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有關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碳鏈是構成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B.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葉綠體等結構中都含有核酸
C.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D.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分析 1、碳元素具有4個共價鍵,易形成碳鏈,是構成細胞中所有有機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2、葉綠體和線粒體含有DNA,核糖體不含DNA;
3、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解答 解:A、碳元素是構成細胞中有機化合物的基本骨架,A正確;
B、線粒體、葉綠體、染色體都含有DNA,核糖體中含RNA,B正確;
C、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C正確;
D、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有機物的特點,磷脂在細胞的分布,酶、受體、tRNA等物質的作用特點,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試題難度一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下列物質中,一般不會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是( 。
①葡萄糖    
②血紅蛋白   
③過氧化氫酶   
④二氧化碳
⑤唾液淀粉酶  
⑥甲狀腺激素   
⑦乙酰膽堿     
⑧尿素   
⑨胰島索.
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⑤⑦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組成生物多樣性
B.許多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間接價值
C.建立植物園、動物園等措施屬于易地保護
D.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明顯大于其間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是植物細胞部分結構的生物膜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所在的細胞結構與植物光合作用有關
B.②所在的細胞結構中不可能含有色素
C.③的內膜向內折疊可以增大酶的附著位點
D.④的外膜可以與內質網(wǎng)膜直接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多細胞生物調節(jié)生命活動需依靠細胞通訊.細胞通訊是指一個細胞發(fā)出的信息通過介質傳遞到另一個細胞并使之產生相應反應的過程.如圖是幾種細胞通訊的實例,請分析回答:
(1)A圖所示的激素調節(jié)體現(xiàn)了反饋機制,②過程發(fā)揮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狀腺激素.
(2)B圖中突觸在傳遞信號時,信號的轉換形式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刺激a神經(jīng)元引起b神經(jīng)元興奮,原因是刺激a神經(jīng)元,引起其神經(jīng)末梢釋放的神經(jīng)遞質進入突觸間隙,隨后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導致b神經(jīng)元產生興奮.
(3)C圖是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程示意圖.圖中的“抗原多肽”是經(jīng)過處理后暴露出來的特定抗原,將直接呈遞給T細胞,并刺激產生其產生淋巴因子,共同完成特異性免疫.
(4)D圖中X代表的刺激是高血糖濃度;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被肝細胞膜上的受體識別,肝細胞內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由圖可知,激素在生物體內只作為信息分子,不參與細胞代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某植物根和莖生長的影響.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生長素對這兩種器官的作用都具有兩重性
B.若要探索生長素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需進行預實驗
C.在幼根中,生長素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下端
D.該植物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于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黑龍江雙鴨山第一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人體某早期胚胎細胞所經(jīng)歷的生長發(fā)育階段示意圖,圖中①一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表示細胞生長、b表示細胞分裂、c表示細胞分化

B.③④細胞均來源于早期胚胎細胞的有絲分裂,遺傳物質相同

C.⑤⑥細胞發(fā)生了細胞分化,這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D.人在胚胎發(fā)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細胞衰老壞死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福建廈門第一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通過DNA分子雜交鑒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細菌克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根據(jù)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可以準確計算樣品中含有的活菌實際數(shù)目

B.外源DNA必須位于重組質粒的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才能進行復制

C.重組質粒與探針能進行分子雜交是因為DNA分子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

D.放射自顯影結果可以顯示原培養(yǎng)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細菌菌落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圖為小麥的五種不同育種方法示意圖.

(1)圖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徑表示雜交育種方式,A→B→C的途徑表示單倍體育種方式.這兩種育種方式的原理分別是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如果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矮稈粒少)和aaBB(高稈粒多),請寫出A→B→C育種方法培育出矮稈粒多優(yōu)良品種的程序.
A→B→C的途徑:①親本雜交得F1AaBb(矮稈粒多)
②種植F1,并且取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得單倍體.
③用秋水仙素處理各種單倍體的幼苗,得染色體正常的純合植株.
④對得到的植株進行選育,即可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粒多新品種(AABB).
(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而通過該過程出現(xiàn)優(yōu)良性狀也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突變大多是有害的.
(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種藥劑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從而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4)由G→J過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術有基因工程、植物組織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