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在水庫的上游,將廢棄農田和鹽堿地改造成大面積蘆葦濕地,通過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問題,使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流經該濕地的總能量是該濕地中的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B、大量種植蘆葦的原因是蘆葦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C、濕地中生物種類多樣,可利用正反饋調節(jié)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wěn)定
D、從廢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xiàn)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考點:群落的演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專題:
分析:1、流經該濕地的總能量是光能和化學能.
2、植物無法吸收有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要靠微生物分解.
3、負反饋調節(ji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的基礎.
4、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的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所以廢棄農田上發(fā)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在此過程中人們?yōu)榱私鉀Q城市生活污水和農業(yè)生產對水源造成的污染問題而種植了大量的蘆葦,體現(xiàn)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解答: 解:A、流經該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機物中所包含的化學能,A錯誤;
B、植物無法吸收有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要靠微生物分解,B錯誤;
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穩(wěn)定性往往依靠負反饋調節(jié)來維持,C錯誤;
D、廢棄的農田保留了土壤條件,甚至還有生物的繁殖體,從廢棄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xiàn)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輸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群落演替和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農業(yè)害蟲基因突變的速度快,使其快速產生了抗藥性
B、植物多倍體物種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出現(xiàn)生殖隔離
C、自然選擇是影響基因頻率的唯一因素
D、枯葉蝶背面色澤和形狀極似枯葉是突變后再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因研究并闡明細胞內囊泡轉運機制-“沒有囊泡運輸的精確組織,細胞將陷入混亂狀態(tài)”,詹姆斯等三位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胰島素是借囊泡進行精確運輸并最終釋放到內環(huán)境中
B、同一種抗體合成時,在不同來源的囊泡中,其結構不同
C、囊泡與靶膜的識別及結合具有特異性
D、能形成囊泡的細胞結構只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變化與對應細胞器的功能無關的是( 。
A、染色體復制,核糖體
B、紡錘體形成,中心體
C、染色體移動,線粒體
D、細胞壁形成,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細胞學說”最初創(chuàng)立時,其主要內容中準確的一項是(  )
A、生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
B、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來的
C、細胞對與其他細胞共同構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并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TP(如圖中甲)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主動運輸過程中,甲的含量會明顯增加
B、甲→乙和乙→丙過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間結構相同
C、丙中只含一個磷酸基,是RNA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脫氧核糖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不屬于內環(huán)境成分的是( 。
①纖維素    ②呼吸氧化酶    ③DNA聚合酶    ④抗體    ⑤NaHCO3  ⑥肝糖原  ⑦消化酶   ⑧甲狀腺激素   ⑨載體蛋白   ⑩CO2
A、④⑤⑧⑩
B、①②③⑥⑦⑨⑩
C、①②③⑥⑦⑨
D、②③⑦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根據色素易于溶于有機溶劑的原理用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
B、利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變化
C、利用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中的各種細胞器
D、利用樣方法調查作物植株上蚜蟲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者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質合成過程的相關研究,實驗過程及結果見下表.
組別 1組 2組 3組 4組
培養(yǎng)
條件
培養(yǎng)液中氮源(無放射性) 14NH4Cl 15NH4Cl 15NH4Cl 14NH4Cl
培養(yǎng)液中碳源(無放射性) 12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2C-葡萄糖
添加的放射性標記物 35S-氨基酸 14C-尿嘧啶
操作

檢測
核糖體放射性檢測 有放射性 有放射性
用溫和的方法破碎細菌,然后使用密度梯度離心
離心后核糖體位置 輕帶 重帶 A
(1)核糖體的主要成分是
 
和蛋白質,前者是以大腸桿菌的
 
 分子為模板合成的;由第1組和第2組結果可知,核糖體位于重帶主要是因為這兩種成分含有
 

(2)以35S-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蛋白質的過程稱為
 
.若將第3組帶有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移入無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核糖體的放射性會隨時間延長而下降,且細胞其他部位出現(xiàn)放射性,由此推斷,第3組結果中核糖體放射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3)若用T4噬菌體侵染第2組的大腸桿菌,然后放在第4組的實驗條件下繼續(xù)培養(yǎng),請推測:
①短時間內,若T4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的蛋白質均是在第2組大腸桿菌原有的核糖體上合成,則表中A對應的核糖體位置應更多地集中在
 
(填“輕帶”或“重帶”).
②隨著時間延長,離心后出現(xiàn)多條核糖體帶,若位于重帶的核糖體出現(xiàn)放射性,則說明14C-尿嘧啶會出現(xiàn)在
 
分子中;培養(yǎng)時間越長,該類分子與
 
(填“大腸桿菌”或“T4噬菌體”)的DNA單鏈形成雜交分子的比例越大.
(4)該系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