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關(guān)于牛頓的貢獻表述正確有( 。
A.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B.牛頓通過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C.牛頓應(yīng)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D.只有在國際單位制中,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才是F=ma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xué)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xué)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故A正確;
B、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故B錯誤;
C、伽利略應(yīng)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故C錯誤;
D、只有在國際單位制中,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才是F=ma,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xué)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xué)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nèi)容之一.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在公路的十字路口東側(cè)路邊,甲以速度v1向東行走,在路口北側(cè),乙站在路邊,一輛汽車以速度v2通過路口向東行駛并鳴笛,已知汽車笛聲的頻率為f0,車速v2>v1.甲聽到的笛聲的頻率為f1,乙聽到的笛聲的頻率為f2,則f1>f2假設(shè)車此時突然停下后鳴笛,其余條件不變,則 f1<f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汽車質(zhì)量m=2.0×103kg,行駛在平直公路上時所受阻力恒為車重的0.1倍,汽車發(fā)動機額定功率為80Kw.汽車從靜止開始先勻加速啟動,加速度a=1.0m/s2,達到額定功率后,汽車保持功率不變又加速行駛直到獲得最大速度后才勻速行駛.若g取10m/s2,求:
(1)汽車勻加速啟動階段結(jié)束時的速度以及汽車的最大行駛速度;
(2)當(dāng)速度為5m/s時,汽車牽引力的瞬時功率;
(3)當(dāng)汽車的速度為32m/s時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做曲線運動B.物體在t1時刻速度最大
C.物體在t1時刻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D.物體在t2時刻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A、B、C是平行紙面的勻強電場中的三點,它們之間的距離均為L,電荷量q=1×10-5C的正電荷由A點移動到C點電場力做功W1=4×10-5J,該電荷由C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W2=W1,若B點電勢為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勻強電場的方向由C點指向A點B.勻強電場的方向由A點指向B點
C.C點電勢為4VD.A點電勢為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擺球應(yīng)選用( 。
A.半徑約1厘米的木球B.半徑約1厘米的鋁球
C.半徑約1厘米的空心鋼球D.半徑約1厘米的實心鋼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關(guān)于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影響平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設(shè)兩板正對面積為S,兩板間的距離為d,靜電計的偏角為Θ,極板所帶電荷為Q
(1)保持Q和d不變,正對面積S減小,電勢差U增大,電容C變。ㄗ兇,變小,不變)
(2)保持Q和S不變,插入介質(zhì)后,電勢差U減小,電容C增大靜電計的偏角為 θ變。ㄗ兇,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A以5m/s的速度向北運動,另一個質(zhì)量為0.5kg的物體B以10m/s的速度向西運動,則EkA=EkB (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測量小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半徑足夠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與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點相切,C點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稱出物塊Q的質(zhì)量m;
②測量出軌道AB的半徑R、BC的長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將物塊Q在A點由靜止釋放,在物塊Q落地處標記其落地點D;
④重復(fù)步驟③,共做10次;
⑤將10個落地點用一個盡量小的圓圍住,用米尺測量圓心到C′的距離s.
(1)用實驗中的測量量表示:
(。┪飰K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mgR;
(ⅱ)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frac{mg{s}^{2}}{4h}$;
(ⅲ)在物塊Q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物塊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frac{mg{s}^{2}}{4h}$;
(ⅳ)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R}{L}$-$\frac{{s}^{2}}{4hL}$.
(2)回答下列問題:
(。⿲嶒灢襟E④⑤的目的是是通過多次實驗減小實驗結(jié)果的誤差.
(ii)已知實驗測得的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量的誤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圓弧軌道存在摩擦,接縫B處不平滑等(寫出一個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