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8564  168572  168578  168582  168588  168590  168594  168600  168602  168608  168614  168618  168620  168624  168630  168632  168638  168642  168644  168648  168650  168654  168656  168658  168659  168660  168662  168663  168664  168666  168668  168672  168674  168678  168680  168684  168690  168692  168698  168702  168704  168708  168714  168720  168722  168728  168732  168734  168740  168744  168750  168758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通電分解水的實驗中:
(1)水通電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所以說水是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實驗中,生成的氫氣、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過氧化氫(H2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迅速分解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活塞來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見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液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過氧化氫溶液,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二氧化錳.
(2)寫出該方法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要收集一瓶純凈的O2,應該選擇裝置D(填字母)
(3)若實驗時用KMnO4加熱制取O2,其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請用符號表示:
3個氫原子3H鈣元素Ca 氧化鎂中鎂為+2價$\stackrel{+2}{Mg}$O3個氧離子3O2- 5個氮氣分子5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氧氣、空氣、氫氣、水等一些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用途.其中水是化合物,空氣是混合物,氧氣和氫氣是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氧原子核帶8個單位的正電荷,則一個氧原子中有8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白霧
B.氧氣很活潑,在常溫時能與所有物質(zhì)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C.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肥皂水滴入軟水中,產(chǎn)生較多的泡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對下列現(xiàn)象的解釋中,正確運用了原子--分子論的是(  )
 現(xiàn)象解釋
A在遠處即能聞到白酒的香氣白酒的分子是可分的
B石油氣被壓縮后裝進鋼瓶石油氣分子的體積很小
C水在通電時被分解成兩種物質(zhì)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個氧分子構成氧氣,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許多個氫分子構成氫氣
D一般物體會熱脹冷縮構成物質(zhì)的分子質(zhì)量非常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雪碧汽水B.吸入的空氣
C.加熱高錳酸鉀后的殘余固體D.冰水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電燈通電后,燈絲發(fā)光發(fā)熱B.在潮濕的空氣中,鐵釘生銹
C.石蠟受熱時熔化D.在研缽內(nèi),藍色的塊狀膽礬被研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百合具有潤肺止咳、養(yǎng)顏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堿,其化學式為C22H25NO6.請根據(jù)秋水仙堿的化學式進行計算.(2、3、4問寫出計算過程)
(1)秋水仙堿由4種元素組成,各元素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22:25:1:6
(2)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264:25:14:96
(3)秋水仙堿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99.
(4)秋水仙堿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6.2%.(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