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老師在課堂上欲帶領(lǐng)同學們設(shè)計實驗證明它們之間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請寫出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過測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得出結(jié)論,請描述測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在pH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并于比色卡對照確定pH.
(3)化學反應過程中通常伴隨有能量變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劉梅同學提出可以利用在氫氧化鈉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測量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情況達到實驗的目的.這一方案立即被同學們認為不完善.你認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給實驗帶來干擾
不用填.大家一起討論了實驗改進方案,大家都認為該實驗要得到科學的結(jié)論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應前酸、堿溶液溫度相同.隨后大家根據(jù)科學的方案重新進行了實驗.實驗中溫度隨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變化情況記錄如下表:
氫氧化鈉體積(ml)0245678910
溫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時消耗的稀硫酸體積是6ml;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過量,由于熱傳遞,導致溫度降低.
(4)請設(shè)計出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證明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兩者發(fā)生反生了化學反應.
方法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方法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銅,沒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分析 (1)根據(jù)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進行分析;
(2)根據(jù)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的方法進行分析;
(3)根據(jù)氫氧化鈉固體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熱,控制變量法的操作,以及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4)根據(jù)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可使酚酞變紅,而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變色,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知識設(shè)計實驗.

解答 解:(1)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
(2)測量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在pH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并于比色卡對照確定pH;
(3)氫氧化鈉固體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熱,所以利用在氫氧化鈉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測量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情況達到實驗的目的,該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給實驗帶來干擾,需要測定中和反應中溫度的變化,所以該實驗要得到科學的結(jié)論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應前酸、堿溶液溫度相同,通過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時消耗的稀硫酸體積是6ml;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過量,由于熱傳遞,導致溫度降低;
(4)氫氧化鈉具有堿性,可以是酚酞顯紅色,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所以
方法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方法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銅,沒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1)2NaOH+H2SO4=Na2SO4+2H2O;
(2)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在pH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并于比色卡對照確定pH;
(3)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給實驗帶來干擾;反應前酸、堿溶液溫度相同;6;硫酸過量,由于熱傳遞,導致溫度降低;
(4)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銅,沒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考查的問題,然后結(jié)合學過的知識和題中所給的知識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人類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動:
①工業(yè)“三廢”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
②植樹造林,加大綠化面積;
③隨意丟棄廢舊電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⑤氫氣燃燒后的產(chǎn)物直接排放.
其中能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的是(  )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為A、B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
(1)點P表示在t1℃時,A、B兩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2)欲將t1℃A物質(zhì)的接近飽和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質(zhì) (任一種)
(3)A物質(zhì)中混有少量B物質(zhì)時,可采用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得到較純凈的A物質(zhì).
(4)若分別將100克A、B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至t1℃,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D(填序號) 
A.兩物質(zhì)都是飽和溶液    B.所含溶劑質(zhì)量:A<B
C.溶液質(zhì)量:A>B        D.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除去如表物質(zhì)中混有的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物質(zhì)雜質(zhì)除雜質(zhì)應選用的試劑和操作方法
ACO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BNa2CO3固體NaOH固體通入適量二氧化碳,蒸發(fā)
CKNO3溶液KOH溶液加入適量的CuSO4溶液,過濾
DAgNO3溶液Cu(NO32溶液加入過量的Na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用元素符號填空:
(1)2個硫酸根離子2SO42-;
(2)兩個氫原子2H;
(3)3個氮氣分子3N2;
(4)碳酸鈣CaCO3
(5)+3價的鐵元素$\stackrel{+3}{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離子組能在pH=1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Fe3+     Na+     OH-
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
D.Ca2+     Cl-      CO3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
A.在稀鹽酸中:Ba2+、Ca2+、CO32-B.在氫氧化鈉溶液中:H+、Fe3+、Cl-
C.在氯化鈉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銨溶液中:Na+、Cu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全世界每年因銹蝕損失的鋼鐵約占世界年產(chǎn)量的$\frac{1}{10}$.小明同學想探究鋼鐵銹蝕的條件,他將一個干凈的鐵釘放入試管中(如圖一),定期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最先銹蝕的部位B(填寫A、B或C);
(2)由此可知,鋼鐵銹蝕的條件是水和氧氣;
(3)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
(4)請舉出兩種防止鋼鐵銹蝕的措施刷漆、涂油.
(5)在圖二中,我們可以看到U型管中的現(xiàn)象是U型管中紅墨水L處上升R處下降
;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a試管中鐵釘生銹消耗氧氣,a試管中壓強減小,小于b試管中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興趣小組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氣,試管中固體的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制取結(jié)束后,將剩余固體用適量水充分溶解后,過濾,回收二氧化錳固體,并得到氯化鉀溶液100g.
加熱時間\min0t1t2t3
固體質(zhì)量\g28.023.218.418.4
(1)共制得氧氣9.6g
(2)計算所得氯化鉀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