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今年五一假期.某數(shù)學活動小組組織一次登山活動.他們從山腳下A點出發(fā)沿斜坡AB到達B點.再從B點沿斜坡BC到達山頂C點,路線如圖所示.斜坡AB的長為1040米,斜坡BC的長為400米,在C點測得B點的俯角為30°.已知A點海拔121米.C點海拔721米.

1)求B點的海拔;

2)求斜坡AB的坡度.

【答案】

解:如圖,過CCF⊥AM,F為垂足,過B點作BE⊥AM,BD⊥CF,E、D為垂足.

C點測得B點的俯角為30°,

∴∠CBD=30°,又BC=400米,

∴CD=400×sin30°=400×=200(米).

∴B點的海拔為721﹣200=521(米).

2∵BE=DF=CF﹣CD=521﹣121=400米,

∴AB=1040米,AE===960米,

∴AB的坡度iAB===,故斜坡AB的坡度為12.4

【解析】試題分析:(1)過CCF⊥AMF為垂足,過B點作BE⊥AM,BD⊥CF,E、D為垂足,構造直角三角形ABE和直角三角形CBD,然后解直角三角形.(2)求出BE的長,根據(jù)坡度的概念解答.

試題解析:如圖,過CCF⊥AMF為垂足,過B點作BE⊥AMBD⊥CF,E、D為垂足.在C點測得B點的俯角為30°∴∠CBD=30°,又BC=400米,∴CD=400×sin30°=400×=200(米).∴B點的海拔為721﹣200=521(米).

2∵BE=DF=521﹣121=400米,又∵AB=1040米,AE===960米,∴AB的坡度iAB===.故斜坡AB的坡度為12.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下面的證明過程補充完整,括號內(nèi)寫上相應理由或依據(jù):已知,如圖,,,垂足分別為DF,,請試說明.

證明:∵,(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數(shù)學的經(jīng)典書,書中有一個問題:今有黃金九枚,白銀一十一枚,稱之重適等;交易其一,金輕十三兩.問金、銀一枚各重幾何?意思是甲袋中裝有黃金9枚(每枚黃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裝有白銀11枚(每枚白銀重量相同),稱重兩袋相等.兩袋互相交換1枚后,甲袋比乙袋輕了13兩(袋子重量忽略不計).問黃金、白銀每枚各重多少兩?設每枚黃金重x兩,每枚白銀重y兩,則可列方程組為(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為1,四邊形ABCD的頂點都在小正方形的頂點上.

1)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

2)∠BCD是直角嗎?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A=90°,AB=3,AC=4,以O為圓心的半圓分別與AB、AC邊相切于D、E兩點,且O點在BC邊上,則圖中陰影部分面積S等于( )

A. B. C. 5-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個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面B、面C相對的面分別是      ;

2)若Aa3+a2b+3,B=﹣a2b+a3Ca31,D=﹣a2b+15),且相對兩個面所表示的代數(shù)式的和都相等,求E、F代表的代數(sh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多項式5+3+=M ,=0時,M=-5,當=-3時,M=7,那么當=3時,M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點、分別是、 上的兩點,點、之間,連接、.

1)如圖,若,求的度數(shù);

2)如圖,若點下方一點,平分平分,已知,求的度數(shù);

3)如圖,若點上方一點,連接、,且的延長線平分,平分,求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D和∠BDC的平分線交于E,BECD于點F,∠1+2=90°

1)求證:ABCD;(2)試探究∠2與∠3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