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輛小轎車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由靜止啟動,駕駛員通過控制車內(nèi)的加速踏板使其牽引力保持恒定,F(xiàn)=4.8×103N,直至最大功率.已知該車的總重量(含車上人員)為m=1.2×103kg,發(fā)動機最大功率Pm=96kW.小轎車所受阻力恒為其重力的0.2倍.g=10m/s2
(1)該車在這條平直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2)5s末該車發(fā)動機的瞬時功率.

分析 (1)當(dāng)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最大,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達到最大,此時牽引力等于阻力,根據(jù)P=Fv求最大速度.
(2)汽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當(dāng)發(fā)動機的功率達到最大時勻加速運動結(jié)束,由P=Fv求出勻加速的最大速度,由v=at求出勻速運動的時間,再確定5s末該車發(fā)動機的瞬時功率.

解答 解:(1)當(dāng)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最大,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達到最大,此時牽引力等于阻力,即:F=f=0.2mg
由Pm=Fvm=fvm,得:vm=$\frac{{P}_{m}}{0.2mg}$=$\frac{96000}{0.2×1.2×1{0}^{3}×10}$=40m/s
(2)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frac{{F}_{牽}-f}{m}$=$\frac{{F}_{牽}}{m}$-0.2g=2m/s2
勻加速運動的末速度為:v=$\frac{{P}_{m}}{{F}_{牽}}$=$\frac{96000}{4.8×1{0}^{3}}$=20m/s
勻加速運動的時間為:t=$\frac{v}{a}$=10s
所以5s末汽車仍在勻加速,此時速度為:v′=at′=2×5=10m/s
該車發(fā)動機的瞬時功率為:P=Fv′=4.8×104W
答:(1)該車在這條平直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40m/s;
(2)5s末該車發(fā)動機的瞬時功率是4.8×104W.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明確汽車的運動過程,知道速度最大和勻加速運動結(jié)束的條件,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xué)公式解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關(guān)于簡諧運動的回復(fù)力和能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簡諧運動的回復(fù)力不可能是恒力
B.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總是相反
C.簡諧運動公式F=-kx中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x是彈簧的長度
D.做簡諧運動的物體每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合力一定為零
E.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振動的總能量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如圖所示,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guān)系:先安裝好實驗裝置,在水平面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fù)寫紙,在白紙上記錄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水平面上.重復(fù)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P點;
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B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fù)多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biāo)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M、N點;
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到O點的距離,即OM、OP、ON的長度.
①對于上述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
A.應(yīng)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小球1的質(zhì)量應(yīng)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②上述實驗除需測量OM、OP、ON的長度外,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B.
A.B點距地面的高度h
B.小球1和小球2的質(zhì)量m1、m2
C.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徑r
③當(dāng)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m1•OP=m1•OM+m2•ON(用實驗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如果還滿足表達式m1•OP2=m1•OM2+m2•ON2(用實驗所測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如圖所示,半徑r1=$\frac{2}{5}$$\sqrt{2}$m的圓弧軌道AB 與水平軌道BC 相切于B 點,CD為r2=0.40m 的半圓軌道,另一半徑R=1.00m 的圓弧軌道EF 與CD 靠近,E 點略低于D 點.一質(zhì)量m=1kg 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A 點以初速度v0=2m/s 沿軌道下滑,在AB 段運動過程中始終受到豎直向上F=10N 的力作用,進入BC 段后撤去.已知AB 高度為h,BC 長L=1.00m,小物塊與BC 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2,其余光滑,EF 軌道對應(yīng)的圓心角θ=60°,所有軌道均固定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不考慮小物塊在各軌道相接處的能量損失,忽略空氣阻力,g 取10m/s2,求:

(1)當(dāng)小物塊在圓弧軌道AB運動到B點時,軌道對小物塊的作用力大;
(2)若小物塊在B點的速度為5m/s,且在剛進入BC段時撤去力F,請通過計算判斷小物塊能否通過D 點;
(3)若小物塊能進入EF軌道,且不越過F 點,小物塊在D點的速度范圍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假設(shè)地球是一半徑為R,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已知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殼對殼內(nèi)物體引力為零,有人設(shè)想要打穿地球從中國建立一條通過地心的孔徑大小可忽略的光滑隧道直達巴西.如只考慮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則從隧道口拋下一物體,物體的加速度( 。
A.一直增大B.一直減小C.先增大后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A、B兩球質(zhì)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長的輕繩系于O點,B球用輕彈簧系于O′點,O與O′點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別將A、B球拉到與懸點等高處,使繩和輕彈簧均處于水平,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將兩球分別由靜止開始釋放,當(dāng)兩球達到各自懸點的正下方時,兩球仍處在同一水平面上,則( 。
A.兩球到達各自懸點的正下方時,兩球動能相等
B.兩球到達各自懸點的正下方時,A球動能較大
C.兩球到達各自懸點的正下方時,A球損失的重力勢能較多
D.兩球到達各自懸點的正下方時,B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同學(xué)采用蹲踞式起跑,在發(fā)令槍響后,左腳迅速蹬離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時提升身體重心.如圖,假設(shè)他的質(zhì)量為m,在起跑后前進的距離s內(nèi),重心上升高度為h,獲得的速度為v,阻力做功為W,則在此過程中:
(1)運動員的機械能增加了多少?
(2)運動員自身做功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guān)于動能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能可以為負值
B.一定質(zhì)量的物體動能變化時,速度一定變化,速度變化時,動能也一定變化
C.動能不變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D.描述物體的動能時,其實也是需要選擇參考系的,一般選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xué)的對話》一書中,提出猜想:物體沿斜面下滑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同時他還實驗驗證了該猜想.某小組學(xué)生依據(jù)伽利略描述的實驗方案,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讓滑塊從離擋板某一距離L處由靜止沿某一傾角θ的斜面下滑,并同時打開固定高度裝置中的閥門,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當(dāng)滑塊碰到擋板的同時關(guān)閉水箱閥門(假設(shè)水流出時均勻穩(wěn)定);
③記錄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變滑塊起始位置離擋板的距離,重復(fù)以上操作;
⑤測得的數(shù)據(jù)見表格:
次數(shù)123456
L(m)4.53.93.02.11.50.9
V(mL)9084625240
①該實驗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來表示C.(填序號)
A.水箱中水的體積       B.水從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塊下滑的時間       D.滑塊下滑的位移
②小組同學(xué)漏填了第3組數(shù)據(jù),實驗正常,你估計這組水量V=74mL.
(3)若保持傾角θ不變,增大滑塊質(zhì)量,則相同的L,水量V將不變(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保持滑塊質(zhì)量不變,增大傾角θ,則相同的L,水量V將減少.(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