試劑是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填名稱),二氧化錳固體在該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學還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④實驗前,甲同學先向儀器 A 中加入水,然后將導管放入水槽中,并打開儀器 A 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xiàn).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乙同學稱取一定質(zhì)量高錳酸鉀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 250℃加熱制取氧氣,實驗結(jié)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二氧化錳和錳酸鉀中都含有氧元素.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在 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不變.則猜想Ⅰ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錳酸鉀在 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zhì)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jié)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加熱錳酸鉀,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有氧氣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某學;瘜W興趣小組同學在學習了制取氧氣這一節(jié)內(nèi)容后,發(fā)現(xiàn)在實驗室里用5%H2O2溶液加熱制O2,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很難復燃.同學們經(jīng)過認真觀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大量水蒸氣對實驗造成干擾.為了驗證此猜想是否正確,興趣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熱烈討論,制定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實驗.
第一組同學采取增大H2O2溶液濃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熱,結(jié)果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二組的同學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氫氧化鈉溶液,加熱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三組同學從實驗裝置上進行了改進,效果很好(見圖):
在實驗基礎(chǔ)上,同學們經(jīng)過交流討論,得出了一些結(jié)論
①由第一組同學的實驗可得出:影響H2O2分解產(chǎn)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是H2O2溶液濃度的大小;
②由第二組同學的實驗可分析得出氫氧化鈉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促進H2O2分解,減少水分蒸發(fā);
③第三組同學的實驗驗證了實驗前同學們猜想的正確性,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濃硫酸吸收了氣體中的水蒸氣,使氧氣的濃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回答下列問題:
(1)純凈物按照其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有下列九種物質(zhì):①氧氣O2;②高錳酸鉀KMnO4;③一氧化碳CO;④海水;⑤鐵Fe;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氯化鉀KCl;⑧稀有氣體;⑨氯酸鉀KClO3.在以上九種物質(zhì)中,可以發(fā)現(xiàn),屬于純凈物的是①②③⑤⑥⑦⑨,其中屬于單質(zhì)的是①⑤,氧化物有③⑥.
(2)“康泰克”是以前治療感冒的常用藥,因含有PPA(苯丙醇胺)對人體有較大的副作用而被禁用.PPA的化學式為C9H13ON,每個PPA分子中共有24  個原子,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六硅酸鎂可表示為aMgO•6SiO2•H2O.確定六硅酸鎂組成的方法是:取10.6g六硅酸鎂,充分加熱失水后,得到固體8.8g;另取相同質(zhì)量的六硅酸鎂加入足量鹽酸,充分反應后,經(jīng)處理得SiO2固體7.2g.下列說法正確得是( 。
A.a=2;b=3B.a=3;b=4C.a=2;b=5D.a=3;b=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將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共15克,加熱至完全反應后,稱量殘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10.2克.請計算:
(1)生成的氧氣的質(zhì)量;
(2)原混合物中MnO2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化學變化前后發(fā)生改變的是( 。
A.原子種類B.原子個數(shù)C.元素種類D.分子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