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用天文望遠鏡長期觀測,人們在宇宙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雙星系統(tǒng),通過對它們的研究,使我們對宇宙中物質存在的形式和分布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雙星系統(tǒng)是由兩個星體構成,其中每個星體的線度都小于兩星體間的距離,一般雙星系統(tǒng)距離其它星體很遠,可以當做孤立系統(tǒng)處理,現(xiàn)根據(jù)對某一雙星系統(tǒng)的光度學測量確定,該雙星系統(tǒng)中每個星體的質量都是M,兩者相距L,它們正圍繞兩者連線的中點做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常量為G.
(1)計算該雙星系統(tǒng)的運動周期T計算
(2)若實驗上觀測到的運動周期為T觀測,且T觀測:T計算=1:$\sqrt{N}$(N>1),為了解釋T觀測與T計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種流行的理論認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望遠鏡觀測不到的暗物質,作為一種簡化模型,我們假定在這兩個星體連線為直徑的球體內均勻分布著暗物質,而不考慮其它暗物質的影響,試根據(jù)這一模型和上述觀測結果確定該星系間這種暗物質的密度.

分析 (1)根據(jù)對稱性可知,兩顆星都繞系統(tǒng)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
(2)暗物質引力和星星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暗物質的質量,再求解密度.

解答 解:
(1)雙星均繞它們連線的中點做圓周運動,設運動的速率為v,得$m\frac{{v}^{2}}{\frac{L}{2}}=G\frac{mm}{{L}^{2}}$      ①
解得:$v=\sqrt{\frac{Gm}{2L}}$      ②
則周期為:
T計算=$\frac{2π•\frac{L}{2}}{v}$=$πL\sqrt{\frac{2L}{Gm}}$     ③
(2)根據(jù)觀測結果,星體的運動周期:
${T}_{觀測}=\frac{1}{\sqrt{N}}{T}_{計算}<{T}_{計算}$     ④
這種差異是由雙星內均勻分布的暗物質引起的,均勻分布在球體內的暗物質對雙星系統(tǒng)的作用與一質量等于球內暗物質的總質量m′,位于中點O處的質點的作用相同.考慮暗物質作用后雙星的速度即為觀察到的速度v觀測,則有$m\frac{{v}_{觀測}^{2}}{\frac{L}{2}}=G\frac{mM}{{L}^{2}}+G\frac{mm′}{(\frac{L}{2})^{2}}$     ⑤
解得:
${v}_{觀測}=\sqrt{\frac{G(m+4m′)}{2L}}$     ⑥
因為在周長一定時,周期和速度成反比,由④式得 $\frac{1}{{v}_{觀測}}=\frac{1}{\sqrt{N}}$      ⑦
把②⑥式代入⑦式得:
$m′=\frac{N-1}{4}m$
設所求暗物質的密度為ρ,則:$\frac{4}{3}π(\frac{L}{3})^{3}ρ=\frac{N-1}{4}m$
解得:
ρ=$\frac{3(N-1)m}{2π{L}^{3}}$
答:
(1)該雙星系統(tǒng)的運動周期T計算=$πL\sqrt{\frac{2L}{Gm}}$;
(2)該星系間這種暗物質的密度為$\frac{3(N-1)m}{2π{L}^{3}}$.

點評 本題是雙星問題,要抓住雙星系統(tǒng)的條件:角速度與周期相同,運用牛頓第二定律采用隔離法進行研究,關鍵找出向心力來源,然后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要細心,較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嫦娥三號”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四川省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先后經過近月制動、環(huán)月圓軌道飛行(軌道高度距月表100km)、變軌控制進入環(huán)月橢圓軌道運行等動作,在著陸準備階段“嫦娥三號”從距月表15km的近月點(著陸制動點)開始在7500N的變推力空間發(fā)動機的作用下開始減速,在距月表100m時懸停,借“眼睛”觀測著陸區(qū)狀況,由于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所以不能使用降落傘實現(xiàn)“嫦娥三號”的軟著陸,而用空間發(fā)動機向下噴氣實現(xiàn)軟著陸又會吹起月球表的塵埃而影響“嫦娥三號”著陸后的工作,為此要在“嫦娥三號”落至距月表4m高時再次使其速度減為零,并關閉所有發(fā)動機,使“嫦娥三號”直接落向月表.
     已知月球半徑是地球半徑的$\frac{3}{11}$,質量是地球質量的$\frac{1}{8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10m/s2,地球的半徑R=6.4×106m,“嫦娥三號”的質量m=140kg.求:
(1)“嫦娥三號”在環(huán)月圓軌道上運動的速度大;(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嫦娥三號”軟著陸時到達月表的速度的大;(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從懸停在100m處至落到月球表面的過程中,空間發(fā)動機對“嫦娥三號”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靜止置于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輕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P點,另一端系在滑塊上,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則( 。
A.滑塊可能受到三個力作用態(tài)B.彈簧一定處于壓縮狀
C.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不能為零D.斜面對滑塊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根據(jù)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可以知道,當星球質量不變,半徑變?yōu)樵瓉淼?\frac{1}{2}$時,引力將變?yōu)樵瓉淼?倍
B.按照廣義相對論可以知道,當星球質量不變,半徑變?yōu)樵瓉淼?\frac{1}{2}$時,引力將大于原來的4倍
C.在天體的實際半徑遠大于引力半徑時,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和牛頓的引力理論計算出的力差異很大
D.在天體的實際半徑接近引力半徑時,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和牛頓的引力理論計算出的力差異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甲,手提電腦散熱底座一般設置有四個卡位用來調節(jié)角度.某同學將電腦放在散熱底座上,為了獲得更好的舒適度,由原卡位4緩慢地調至卡位1來增大傾角(如圖乙),電腦始終靜止在底座上,則( 。
A.電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B.電腦受到的摩擦力變小
C.散熱底座對電腦的作用力變大
D.散熱底座對電腦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有一根長陶瓷管,其表面均勻地鍍有一層很薄的電阻膜,管的兩端有導電箍M 和N,如圖(甲)所示.用多用表電阻檔測得MN間的電阻膜的電阻約為1kΩ,陶瓷管的直徑遠大于電阻膜的厚度.某同學利用下列器材設計了一個測量該電阻膜厚度d的實驗. 
A.米尺(最小分度為mm);
B 游標卡尺(游標為20分度);
C.電流表Al(量程0~5mA,內阻約10Ω);
D.電流表A2(量程0~100mA,內阻約0.6);
E.電壓表V1(量程5V,內阻約5kΩ);
F.電壓表V2(量程15V,內阻約15kΩ);
G.滑動變阻器 R1(阻值范圍 0~10Ω,額定電流1.5A);
H.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1.5kΩ,額定電流1A );
I.電源E(電動勢6V,內阻可不計);
J.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①他用毫米刻度尺測出電阻膜的長度為L=10.00cm,用20分度游標卡尺測量該陶瓷管的外徑,其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該陶瓷管的外徑 D=0.820cm.

②為了比較準確地測量電阻膜的電阻,且調節(jié)方便,實驗中應選用電流表C,電壓表E,滑動變阻器G.(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號)
③在方框內畫出測量電阻膜的電阻R的實驗電路圖.
④若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U,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I,鍍膜材料的電阻率為ρ,計算電阻膜厚度d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d=$\frac{ρlI}{πDU}$(用所測得的量和已知量的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物體在水平面上受恒定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沿直線運動,已知在第1秒內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為45J,在第1秒末撤去拉力,其v-t 圖象如圖所示,g=10m/s2,則( 。
A.物體的質量為10 kg
B.物體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C.第1秒內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為-60 J
D.前4秒內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為6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2008年9月25日晚21點10分,我國在九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將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7號”宇宙飛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時間為90分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1點10分”和“90分鐘”前者表示“時間”后者表示“時刻”
B.宇宙飛船在加速上升過程中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在即將落地前用制動火箭使返回艙減速到某一安全值,在這段時間內飛船處于失重狀態(tài)
C.衛(wèi)星繞地球飛行一圈平均速度為0,但它在每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都不為0
D.地面衛(wèi)星控制中心在對飛船進行飛行姿態(tài)調整時可以將飛船看作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一質點自x軸原點O出發(fā),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運動,經過t0時間速度變?yōu)関0,接著以-a加速度運動,當速度變?yōu)?\frac{-{v}_{0}}{2}$時,加速度又變?yōu)閍,直至速度變?yōu)?\frac{{v}_{0}}{4}$時,加速度再變?yōu)?a,直至速度變?yōu)?\frac{-{v}_{0}}{5}$…,其v-t 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一直向x軸正方向運動
B.質點運動過程中離原子的最大距離為$\frac{{v}_{0}{t}_{0}}{2}$
C.質點最終可能靜止在x<0的某位置
D.質點最終靜止時離開原點的距離一定小于v0t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