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圖示甲、乙兩個家族系譜圖.乙家族患色盲(B-b).

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的遺傳病,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是顯性遺傳。
(2)圖甲中的Ⅲ8號與Ⅲ7號為異卵雙生,則8號表現(xiàn)型是否正常?不一定原因是基因型有兩種可能.
(3)圖乙中Ⅰ1號的基因型是XBXb,Ⅰ2號的基因型是XBY.
(4)若圖甲的Ⅲ8號與圖乙的Ⅲ5號結婚,則其孩子兩病兼患的概率是$\frac{1}{8}$,所生男孩兩病兼患的概率是$\frac{1}{4}$.

分析 分析甲圖:1號和2號均患病,但他們有一個正常的女兒(5號),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分析乙圖:乙家族患色盲(B-b),則3號的基因型為XbY,5號的基因型為XbXb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2)甲圖中,Ⅲ-8與Ⅲ-7為異卵雙生個體,4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其中A基因可能會遺傳給Ⅲ-7,也可能會遺傳給Ⅲ-8,因此Ⅲ-8的表現(xiàn)型不一定正常.
(3)圖乙中,由Ⅲ-5可知Ⅱ-4的基因型為XBXb,則Ⅰ-1的基因型也是XBXb,Ⅰ-2基因型為XBY.
(4)Ⅲ-8的基因型及概率為$\frac{1}{2}$AaXBY、$\frac{1}{2}$aaXBY,Ⅲ-5的基因型為aaXbXb,他們婚配,生患甲病孩子的概率為$\frac{1}{2}$×$\frac{1}{2}$=$\frac{1}{4}$,生患色盲孩子的概率為$\frac{1}{2}$,因此生下兼患兩病孩子的概率是$\frac{1}{4}$×$\frac{1}{2}$=$\frac{1}{8}$,所生男孩兩病兼患的概率是$\frac{1}{4}$×1=$\frac{1}{4}$.
故答案為:
(1)常  顯
(2)不一定 基因型有兩種可能
(3)XBXb、XBY
(4)$\frac{1}{8}$      $\frac{1}{4}$

點評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考的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能根據系譜圖,利用口訣判斷其遺傳方式及相應個體的基因型,能熟練運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圖表示生物體內部分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圖乙選取生理狀態(tài)良好的甜櫧植株,保持溫度(30℃)、CO2濃度等恒定,測定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 O2和 CO2的釋放量.請據圖作答.

(1)甲圖a~d四個生理過程中,人體不能進行的過程除 a 外,還包括b.a 生理過程中,光反應產生的O2從葉綠體基質擴散到鄰近細胞的線粒體中被利用至少要經過6層生物膜.
(2)硝化細菌將CO2轉化為C6H12O6時,所利用的能量來自NH3氧化分解所釋放的化學能.
(3)圖乙在光照強度為12千勒克斯(klx)時,甜櫧根尖細胞內產生ATP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4)從圖乙可知,在光照強度為8千勒克斯(klx)時植物產生O2的速率為240mol•m-2•h-1,若此光照強度下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進行,則甜櫧不能(填“能”、“不 能”)正常生長,原因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被細胞呼吸消耗(或12h光照時積累的有機物正好被12h黑暗時消耗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然后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后,觀察遮光與曝光部分的顏色變化.下面該實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此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曝光一半變藍
B.將綠色葉片暗處理的目的是將葉片中的水分消耗
C.該實驗過程中缺少對照
D.該實驗證明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圖一中大量苯丙氨酸轉變成苯丙酮酸時,人體患苯丙酮尿癥.圖二為甲種遺傳病(基因為B、b)和乙種遺傳。ɑ驗镠、h)的遺傳系譜圖,其中一種遺傳病是伴性遺傳。畧D三是圖二家族某些個體細胞分裂時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一對為性染色體)形態(tài)及甲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請回答:

(1)分析圖一,苯丙酮尿癥患者是由于基因1(填數字)發(fā)生突變所致,圖示過程說明了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結合圖二分析,甲病的遺傳方式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其中Ⅱ1的基因型是hhXBY,個體U不患乙病的概率是$\frac{5}{6}$,個體U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frac{1}{2}$.
(3)圖三中可能在Ⅰ1體內存在的是1、2、3(填序號)
(4)細胞3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3中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珠江三角洲的農民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建立該地特有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循環(huán)模式:蔗基、魚塘和;、魚塘.如圖是蔗基、魚塘和;Ⅳ~塘的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種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生產者和分解者.要使它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除了有穩(wěn)定的能量來源,各類生物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
(2)建立這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目的是使生產者固定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營養(yǎng)機構上具有食物鏈短的特點.
(3)蠶糞、蔗葉進入魚塘經過分解者的作用,釋放出礦質離子(或CO2)被植物利用.
(4)概括地說,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維持,取決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在較長時間保持動態(tài)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關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
A.使用定性濾紙過濾研磨液
B.準備濾紙條時,需要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個角
C.在劃出一條濾液細線后緊接著立即重復劃線 2-3次
D.研磨葉片時,用無水乙醇溶解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對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反應往往不同,圖中甲圖是一盆栽植物,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反應.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乙圖中B的點濃度可表示甲圖①處的生長素濃度.解除②處受抑制的方法是摘掉頂芽.
(2)將該植物置于右側光照下,一段時間后,乙圖中的C 點濃度可表示右側的生長素濃度.將該植物向左側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時間,乙圖中的F點濃度可表示⑤側的生長素濃度.
(3)能夠同時促進根、芽、莖生長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10-10~10-8 mol•L-1
(4)欲探究生長素對根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實驗室提供了下列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單位:mol•L-1):10-10、10-8、10-6,10-4、10-2.其它材料用具齊全,你認為最好選用哪三種溶液?濃度分別為10-6mol/L,10-8mol/L,10-10mol/L的生長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酶的基本單位都是氨基酸
B.低溫、高溫、過酸、過堿都會使酶變性失活
C.酶只能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
D.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效率比無機催化劑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細胞器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及分布與細胞功能相適應
B.分泌蛋白的加工與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密切相關
C.葉綠體和線粒體與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有關
D.無葉綠體線粒體生物的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需氧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