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已知X是有毒且難溶于水的氣體,Y是不燃燒且不支持燃燒的氣體,Z是不溶于水的固體,他們之間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
(1)物質(zhì)Z的名稱是碳酸鈣.
(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CO+CuO$\frac{\underline{\;\;△\;\;}}{\;}$Cu+CO2(或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等其它合理答案);
②CO2+Ca(OH)2═CaCO3↓+H2O;
③CaCO3+2HCl═CaCl2+2H2O+CO2↑(或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3)X、Y中所含元素相同,但它們的性質(zhì)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兩種物質(zhì)的分子構成不同.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具有毒性的難溶于水的氣體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具有毒性的難溶于水的氣體是一氧化碳,故X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Y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Z是碳酸鈣;
(1)Z是碳酸鈣,故填:碳酸鈣;
(2)反應①是一氧化碳與氧氣或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②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產(chǎn)生碳酸鈣沉淀好人水;反應③可以是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鈣高溫分解產(chǎn)生氧化鈣和水;
故填:①CO+CuO $\frac{\underline{\;\;△\;\;}}{\;}$Cu+CO2(或2CO+O2 $\frac{\underline{\;點燃\;}}{\;}$2CO2 等其它合理答案);
②CO2+Ca(OH)2═CaCO3↓+H2O;
③CaCO3+2HCl═CaCl2+2H2O+CO2↑(或CaCO3 $\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構成不同,故填:兩種物質(zhì)的分子構成不同.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zhì)的推斷,完成此題的關鍵是找準解題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關物質(zhì)的額化學式,然后推斷得出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式,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一無色溶液的pH值為1,則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是( 。
A.OH-B.SO42-C.Cu2+D.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太陽能、核能、風能等是值得開發(fā)和利用的新能源
B.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
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不再有利用價值
D.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為實驗室常見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長頸漏斗.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字母序號,下同).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b中應加入稀鹽酸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如要獲得干燥的氣體,除發(fā)生裝置外,還應選用盛放濃硫酸(填寫試劑名稱)的D裝置.如用E裝置收集CO2,則氣體應從c端通入(填“c”或“d”).
(4)某同學在實驗室用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制取氫氣,C裝置與B裝置相比較,優(yōu)點為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答出一點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找出物質(zhì)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區(qū)別,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我們學好化學的基本方法.
(1)如果將一氧化碳、氫氣、酒精三種物質(zhì)歸為一類,則下列物質(zhì)可納入其中的是C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木炭       D、三氧化硫
(2)CO2、H2、O2、SO2四種物質(zhì)按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 的順序可排列為H2<O2<CO2<SO2
(3)SO2、P2O5、CO、Al2O3、Fe3O4五種分子按每個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shù)不同的順序可排列為P2O5>Fe3O4>Al2O3>S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按要求用化學用語填空:
(1)甲烷CH4    
(2)氬氣Ar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5}{P}$2O5 
(4)自然界中最硬的單質(zhì)C
(5)三個鎂離子3Mg2+    
(6)氯化鈉溶液中所含微粒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將燃著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鎂條繼續(xù)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C.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生成MgO和C
C.鎂條著火不能用CO2撲滅D.燃燒并不一定需要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利用家中的杯子、玻璃及塑料瓶子、碗、筷、匙、飲料吸管、棉紗,進行家庭小實驗時,即使經(jīng)過加工改造,(1)對下列實驗中的常見儀器,也無法替代的是A.
A.②⑥B.③⑦⑧C.②③⑥D(zhuǎn).無法確定
(2)圖中③和⑦中儀器的名稱分別為漏斗、量筒.
(3)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①膠頭滴管用過后應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藥品;
②傾倒液體時,標簽應向著手心,瓶口要挨著試管口;
③量取液體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與量筒刻度線和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④實驗室加熱燒杯里的液體時,燒杯的底部應墊放石棉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近年來,環(huán)境問題備受關注,化學學科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重大責任.
(1)膜分離是其中一種常用的分離技術,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CO2分離膜,
CO2通過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圖所示),轉(zhuǎn)化為可作氮肥的NH4HCO3
①SiO2屬于氧化物物(填物質(zhì)類別).
②NH4HCO3固體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5:48.
(2)近年來有科學家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鈉)處理含二氧化硫的廢氣,該方法的流程圖如下:
上圖從海水最終得到NaCl(產(chǎn)品)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此流程中共發(fā)生4個化學反應,寫出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frac{\underline{\;點燃\;}}{\;}$2HCl.以上方案的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